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了一個月3800X 終於知道為什麼叫它智商檢測U

太平洋電腦網 發佈 2020-01-20T16:31:55+00:00

千人千面,這個人用9900KS配GTX1060,那個人用9600KF配RTX 2080 Ti,配置的搭配方式就有很多種,本來就無法做到全部顧及。

[PConline 首發評測]上年7月7日首發三代銳龍時,本應出現的Ryzen 7 3800X並沒有出現,而是在之後的一周才上架。這件事在當時引起了DIY頻道大夥們的注意,因為AMD的送測大禮包裡面也沒有包含這款處理器。大家一直在揣測,這款處理器是否能填補銳龍在單核性能上缺陷,成為AMD的「對Intel寶具」?

我們也不好意思問AMD白嫖一顆……於是在8月底組內斥巨資購入了一顆Ryzen 7 3800X,但因為後面的時間「RGB(AMD、NVIDIA、Intel)」三廠頻頻推出新品,我們也抽不出時間做它的首測。

催更的朋友久等了……

寫完文章突然記起,前排先回復一下2019CPU年度橫評評論區這老哥的問題。

千人千面,這個人用9900KS配GTX 1060,那個人用9600KF配RTX 2080 Ti,配置的搭配方式就有很多種,本來就無法做到全部顧及。

評測單個產品線的硬體,本身就是要遵循其餘硬體不變且不會瓶頸這個方向進行,為的就是對比出不同處理器的峰值性能。你若是改變其他的無關變量,那做出來這個橫評還有什麼意義?我還不如直接出個選題講5000元3000元怎麼配主機玩遊戲爽?

年評里總共六款處理器,顯卡就拿四款RTX顯卡,給你搭配6x4=24種配置,就當覆蓋完所有的受眾人群配置。評測項目30+,每項平均算10分鐘進行時間,測一套配置就要花費5個小時時間。換算下來測完全部配置要整整5天時間,我5天不睡不吃不喝做橫評還要猝死進醫院才算完滿做完橫評?

若我做CPU橫評,玩遊戲時因為顯卡有瓶頸每個CPU測出來幀數一樣,是不是就代表i9-9900K打遊戲和i3-9100一樣?

打幾行字又不費腦子,有手就行,動動腦子比較一下配置這麼難嗎。

廢話就不說了,看評測吧。

▼天晴了 雨停了 AMD這次真的行了

還不知道其他三代銳龍規格的朋友可以點這裡跳轉一下看7月7日首發評測

這次評測主要針對三款8核16線程規格的處理器進行。

CPU參數點評:

大家都是8核16線程,規格方面AMD兩款處理器除了頻率與內置核顯,其他方面都完全碾壓i9-9900K。

單獨對比Ryzen 7 3800X與Ryzen 7 3700X,就只有頻率,TDP與價格的差距。

1、基礎頻率比Ryzen 7 3700X提升了0.3GHz,幅度巨大。但0.1GHz的BOOST頻率差距能拉開多大差距?

2、提頻0.3GHz直接帶來了35W的TDP提升,提頻帶來的發熱功耗代價是否比較大?

3、Ryzen 7 3700X現價2399,Ryzen 7 3800X現價2599。多花200,特挑核心?更加能超?值不值得回這個票價。

本次評測將圍繞以上三項問題進行。

評測項目簡介

一、理論性能測試:理論性能測試會祭出CPU-Z,CineBench等傳統跑分測試軟體測試CPU「硬性能」,並會加入Arctime視頻導出速度等日常工作應用測試處理器綜合性能。

二、遊戲性能測試:提頻,就少不了測試遊戲性能,這裡測試的遊戲有3A大作,也有吃單核性能的網遊,儘量豐富數據。

三、超頻能力測試:如上所述,要證明是不是特挑核心,通過超頻來驗證是最簡單粗暴的方法。

下一頁會詳細講解本次的測試平台配置,想看數據的朋友可以直接跳到第三頁開始!

