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很崇高,師娘的確美,為何不能寫?兼談教育自媒體的創作誤區

教育好文 發佈 2020-01-20T14:19:56+00:00

撤稿只能是個開始,整個學術共同體都不能再繼續沉默,乃至國家科研基金項目部門都有必要及時介入調查,用個案的嚴肅調查和問責,來捍衛學術規範和國家科研管理制度的尊嚴和權威。

  • 點擊右上角【關注】我,遇見更多教育類文章和材料


一篇學術論文竟然「大談導師崇高感和師娘優美感」近日,一篇7年前刊發於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凍土》的論文意外引發輿論關注——熱議的焦點在於,作者在論述生態經濟學的過程中,列舉了導師夫婦的事例,進而闡述「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對此,文章讚美的導師《冰川凍土》主編引咎辭職。雜誌社宣布撤稿,七年前已經登載並公開發表的文章如何撤稿?

或許作者依然納悶:我發自內心表達自我見解,導師的確很崇高,師娘的確很優美,我手寫我心,我用生活中的例子闡述高深莫測的生態經濟學,何錯之有?「導師的崇高感與師娘的優美感」到底是一種什麼感覺,即使看完煌煌巨文公眾可能也依然無從感受,唯一讓人嘆服的是作者對生活的細微觀察及其優美的文筆。但是文筆好,不是優美辭章的堆砌,應該更好地闡釋知識,尤其是在學術刊物上不需要如此「接地氣」。畢竟描寫的對象是具有文章審核權的主編大人,即使主編讀來很爽,主編的夫人讀來很受用,該文章在學術刊物上登載也被絕大多數公眾認為不合適。

有專業人士指出:學術研究的最起碼純粹與尊嚴可能在這一場荒唐的論文表演中喪失殆盡,學術研究的公平感在這一過程中遭遇根本的挑釁。撤稿只能是個開始,整個學術共同體都不能再繼續沉默,乃至國家科研基金項目部門都有必要及時介入調查,用個案的嚴肅調查和問責,來捍衛學術規範和國家科研管理制度的尊嚴和權威。

寒假到了,教育工作者放假了可以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了。寒假對我來說有很多事情要做,閱讀與寫作就是必不可少的兩件事。作為教育工作者,想在業餘時間從事教育自媒體創作,如何避免走入誤區?我借用該事件做以下三點提醒:

誤區一:自我陶醉——我不要別人覺得,我要我覺得

寫文章的人往往是有點自命清高的。尤其是教師這個群體,我有很多同行在從事教育自媒體創作的過程中常常遇到挫折,他們問我:我這篇文章在國家級論文評獎中都得過一等獎,為什麼推薦量和閱讀量那麼少?網際網路上的人沒有品位,只知道看娛樂輕鬆的文章。我要堅持自我,我不要別人覺得,我要我覺得。

有這種想法的教師跟那個大寫特寫師娘美,導師高尚的教授有何區別?寫文章的人倘若不顧大眾對學術論文的期許,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依然認為文章非常高妙,縱然自我陶醉於文采,也要贏得大家的喝彩才叫教育好文。

所以,假定您的文章寫得好,要讓更多人讀到才能發揮文章的價值。除非您就像那個教授,只想文章被兩個人讀到(一個是導師,一個是師娘),如果是這樣您大可寫封信或者單獨發送郵件表達即可。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教授對中國哲學的理解還不夠深刻,即使師娘真的那麼美,有必要在文章里大寫特寫嗎?

公眾表達必須要贏得更多人的共識,寫好教育文章要儘可能讓教育同行,家長,公眾認可,所以有時候要放棄自己的恣意妄為,做有良知的教育人。

誤區二:定位模糊——我的文章又不是寫給你看的

這篇學術論文是寫給師娘看還是寫給同行看?但即便存在這樣合理嚴格的發表前檢查和同行評議工作,為什麼還是會出現論文不像論文的情況呢?

