給抗生素「把把脈」

中國吉林網 發佈 2020-01-07T12:22:06+00:00

宋燕青副主任藥師,吉林大學藥學院副教授,吉林大學第一醫院藥學部主任,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藥學協作組委員、中國藥師協會腫瘤專科藥師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藥學會科學傳播專業委員會委員。

宋燕青副主任藥師,吉林大學藥學院副教授,吉林大學第一醫院藥學部主任,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藥學協作組委員、中國藥師協會腫瘤專科藥師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藥學會科學傳播專業委員會委員。

馬潔主管藥師,吉林大學第一醫院抗感染臨床藥師,吉林省執業藥師協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抗感染合理用藥。

抗生素「抗」的是啥?

抗生素以前叫抗菌素,它是從某些微生物的代謝產物中提取而得來,用來抑制甚至殺滅細菌、真菌等有害菌種的藥物。通俗地講,抗生素就是用於治療細菌或真菌感染的藥物,因此,我們說,抗生素「抗」的是細菌或真菌。

抗生素家族常見成員有這些

按照其化學結構,抗生素大體包括青黴素類(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頭孢類(頭孢克洛、頭孢呋辛)、喹諾酮類抗生素(諾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大環內酯類(阿奇黴素、紅黴素)、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慶大黴素、阿米卡星)、四環素類(四環素、多西環素)等。

從藥物名字上來看,「××西林」「頭孢××」「××沙星」「××黴素」等,通常都是抗生素,是用來抗感染的。例外的是,有些抗腫瘤藥物也是抗生素,比如柔紅黴素。

抗生素是萬能藥還是「洪水猛獸」?

百姓對抗生素有兩個極端的錯誤認識:

一是將其歸為「萬能藥」,包治百病。這個認識是大錯特錯的,因為抗生素僅用於治療由細菌或真菌引起的感染,將它們用於非感染性疾病或者病毒性疾病的治療是完全沒有效果的,長期濫用可能會產生嚴重後果。

二是將抗生素視為「洪水猛獸」,不論病情,統統迴避。這種觀念大多集中在一些經常接觸網絡的家長身上,由於不正確或不全面的認識,他們覺得醫生使用抗生素就是在加害自己的孩子,這種觀念更要不得。抗生素的使用是非常專業的事情,必須要專業醫生來綜合判斷服用時間和方式。

所以說,抗生素既不是「萬能藥」,也不是「洪水猛獸」,使用時最好遵醫囑,不要盲目使用,否則可能會危害健康。

過猶不及濫用抗生素危害嚴重

抗生素可以治療大多數由細菌或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但濫用抗生素會對人體產生諸多危害。

(1)細菌耐藥。長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是在對致病菌進行「練兵」。在抗生素殺滅細菌的同時,細菌也在抗爭,甚至不斷進化,從而獲得「耐藥能力」,長此以往,還可能演變出能抵抗多種抗生素、刀槍不入的「超級細菌」。這類細菌對抗生素有強大的抵抗作用,能逃避被殺滅的危險。對於抵抗力較弱的人,特別是患有多種慢性病如糖尿病、惡性腫瘤、血液淋巴系統疾病,或長期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劑的病人、老人、嬰幼兒等特殊人群來說,「超級細菌」的威脅更大。

(2)藥物副作用。是藥三分毒,每一種抗生素都有自身獨特的毒副反應。常見的有皮膚及胃腸損害、全身性損害、神經系統損害、肝腎損害等。資料顯示,我國7歲以下兒童因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聾的數量,占耳聾兒童總數的30%至40%。

(3)二重感染。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腸道里一些敏感的細菌也會被抑制,這讓對抗生素不敏感的細菌有了可乘之機,容易產生新的感染,也叫二重感染。常見的二重感染有難辨梭狀芽胞桿菌腸炎、黴菌性腸炎、口腔黴菌感染、白色念珠菌陰道炎等。

使用抗生素有哪些「講究」?

使用抗生素應該遵循以下原則:完全按醫囑服用;不能隨意加大或減少劑量;即便病情得到緩解,或者症狀消失,也要遵醫囑繼續服用,不能隨意停藥;諮詢醫生是否需要使用益生菌來調節腸道細菌;儘量不要聯合用藥,除非病情需要。

老人、兒童、孕婦等特殊人群使用抗生素更要加以注意:

(1)幼兒或兒童某些器官發育還不太完全,如不慎使用了一些藥物可能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如氨基糖苷類抗菌藥物可能引起小兒耳神經損害,甚至導致耳聾;8歲以下兒童使用四環素可能引起四環素牙和骨骼發育的損害;氯黴素可能引起幼兒骨髓抑制等。

(2)孕婦用藥過程中,除考慮成人外,還需考慮腹中胎兒,應儘量避免使用對胎兒有影響的藥物。對孕婦相對比較安全的抗生素是青黴素類和頭孢菌素類藥物,其他類別的藥物儘量慎用,甚至要禁用。如若服用應在醫生或藥師指導下進行。

(3)老年人的肝、腎、心、肺等臟器功能逐漸減退,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會產生不良反應,加重器官衰退進程。所以老年人使用某些抗生素時需要減量或延長用藥間隔。

