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養生之「五味」

崆峒養生匯 發佈 2020-01-07T12:38:25+00:00

辛散,酸收,甘緩,苦堅,咸軟。——《黃帝內經·素問·藏氣法時論》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腎。——《黃帝內經·素問·宣明五氣篇》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是故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苦,心氣喘滿,腎氣不衡。

辛散,酸收,甘緩,苦堅,咸軟。

——《黃帝內經·素問·藏氣法時論》


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腎。

——《黃帝內經·素問·宣明五氣篇》


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是故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苦,心氣喘滿,腎氣不衡。味過於甘,脾氣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

——《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

中華民族飲食養生文化博大精深,自古時起,許多文人墨客和養生大家就在詩文著作中提到各種飲食養生的心得和方法,為後人食療及烹飪等提供了頗有價值的參考。其中五味學說作為飲食養生之始祖和根本,最早見於《黃帝內經》,經後世歷代醫家補充,逐步完善了五味理論。

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五味的產生,首先是通過口嘗,是人的感覺器官辨別出來的,它是食物真實味道的反映,然而更重要的是通過長期的臨床實踐觀察,不同味道的藥食作用於人體,產生了不同的反映,獲得了不同的治療效果。也就是說,五味不僅是食物味道的真實反映,更重要的是對藥食作用的具體描述。


《素問·藏氣法時論》指出:「辛散,酸收,甘緩,苦堅,咸軟」。這是古人對五味所具有的功效高度的概括。其中:

,能散,能行,是指辛味的藥食具有發散、行氣行血的功效。比如生薑發散風寒;蘿蔔、芥菜頭下氣消食;紫蘇葉發汗解表,行氣寬中;紅花活血通經等。

,能收,能澀,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像烏梅斂肺止咳,蘋果止瀉,楊梅止渴止瀉止嘔,石榴止瀉止血等。

,能補,能和,能緩,即具有補益,和中,調和藥性和緩急止痛的功效。如人參大補元氣,飴糖緩急止痛,甘草調和藥性並解藥食中毒。

,能泄,能燥,能堅,具有清泄火熱、泄降氣逆、通泄大便、燥濕的作用。如苦瓜清熱利尿,秋葵清熱利濕,苦杏仁降氣平喘等。

,能下,能軟,具有瀉下通便、軟堅散結的作用。如海藻、海帶,大多數海鮮都具有軟堅化痰的作用。



《素問·宣明五氣篇》說「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腎」。藥食的作用有趨向於某一臟腑功能系統,對這一系統有較特殊或選擇性的作用。中醫學把這稱為歸經。酸味藥食入肝經,比如金桔、山楂;苦味入心經如黃蓮、蓮心;甘味入脾經,如大棗、山藥;辛入肺,比如生薑、薄荷、陳皮;咸入腎經,如海參、生蚝等。但這僅是一般規律,並不是一成不變。如枸杞味甘,補肝腎而不是補脾土;柚子味甘,酸,歸肺胃兩經,具有下氣、化痰、消食、解酒的作用。因此不能機械看待,更多是以食物本身所具有的作用來確定其味,根據身體所處的狀態來選擇藥食。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五味屬五行之中,同樣也有相生相剋的關係。飲食中如果五味攝入平和,則食物五味能化生陰精陽氣,滋養五臟氣血;反之,則陽虛陰虧,氣血衰少。《素問·生氣通天論篇第三》說「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是故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苦,心氣喘滿,腎氣不衡。味過於甘,脾氣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說的就是五味偏盛致病,五行相剋的具體體現。過食或偏嗜均會傷及五臟,導致疾病的發生。就像現在我們所熟知的「過吃甘甜易得糖尿病;過食酸辛易患胃腸病;過食鹹味易患高血壓病、腎臟病等」,道理也是相通的。

總的來說,人們要依據自身身體狀態,根據五味所具有的功效,做到飲食有節,切忌偏嗜或過量,這才是五味飲食養生之根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