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出一把力,讓古籍的明天更美好——《庚子消夏記》修復記

善本古籍 發佈 2020-01-20T15:52:56+00:00

古籍是中華民族歷史的血脈,也是數千年來中國文化的結晶,但經過長期的流傳使其發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不少古籍亟待搶救性保護。

古籍是中華民族歷史的血脈,也是數千年來中國文化的結晶,但經過長期的流傳使其發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不少古籍亟待搶救性保護。全國古籍五千多萬冊 修復師僅三四百,就是修幾百年也修不完。修復人員少是一方面,資金缺乏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一個市級圖書館一年的古籍修復資金才五萬元,杯水車薪。古籍保護不僅需要政府和公藏機構,私人藏家和普通百姓也是非常重要的力量。如果人人都出一把力,從我做起,一個家庭一年拿出一個月的工資修復一套古籍,那麼我們古籍保護的明天會更好。

這套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鮑廷博知不足齋本刻本《庚子消夏記》八卷《閒者軒帖考》一卷。原是清代大地主殷定襄傳給他兒子殷君一,由殷君一後人流出,剛買到手時慘不忍睹,有水漬,風化嚴重,觸手即碎,不能翻閱。一般的省圖書館由於沒有掌握脫酸技術都不敢修這種書,我懇請我國頂級古籍修復專家精心修復,古籍醫生妙手回春,使這套精寫刻本恢復了本來面目。修書雖然花掉了我一個月的工資,但能為古籍續命,使頻臨滅絕的古籍善本能很好的傳承下去,我非常高興,我為古籍保護盡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鮑廷博知不足齋本刻本《庚子消夏記》以下幾大特點:一是內容好。是書為清代「四銷夏」中成書最早者,為清初收藏家孫承澤晚年退居後評點其所見晉唐以來名人書畫之作。全書八卷,卷一至卷三皆孫承澤所藏晉唐至明代書畫真跡;四至七卷皆古石刻,每條先標其名,並摘錄精彩的題跋,而各評騭於其下;第八卷為寓目記,皆為他人所藏,而曾為孫氏所見者。議論中間有考據,鑒裁精審,敘次雅潔,猶有米芾、黃長睿之遺風。此書原無刻本,鮑廷博於吳門借鈔得之,並加以精心校勘,由余集、張賓鶴手書上版,慈水鄭弗人捐貲以助其成。孫承澤(1593-1676),字耳北,號北海,又號退谷。山東益都人,世隸順天府上林苑。明崇禎四年中進士,官至刑科給事中。富收藏,精鑑別書畫。著有《春明夢余錄》《研山齋集》等四十餘種,多傳於世。《庚子消夏記》為今天保留下數量眾多的歷史材料,特別是集中反映了許多珍貴書畫作品在明末清初的保存狀況和遞藏線索,展現了明清之際的時代風尚和孫承澤的書畫觀念,對明清書畫研究有著重要意義。

二是版本好,名家刊刻。為鮑廷博知不足齋本原刻本。鮑廷博(1728—1814),字以文,祖籍安徽歙縣長塘,故世稱「長塘鮑氏」,隨父鮑思詡居杭州。家世經商,殷富好文,父鮑思詡,不惜巨金求購宋元書籍,築室收藏,取「學然後知不足」義,名其室為「知不足齋」。鮑廷博為歙縣秀才,亦勤學好古,不求仕進,喜購藏秘籍,久之,藏書甚富。他與江浙一帶著名藏書家頻繁交往,互相借抄,並廣錄先人後哲所遺手稿,八十餘歲仍往來於杭、湖、嘉、蘇數郡之間,所抄書籍不計其數,僅流傳至今有名可稽者即有140餘種。浙江學政阮元每於按試嘉湖之便,乘小舟至楊樹灣觀所藏書。乾隆三十八年(1773),開《四庫全書》館,詔求天下遺書,共收書3503種,廷博長子士恭以所藏精本626種進獻,內多為宋元以來之孤本、善本,居私家進書之首。從此,知不足齋之名上達朝廷。次年,得褒獎,賞賜了內府編纂的《古今圖書集成》及《平定回部得勝圖》、《平定兩金川戰圖》等。乾隆四十年,《四庫全書》修成後歸還其原書,乾隆皇帝在其《唐闕史》和《宋仁宗武經總要》二書上題詩,詩曰:「知不足齋奚不足,渴於書籍是賢乎。長編大部都庋閣,小說卮言亦入廚。」廷博非常高興,深受鼓舞,遂立志刊刻《知不足齋叢書》,將家藏善本古書公諸海內,前後共30集,207種,781卷,其中後4集為其子鮑士恭、孫鮑正言續成。廷博刻書,博採眾長,廣搜遺編,凡經史考訂、算書、金石、地理、書畫、詩文集、書目等皆擇優收入。其中不少是海內孤本。刊刻態度嚴謹,校勘精細,每得一書,必廣借善本,參互考訂,不妄改一字,極受時人稱道。叢書每成一冊,即以進獻朝廷。又刻《銷夏記》、《名醫類案》、《聊齋志異》等行世。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所刻刊之青柯亭本《聊齋志異》,為該書現存最早刻本。