沾不得酒的頭孢類藥物

年關將近,喝酒的人越來越多,但臨床上有些藥物一旦與酒精相遇,就可能發生嚴重後果,最常見的是產生致命的「雙硫侖樣反應」。

「雙硫侖」是一種戒酒藥物,服用該藥後即使飲用少量的酒,身體也會產生嚴重不適,會出現面部潮紅、頭痛、腹痛等症狀;大量飲酒後症狀會更嚴重,可能出現胸悶、氣短、喉頭水腫、口唇紫紺、呼吸困難、心率增快、血壓下降、四肢乏力、面部潮紅、噁心、嘔吐、嗜睡、幻覺,甚至發生過敏性休克,血壓下降,並伴有意識喪失。醫學上把接觸雙硫侖後飲酒出現的症狀稱為「雙硫侖樣反應」。

引起雙硫侖樣反應的藥物主要是頭孢類藥物,如頭孢哌酮、頭孢曲松、頭孢唑林、頭孢拉啶、頭孢美唑、頭孢米諾、拉氧頭孢、頭孢甲肟、頭孢孟多、頭孢氨苄、頭孢克洛等。此外不能接觸酒的藥物還有硝基咪唑類,如甲硝唑、替硝唑。有患者在使用這些藥物後吃酒心巧克力、服藿香正氣水,甚至僅用酒精處理皮膚也會發生雙硫侖樣反應。

春節將近,酒是宴席上少不了的主角,而冬季又是感冒發燒的高發季,吃頭孢類藥物病人增多,這時二者「相遇」是非常危險的。提醒大家,服用上述藥物期間及停藥後兩周內不要飲酒,以保證生命安全。

對抗生素的這些誤解要不得

(1)消炎藥=抗生素?

這種認識是錯誤的。抗生素不直接針對炎症發揮作用,而是針對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殺滅作用。消炎藥是針對炎症的,如常用的阿司匹林等消炎鎮痛藥。多數人誤以為抗生素可以治療一切炎症,實際上抗生素僅適用於由細菌或真菌引起的炎症,而對由病毒引起的炎症無效。

(2)越新、越貴的抗生素效果越好?

這種說法也是錯誤的。每種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優勢劣勢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選擇,堅持個體化給藥。例如,紅黴素是老牌抗生素,價格很便宜,它對於軍團菌和支原體感染的肺炎具有相當好的療效,而價格非常高的碳青黴烯類抗生素和三代頭孢菌素對付這些病就不如紅黴素。而且有的「老藥」藥效比較穩定,價格便宜,不良反應較明確。另一方面,新的抗生素的誕生往往是因為老牌抗生素髮生了耐藥,如果老牌抗生素有療效,應當使用老牌的抗生素。

(3)服用抗生素「見好就收,不見好就換」,對嗎?

這種做法要不得。抗生素的使用有一個周期,用藥時間不足可能見不到效果;即便見效,也應在醫生指導下服夠必須的周期。如果有了一點效果就停藥的話,不但治不好病,即便已經好轉的病情也可能因為殘餘細菌作怪而反彈。同理,如使用某種抗生素的療效暫時不明顯,應先考慮用藥時間是否不足的問題,此外給藥途徑不當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狀態等因素也可影響抗生素的療效,頻繁更換藥物很容易使細菌產生對多種藥物的耐藥性,可能導致治療失敗。

(4)多種抗生素「抱團」使用,效果更好?

錯誤。一般來說,我們不提倡聯合使用抗生素。聯合用藥可能增加一些不合理的用藥因素,這樣不僅不能增加療效,反而降低療效,且易產生毒副作用,或使細菌產生耐藥性。因此,抗生素的使用上要遵循「能用一種抗生素解決問題絕不使用兩種」的原則,只有在嚴重感染或有明確指征時才考慮聯合用藥。

(5)廣譜抗生素比窄譜抗生素效果更好?

這種說法也不正確。抗生素使用原則是能用窄譜就不用廣譜;能用低級的不用高級的;用一種能解決問題就不用兩種;輕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聯合使用抗生素。在沒有明確病原微生物時可以使用廣譜抗生素,如明確致病微生物最好使用窄譜抗生素。

(6)一旦得了帶「炎」字的病(如慢性咽炎、婦科炎症、腮腺炎、中耳炎、鼻竇炎等)就用抗生素,這種做法對嗎?

這種做法是錯誤的。抗生素僅適用於由細菌或真菌引起的炎症,對非感染引起的炎症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給予抗生素治療有害無益。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的局部軟組織的淤血、紅腫、疼痛、過敏反應引起的接觸性皮炎、藥物性皮炎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宜使用抗生素來進行治療。同樣普通感冒、流感、大多數喉嚨痛、支氣管炎和鼻竇、耳部感染都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無助於抵抗病毒。

(7)家庭藥箱需常備抗生素嗎?抗生素可以預防疾病嗎?

創可貼、感冒沖劑、止疼藥……這些都是家庭小藥箱的常備藥品,但不建議大家存放抗生素類藥物。原因是為避免錯用或濫用,使患者病情加重。抗生素一定要遵醫囑使用,切勿自行濫用。此外,抗生素針對由細菌或真菌引起的炎症,是殺滅微生物的,沒有預防感染的作用,所以不能用來預防疾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