測試前的平台介紹

這次測試會加入與之性能相近的幾款處理器:i9-9900K、i7-9700K、Ryzen 9 3900X與Ryzen 7 3700X。線程撕裂者與酷睿至尊這種不是一個檔次的玩意就不拿出來了。

國際慣例,先介紹一下我們這次的評測平台。

AMD主板使用了微星MEG X570 ACE,12+2相供電,應付超頻都沒問題,就更不用說默頻了。

超頻冠軍林大保佑

為了不讓主板成為影響CPU性能的因素,Intel這邊的主板也採用了出自微星的MEG Z390 ACE,均為同定位主板,確保各方面規格基本一致。

內存使用了知名廠商芝奇的皇家戟8Gx2套條,採用了三星B-Die顆粒,3600MHz與C16時序的規格已經是消費級比較高端的了,能很好配合完成測試。

超頻三凌鏡GI-CX36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本次測試加入了超頻環節,綜合上首測的經驗,360一體水冷是跑不掉的了。這次我們就使用了超頻三凌鏡GI-CX36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來為它降溫。該水冷散熱器能壓制住≤350W TDP的處理器,理論上壓制待測處理器都沒問題。

以下為整套測試的系統設置:

Intel與AMD陣營,電壓設置為Auto,關閉防掉壓。Intel的睿頻,AMD的Core Performance Boost默認自動。AMD的處理器全部打開PBO選項,Intel的處理器開放功耗牆,進行後續測試。

內存頻率設置為XMP二擋,3600MHz C16-16-16-36。

想詳細看每項測試結果的可以看下一頁,如果不想看囉嗦直接看結論可以跳到最後一頁。

3

理論性能測試:提升幅度有點小

一、默頻測試

默頻測試項目會給參測處理器來一套詳盡的測試流程,應該是目前最客觀對比處理器基準性能的方法了。

理論性能測試

理論性能測試會簡單粗暴的通過跑分軟體對比處理器之間的算力差距,不同處理器之間的單線程與多線程的性能差距都能通過該測試反饋出來。

單線程能力,Intel穩定拔下頭籌。而AMD這邊則是Ryzen 9 3900X拿下單線程第一位,已經比較接近Intel的兩款處理器了。多線程方面,12核規格的Ryzen 9 3900X一枝獨秀。

在第一項測試中,Ryzen 7 3800X沒有給到比較驚艷的表現,相比於Ryzen 7 3700X,前者的單線程與多線程提升只有1.51%,1.23%,超大陸當時就有點懷疑其後面的表現了。

CineBench R15中,Ryzen 7 3800X對比Ryzen 7 3700X多線程能力明顯提升,幅度達5.4%,而單線程提升則只有0.49%。

CineBench R20中,提升幅度略小,單線程只有0.4%,多線程有1.47%。

前面幾項測試下來,Ryzen 7 3800X的表現與Ryzen 7 3700X相差無幾,它們都可以在多線程測試中擊敗i9-9900K。

基礎頻率增加能有效提升多線程性能,但BOOST提頻0.1GHz帶來的單核性能增強效果不太明顯。

3DMark Time Spy Extreme物理得分

該項取Time Spy Extreme測試中CPU的物理分數。

Time Spy Extreme中,Ryzen 7 3800X對比Ryzen 7 3700X的提升也比較明顯,幅度達4.1%,但追不上i9-9900K。Ryzen 9 3900X靠著多核優勢碾壓在場所有處理器。

壓縮文件性能測試

壓縮軟體作為一款日常使用電腦時經常接觸到的軟體,與CPU的性能關係非常密切。

WinRAR壓縮測試中,我們選擇了《CS:GO》文件夾進行壓縮測試。Ryzen 7 3800X對比Ryzen 7 3700X,壓縮速度快了3秒,提升同樣微弱。

7-Zip的基準測試總分是基於處理器與內存性能綜合出來的得分,在這裡同樣能看到Ryzen 7 3800X與Ryzen 7 3700X拉不開多大差距,但都能把對面兩款Intel處理器秒了。

專業軟體應用性能測試

該項測試意在測試處理器的渲染能力,視頻導出能力。

POV-Ray的跑分比較簡單粗暴,每秒渲染像素越多性能越強。Ryzen 9 3900X毫無懸念秒殺在場所有處理器,Ryzen 7 3800X與Ryzen 7 3700X成績依然差不多,差距約1%。

導出H.264編碼視頻,Ryzen 7 3800X比Ryzen 7 3700X快了5秒,提升2.55%。

H.265導出快了7秒,提升1.31%。

FHD X264 Benchmark,Ryzen 7 3800X與Ryzen 7 3700X成績就一樣了。

綜合來看,Ryzen 7 3800X的提頻對專業領域方面應用性能提升效果並不明顯,反而是核心更多的Ryzen 9 3900X在處理多媒體資料時更吃香。

測試到這,我們可以先下一個小結論:可能是由於打開PBO的關係,Ryzen 7 3700X與Ryzen 7 3800X加速至差不多的頻率,理論性能差距微乎其微。

那麼,更吃主頻與單核性能的遊戲測試又會怎樣呢?