三是原刻初印。《庚子消夏記》流傳甚多,有原刊與翻刻之分。原板初印、後印與翻刻初印、後印魚目雜陳,未見原刻者極難分辨。觀歷年古籍拍賣,此書不下數十部,印工稍佳者皆謂之原刻初印,實則八九翻刻。凡是初次雕印的圖書,稱為「原刊本」或「原刻本」,以後按原本照樣翻刻的圖書,則稱為「重刊本」或「重刻本」。原刊本圖書校勘精審,重刊本常有訛誤,原刻本的價值是翻刻本的十倍,只有原刻本才有較高的收藏價值和增值潛力,所以藏書家每以原刊本為貴。本書墨色濃郁,初刻初印,黃永年先生《清代版本圖錄》中亦收錄是書,參看書影印工卻遠遜此本。

四是全書由名家手書上板。前七卷余集手書,末卷張賓鶴書。余集(1738—1823)清代畫家、藏書家。清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進士,候選知縣,官至侍講學士。三十八年(1773),與邵晉涵、周永年、戴震、楊昌霖同薦修《四庫全書》,授翰林院編修,人稱「五征官」。累遷至侍讀學士。告歸後,出主大梁書院八載,日以文藝自娛。道光二年(1822),重赴鹿鳴,惟集與潘奕雋兩人,時稱「吳越二老先生」。余集博學多藝,工詩古文詞,作詩神韻間遠,不屑庸詞俗語,畫山水多秀逸別致,有「山光在掌、雲氣生衣」之韻致。尤善畫人物,所畫仕女,風神閒靜,絕無粉脂氣,因此人送雅號「余美人」,但不輕易為人作畫。兼長花卉禽鳥,無不妙趣橫生。晚年,只寫蘭竹,風神淡逸。書法古樸而秀潤,曾書孫退谷所作《庚子銷夏記》精刊行世。年八十餘,尚能作蠅頭小楷。「張賓鶴,字堯峰,杭州人。為人不拘小節,時人謂之張瘋。熟於七言長古詩,書法顏魯公。所謂的曹雪芹、張宜泉皆是張賓鶴的化名。

五是紙張好。全書為潔白細膩的開化紙精印。開化紙,產自浙江省的開化縣,因此得名,又稱「開花紙」、「桃花箋」,一說它以楮皮、桑皮和三椏皮為混合原料,經漂白後抄造而成;一說它以立夏嫩竹為原料,工經七十二道抄造而成,與太史連紙堪稱「一金一玉」。「開化紙」紙質細膩,潔白光滑,簾紋不明顯,紙雖薄而韌性好,受墨烏亮,柔軟可愛,一般人甚至往往將它誤以為是宣紙。清代康熙、乾隆年間,內府和武英殿以及揚州詩局等所刻印的圖書,多用「開化紙」,尤其是乾隆盛世時期的「開化紙」,品質極優。近代大藏書家周叔弢先生在全面收藏整理清代「開化紙」印本的基礎上,認為乾隆朝的「開化紙」達到古代造紙之頂峰。「開化紙」由於印出的書籍高雅大方,美觀漂亮,所以歷來受到藏書家的追捧,價格也極其昂貴。大藏書家陶湘最喜歡收藏「開化紙」印本。他收書數十年得書三十萬卷,凡遇「開化紙」印本,不問何類,一概收之,一時有「陶開化」之譽。 1932年,瑞典親王訪華參觀北平(京)故宮時,見到乾隆時期用「開化紙」印刷的「殿版書」,十分驚訝。他說:「瑞典現代造紙業頗為發達,紙質雖優,但工料之細,尚不及中國的『開化紙』。嘉道以後質漸差,流通漸稀,至於絕跡。開花紙已經失傳近百年,如今,明清「開化紙」之刻本,已皆成「善本」。古籍拍賣場上的「開化紙」印本,競拍價格是一路高歌猛進,節節攀升。一代名品之「開化紙」,榮膺了明清造紙史上的「頂峰」之譽,成為衢州乃至中國造紙史上的絕唱。

六是牌記為珍貴的乾隆螺紋紙,有鮑廷博圖書發售章。羅紋紙是清代紙名,是我國手工紙種之一。分為兩種:一種是由青檀皮等為原料製作的「羅紋宣」;另一種是用漂白竹漿製成的羅紋紙。因紙內有明顯的隱性簾紋,看上去跟「羅綢」似的,故取名「羅紋」。古籍中以螺紋紙印書為佳,乾隆螺紋紙流傳下來的少之又少,非常珍貴。首頁黃色螺紋紙牌記上有鮑氏發售原印:《庚子消夏記》連四紙墨印三錢,螺紋紙墨印兩錢六,杭城祖廟鮑宅印,附閒者軒帖考。不二價。對研究《庚子消夏記》的版本和古代書價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資料。

七是名工刊刻,紙墨俱佳。由藏書家鮑廷博延請余集、張賓鶴手書上版,精刊而成,字體流美為乾隆時寫刻名作。

八是有官府藏章。首頁鈴印「父子宮保尚書世家」、「子孫寶之」、「曲部騎將」。「宮保尚書」指明清中央行政機構中直接對皇帝負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及工部。清代於天聰五年(1631)仿明制設六部。初以貝勒(親王、郡王) 分別總理各部部務,順治元年(1644),改承政為尚書,尚書(從一品)。父子為宮保尚書,這種人應該屈指可數。

九是在冊善本。《中國古籍善本總目》《四庫簡目標註》《清代版本圖錄》著錄。本書開清代「消夏式」書畫著錄的風氣之先、名家手寫、名工刊刻、名家修復,難得的原刻本,開化紙精印,版潔墨妙,輯、校、寫、刻、印五美俱備,為清代精寫刻本之代表。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