廣大教師在評職稱的時候,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往往會要求有論文發表甚至是有專著創作的成果。可憐天下教師求爹爹告奶奶,千方百計攀親戚找關係,網上尋找論文發表通道,常常接到邀請付費即可獲獎發表的編輯部信件,辛辛苦苦寫了一本所謂的教育專著(大多都是教育論文、教學設計、育人故事的堆砌)還得自掏腰包自購五千冊,於是逢人便送,送幾年都沒送完,最後只好當可回收垃圾處理掉。

如果這個寒假您想啟動教育自媒體創作,還像上述那般為寫而寫,圖完成任務,認為寫點文章就是在網上留下個記錄,又不是給別人看的,那就大錯特錯了。發布在網絡上的文章絕不像論文評獎一樣,關著門就決定了文章的等次,也不像出錢出書一樣,寫出的文字都是給自家親戚朋友看的(或許他們根本沒看,只是看到封面上有你的尊姓大名,然後虛情假意地給你個面子——哇!好厲害,都出書了!)

做教育自媒體要經得起同行的檢閱。發表教育論文有人工審查的疏漏,而自媒體用數據來甄別文章的質量。這種情況下,沒有強有力的創作實力,是很難在平台上生存下來的。所以,你的定位必須準備,清楚地知道你的文章是寫給誰看的,他們看了之後會點讚嗎?會轉發嗎?會即興評價幾句嗎?會收藏嗎?會批評你還是誇獎你?


在中國知網能找到這篇題為《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集成思想的領悟之道》的論文,該論文發表於2013年第5期的 冰川凍土 期刊,作者為徐中民,時任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的研究員,而其文中提到的「導師」則是《冰川凍土》的主編程國棟。《理論與實踐》的正文共分為「美與道」「導師的崇高感」「師娘的優美感」「生活之美與人生大道」以及「結論」5個章節,作者在文中多次闡述了「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女子無才便是德」。論文稱,中國人講平安是福,講安居樂業,要達到這兩點,首先就是一個安字,安就是女的在房子裡面安分守己,如果女人不安分守己,很容易造成牝雞司晨的結果。值得一提的是,《理論與實踐》、《理論與實踐》內文均提到,該項目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資助」。作者在寫出上述文字之前沒有認真思考文章的定位,沒有顧忌廣大讀者的感受,這太值得教育自媒體人引以為戒。

誤區三:風格飄忽——創作的套路像霧像雨又像風

寫好教育類文章需要一些套路,套路還得要有人能懂才行,不要風格飄忽,不知所云。這篇吹捧師娘優美感論文刷屏!作者回應稱這是他的獨創性,該作者還提供了兩篇標題分別為《科研之路的認識過程——感師恩》《理論系列一:共同的發展之路》的文章。文中稱,將其導師程國棟夫妻工作和生活實踐結合在一起,結合二人平常的一些教誨,很容易推導出反應人或地區發展的未來藍圖,帶結構的共同發展之路的雛形。

這樣的創作風格太飄忽,難怪《冰川凍土》期刊編輯部發布撤稿聲明。聲明稱,日前相關網友在微博等網絡平台發表信息,質疑該刊2013年第5期刊發文章《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學術性不足。

老師寫文章要注意保持風格的一致性,但這種風格一定不要走火入魔,挑戰公眾認知底線,否則貽笑大方,適得其反。總結一個成語就叫「言之有物」。那些表揚教育局領導,學校校長的話語體系在發言時說說就行了,千萬不要寫在文章里,尤其是寫在自媒體教育文章里。切忌!切忌!

很喜歡這句話:使唐僧成為唐僧的不是經書,而是走過的那條取經路。

決定你成就大小的不僅僅是上面極少數提拔你的人,更多是你幫助過、影響過、溫暖過的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普通人。

任何一個行業都沒有捷徑可循,包括教育自媒體創作。

平步青雲終是一時僥倖,厚積薄發方為人間正道!

請相信上天定不負那些拼盡全力的人!加油!

打字不易,且看且點讚轉發

教育不易,且行且關注收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