4

遊戲性能測試:感覺不到變化

遊戲性能測試

遊戲性能測試選取了幾款比較熱門的遊戲,解析度設置成1080P,畫質全極低。

這裡需要解釋一下為什麼要這樣設置,當我們在4K、2K等高解析度、高特效下玩遊戲時,限制遊戲幀數的瓶頸往往在於顯卡,而與CPU關係不大,因此把解析度調為1080P,特效開為全低能很好反映出處理器之間的理論遊戲性能差距

測試只是為了測試出處理器間理論遊戲性能差距,大家做個參考即可。

CS:GO

《CS:GO》在測完後才想起這遊戲可以解鎖幀數限制,但限於時間已經來不及補測(還要做RX 5600 XT首測),這裡就僅做參考了。

可以看到這堆處理器的平均幀數差不多,《CS:GO》只要不是對幀數特別敏感的玩家,使用以上這堆處理器都能舒服遊玩。

DOTA2

《DOTA2》同樣,雖然Ryzen 7 3800X幀數比其餘兩款AMD處理器都要高一點,但幀數的差距也不明顯。

GTA5

《GTA5》中Intel小勝,但5款處理器的差距依然很小。

古墓麗影:暗影

刺客信條:奧德賽

絕地求生:大逃殺

剩餘幾項遊戲測試小結:遊戲項目我潛意識已經認定Intel會勝出了,《古墓麗影》與《刺客信條》里AMD與Intel還是差了那麼點距離。但沒想到的是經過半年的更新,《絕地求生》里AMD與Intel的幀數差距已經縮短了非常多。

Ryzen 7 3800X的表現依然不如預期好,部分遊戲有提升,但幅度不大,沒有拉開和Ryzen 7 3700X的差距。

總體對比著來看,Intel玩遊戲的能力依然強,但AMD也在追趕,更何況AMD戰未來,以後優化上來了可能又是另一種情況。

5

功耗溫度測試:一樣撞牆,頻率更高

待機、烤機與遊戲平台總功耗、溫度測試

由於無法單獨測試某個硬體的功耗,這裡使用北電儀表功耗儀測試整套平台功耗,待機功耗為開機硬體占用為0%時的實時功耗,遊戲滿載選擇的是《古墓麗影:暗影》Benchmark過程中的整機功耗峰值,CPU滿載則是Prime 95運行FPU烤機測試,顯卡空載。

Ryzen 7 3800X各項功耗都比Ryzen 7 3700X略高,但幅度非常小,TDP漲了35W,實際功耗控制卻做得非常好。

烤機溫度方面,使用Prime 95烤機,三代銳龍全部撞到溫度牆,評測室開著空調恆溫25°C,如果關掉空調開窗估計溫度會低不少,AMD這邊也不會熱到撞溫度牆。

由於撞牆後溫度已經失去了參考價值,下面列出烤機頻率變化作對比。

Ryzen 7 3800X基礎頻率提升到3.9GHz,即使降頻也不會跌破3.9GHz(前提散熱不要太差),體質差的Ryzen 7 3700X就降頻至3.85GHz。但12核的Ryzen 9 3900X頻率比前面兩者還高,估計是三代銳龍體質好的都被AMD挑出來做3900X和3950X了。

需要注意的是,Prime 95的Smart FFT這種極高強度的測試在平時只有極少機會會碰到,實際使用時是很難達到這種程度的負載,以後會考慮是否更換Prime 95其他測試選項進行壓力測試以更貼合實際使用場景。

Ryzen 7 3800X默頻測試小結

綜合以上測試項目,濃縮成精華,我們整理出以下綜合性能差距表格供大家參考。

測試項目以多線程居多,AMD的SMT同步超線程會比Intel的HT超線程更加吃香,不過單線程依然比Intel弱,綜合起來還是打不過i9-9900K。Ryzen 7 3800X比Ryzen 7 3700X提升的綜合性能只有1%……

然後來對比一下大家喜聞樂見的單線程性能。

註:以下單線程與多線程性能對比只取CineBench R15、R20與CPU-Z項目對比。

單線程性能,幾款處理器差距差不多,Ryzen 9 3900X的單線程性能跟i9-9900K持平了,而Ryzen 7 3800X依然是比Ryzen 7 3700X提升了1%。

