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在歷史上曾控制不丹,吞併錫金,為何唯獨沒有侵吞尼泊爾

張生全精彩歷史 發佈 2020-01-07T12:23:54+00:00

我們知道,二戰後,脫離英國殖民統治獨立後的印度,倚仗大國優勢,儼然以南亞霸主自居,控制不丹,吞併錫金。不但時常和我國有邊界之爭,同巴基斯坦更是衝突不斷。但是,同樣夾在中印之間,被印度多面合圍的尼泊爾,為何沒有成為印度的吞併目標呢?(尼泊爾地圖)一、尼泊爾擁有中等規模的領土和人口。

我們知道,二戰後,脫離英國殖民統治獨立後的印度,倚仗大國優勢,儼然以南亞霸主自居,控制不丹,吞併錫金。不但時常和我國有邊界之爭,同巴基斯坦更是衝突不斷。但是,同樣夾在中印之間,被印度多面合圍的尼泊爾,為何沒有成為印度的吞併目標呢?

一、尼泊爾擁有中等規模的領土和人口。

尼泊爾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之南,印度北部,和不丹王國相望,屬於內陸山地高原國家,人口2600多萬,國土面積14.7萬平方公里。放眼世界,都能算得上中等國家。印度雖然垂涎已久,但想要強勢控制中等體量的尼泊爾,並不是那麼容易。

二、尼泊爾是個英勇善戰的民族。

1814年,作為印度殖民統治者的英屬東印度公司,以邊界糾紛為由,入侵尼泊爾。在卡朗加初次交鋒,4000英軍就被600尼泊爾廓爾喀士兵擊敗,英軍少將吉萊斯爾陣亡。尼泊爾廓爾喀人的驚人戰鬥力,使英國人大為驚嘆,以重金招募廓爾喀士兵組建僱傭軍團,擔任英國駐印軍主力。這支隊伍在鎮壓印度民族大起義中,立下了汗馬功勞,一戰、二戰也都有出彩表現,被稱為世界最強僱傭軍團。面對這種可怕對手,印度不敢貿然發動戰爭。

三、尼泊爾是個民主獨立性很強的國家。

歷史上,尼泊爾一直是一個獨立國家。

在英尼戰爭中損失慘重的英國,早在1923年即承認尼泊爾的獨立。而印度直到1947年,英國放棄殖民統治時,才宣布獨立。在19世紀和20世紀國際政治趨勢的影響下,尼泊爾人民通過革命,建立起了現代意義的民主制度。雖然信仰印度教的尼泊爾人多達86%,但是民主意識和獨立意識強大的尼泊爾人,不會容許外族入侵。

作為飽受殖民統治的印度來說,面對長期獨立的尼泊爾,他們沒有強勢吞併尼泊爾的自信。

四、尼泊爾是聯合國正式會員國。

同時,作為聯合國正式成員國的尼泊爾,主權和領土完整,受國際法保護,在國際許可框架協議內,聯合國不會允許這種明目張胆的侵略行為發生。

當年印度吞併錫金時,首先逼迫錫金開放邊境,造成大量印度和尼泊爾人蜂擁而入。在移民人口數量占據優勢時,通過看上去公平的公投完成侵占。

但是尼泊兒不一樣,雖然兩國間為開放式邊界,印度族裔的馬德西人達到尼泊爾人口三成之多。可歷史悠久,擁有兩千多萬人的尼泊爾,主要的三個民族占據人口六成以上,人民國家意識強烈。以換血滲透公投的形式,來達到吞併尼泊爾,很難故伎重演。

五、尼泊爾靠近中國。

尼泊爾靠近西里古里走廊,印度的東北部安全置於它的威脅範圍之內。如果任由印度獲得尼泊爾控制權,不僅原印度東北方的威脅不復存在,印度的整體防​線​也更加連貫。

在擁有尼泊爾境內900公里的區域防線後,中印對峙之間的緩衝帶,將蕩然無存,中國原本擁有的青藏高原優勢也大打折扣。因此,即便軍事跨越喜馬拉雅山脈困難巨大,中國也不會坐視尼泊爾成為第二個錫金。

六、印度政局內外交困,無暇染指尼泊爾。

印度作為一個領土面積接近300萬平方公里,人口達到13億之多的統一多民族國家,複雜的民族結構和日益分化的區域貧富落差,造成不同邦之間相互對立和隔離,從而導致獨立傾向,在部分邦之間蔓延發酵。

在印度的28個邦中,目前獨立傾向比較嚴重的邦包括阿薩姆邦、西孟加拉邦、曼尼普爾邦和喀拉拉邦等幾個邦。內部的不穩定使印度疲於應付,當然更無暇顧及尼泊爾。

對於印度政府來說,解決內部分裂獨立傾向的唯一途徑,就是大力發展國民經濟,而不是思考如何吞併和擴大領土。只有經濟上去,人民生活富裕了,才會提高對政府的滿意度,獨立分裂思潮自然就會消退了。

綜上所述,吞併尼泊爾對於印度而言,雖然符合核心利益,但在當前的內外環境和現實條件下,卻不是最佳選擇。面對印巴克什米爾硝煙未盡,國內民族衝突甚囂塵上的局面,如果再節外生枝,染指尼泊爾,不僅不會達到目的,相反會陷入和俄羅斯克里米亞爭端相同的泥淖,甚至引發國內矛盾大爆發​,遭遇國土分崩離析的危險局面。

(參考資料:《印度國家概況》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