多線程方面,Ryzen 7 3800X提升就稍微明顯了一點,比Ryzen 7 3700X高4%,也成功打敗i9-9900K了。

Ryzen 9 3900X就不用多說了,繼續多核多線程碾壓。

小結:特挑的Ryzen 7 3800X在性能上並沒有比Ryzen 7 3700X提升很多,0.1GHz的BOOST頻率提升帶來的綜合性能提升只有1%。

感覺它們兩個就像i9-9900KS與i9-9900K的關係,但i9-9900KS好歹也全核睿頻5GHz了。不過Ryzen 7 3800X與i9-9900KS一樣都屬於體質更好的處理器,那Ryzen 7 3800X超頻能力理論上也會更厲害。

二、超頻能力測試

之前首測Ryzen 7 3700X,搗鼓了半天超了個不算太好看的成績:全核4.3GHz,核心電壓1.461V,電壓降了就進不去系統,溫度還巨高。

超頻後CPU-Z

這次的Ryzen 7 3800X,又調了半天,體質還算不錯,最終將頻率鎖定在全核4.375GHz,1.4V(微星主板超頻還挺省事的……),再超上去就開不了機,或者是過不了Prime 95烤機直接黑屏重啟了。

這裡要明確一下玩家口中「大雕」的概念:低壓+高頻+低溫=大雕,高壓+高頻+低溫=小雕,低壓+大眾頻率=普通體質,低壓+低頻還不穩定+高溫=超級大雷。

OC 4.375GHz理論性能測試

超頻後的頻率是不如默認下單核BOOST頻率高的,但在CPU-Z中單線程性能竟然比默頻還要高一點,年度AMD迷惑行為?

多線程性能的提升倒是挺明顯的,提升了3.8%。

CineBench R20,單線程性能就稍微掉了一點,但多線程性能提升依然明顯,幅度與上面一樣達到3.8%。

OC 4.375GHz遊戲性能測試

遊戲方面,《古墓麗影》中,超頻後的Ryzen 7 3800X比超頻前高了5幀,提升幅度3.5%。不過幀數都這麼高了,5幀的幅度有點不夠看。

OC 4.375GHz烤機溫度測試

制約三代銳龍超頻能力還是溫度,超頻後溫度牆自動解鎖。烤機10分鐘後,Ryzen 7 3800X核心溫度提升至99°C,看著有點恐怖。不過就如剛剛所說,平時不會碰到這樣的極限負載情況,所以超至這個頻率,正常使用是不成問題的。

超頻性能測試項目小結:Ryzen 7 3800X的超頻能力比起Ryzen 7 3700X要好很多了,在電壓更低的情況下可以超至將近全核4.4GHz,且日常使用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但需要注意主板的供電是否能撐住,理論上只要不是太縮水的X570都可以支撐起這樣的超頻幅度。

PConline 評測室總結

Ryzen 7 3800X天梯圖排序結果

Ryzen 7 3800X比Ryzen 7 3700X略強,但綜合性能不如i9-9900K,塞在這裡就剛剛好了。

想看天梯圖完整版的點這裡,感興趣的還可以掃天梯圖右側的二維碼保存在微信上咯。

測完第一感覺就是AMD這塊U有Intel內味了,跟i9-9900KS的體質升級有異曲同工之妙。默頻的情況下性能提升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但體質可以感覺出來確實更好了,超頻能力比Ryzen 7 3700X要有所提升。

不過體質好是一回事,大家日常用又是另一回事。通過以上各個項目的對比測試可以發現,超頻後的Ryzen 7 3800X玩《古墓麗影》,只是在100多幀的情況下再強上5幀,如果不是寫輪眼,應該很難發現這5幀對遊戲體驗有多大影響。

看回價格,Ryzen 7 3700X售價2399元,Ryzen 7 3800X售價2599元,只貴了200元,「特挑體質」這個聽著就高大上的名詞,讓玩家買回去閒著沒事超頻玩也沒問題,畢竟體質好隨便玩,看著好像也不虧。

選購建議:默頻用的玩家,選Ryzen 7 3700X與Ryzen 7 3800X其實沒有多大差距,選後者受益更多的是動手能力強的玩家,或者是想買塊「特挑體質」的處理器用來收藏的玩家。不過想獲得好的超頻效果,還要搭配一塊用料過得去的主板,X470或者X570跑不掉了,這其中的一筆開銷也是不容忽視的。

買回來懶得動手默認用的,Ryzen 7 3700X+B450是最佳選擇,想動手摺騰的就建議Ryzen 7 3800X+X470/X570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