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尊女兒時隔8月又輸比賽!郭德綱:吃虧,要趁早

新東方家庭教育官方號 發佈 2020-01-07T16:47:56+00:00

作者:主創團·紅豆豆包還記得今年4月吳尊發的一則微博嗎?那次NeiNei參加人生中第一場亞洲的芭蕾舞比賽,結果成績不是很理想。賽後NeiNei忍不住大哭,心痛女兒的吳尊也落淚了。時隔8個月後,NeiNei又一次參加比賽了,很可惜,這次連決賽都沒進。

作者:主創團·紅豆豆包


還記得今年4月吳尊發的一則微博嗎?


那次NeiNei參加人生中第一場亞洲的芭蕾舞比賽,結果成績不是很理想。


賽後NeiNei忍不住大哭,心痛女兒的吳尊也落淚了。



時隔8個月後,NeiNei又一次參加比賽了,很可惜,這次連決賽都沒進。


雖然成績依舊不理想,可是吳尊卻驚喜地發現,女兒有了一個很大的轉變。


在社交平台上,NeiNei寫道:「Sometimes we win, sometimes we learn new things.」(有時候我們能贏,有時候我們能長記性)。



配圖是一張NeiNei正在跳舞的照片,優美的舞姿,從容的神態,一舉一動,都散發出自信的光彩。


這次,NeiNei雖然輸了比賽,可是卻有了新的感悟。


巴爾扎克說:「挫折就像一塊石頭,對於弱者來說是絆腳石,讓你卻步不前;而對於強者來說是墊腳石,使你站得更高。」


在慢慢的人生路中,難免會遇到各種風浪和挫折。


一個擁有抗挫商的孩子,有過硬的心理素質,有良好的抗壓能力。他們有著彈簧的韌性,能屈能伸,能在成功中不驕不躁,也可以在低谷時絕地反擊。


打擊教育,絕對不是挫折教育


曾經在《少年說》上看到這樣的一對母女:女孩向媽媽大聲問道:「你每天都說,別人各種厲害,可是我那麼努力,為什麼你看不到呢?」


面對著女兒的控訴,媽媽卻說:「我知道我一直在打擊你,因為我認為在你的性格里,要是不打擊一下,你就可能有點飄。」



女孩聽到後,忍著淚,坦言:「我說過我不適合激將法,你們老是打擊我,我就一定會覺得自己很差。」



可是媽媽還是沒有將女兒的心聲聽進去,固執己見的認為「打擊你,就是為了你好」。


其實,很多父母都和這個媽媽一樣,誤以為在生活、學習中給孩子多一些打擊,孩子多經歷一些失敗、挫折,就會變得更加堅韌。


可是,真的不是這樣的。


簡·尼爾森博士說:「我們究竟從哪裡得到這樣一個荒誕的觀念,認定了如果想要讓孩子變得更好,就應該先要讓他感覺更糟?」


人為的打擊,就是打擊,沒有教育。只會讓孩子的弱小心靈受到傷害,會讓孩子誤以為自己失去了父母的愛而極度缺乏安全感。


育兒專家王人平說過這樣一段話:


「一直不建議父母刻意製造「挫折」和「苦難」去鍛鍊孩子,生活本身需要孩子去面對的已經夠多。父母只要能守住界限,把生活本身還給孩子自己就夠了。


是的,每個孩子都會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遇到不同的挫折。


成長路上的挫折,會變成孩子的墊腳石,而父母人為的打擊和壓力,則會變成孩子心裡一道道過不去的坎。


好的挫折教育,是愛的教育


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取得成就,必須具備高智商、高情商和高挫折商這三個因素。



在智商、情商都跟別人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抗挫商對一個人的成就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應該怎麼做才可以把握時機,讓孩子直面成長過程中的挫折呢?


1、疏導孩子的情緒


在《家有兒女》中,小雪在一次策劃活動中和同學沒有溝通好,導致同學們陸續離開,活動也差點泡湯,做事甚少遇到難題的小雪當場就蔫了。


爸爸夏東海看到女兒悶悶不樂的樣子,沒有指責,反而安慰道:「遇到挫折要一鎮定、二堅強、三團結。還有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樂觀。遇到什麼不順心的事了,先去調整自己的情緒。」



短短的幾句話,讓小雪很快振作起來,也承認自己在與人交流溝通上的不足。


其實當遇到挫折時,孩子本身就已經很失望和焦慮。如果父母不顧及子女的情緒,再加以指責或冷眼相對,就會成為壓倒孩子的一根稻草。


久而久之,當孩子遇到問題時,也不敢向父母袒露自己的心聲了。


龍應台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


「我們拚命地學習如何衝刺一百米,但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麼跌的有尊嚴;你的膝蓋破得血肉模糊時,怎麼清洗傷口、怎麼包紮;你痛得無法忍受時,用什麼樣的表情去面對別人;你一頭栽下去時,怎麼治療內心流淌的傷口,怎麼獲得心靈深層的平衡;心像玻璃碎了一地時,怎麼收拾?」


好的挫折教育,其實是愛的教育。



只有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接納孩子,孩子才有可能破繭成蝶,否則就可能是作繭自縛。


2、和孩子一起面對挫折


印度前總理甘地的兒子拉吉夫在12歲時,經歷了一場手術。


術前小男孩很害怕和緊張,醫生看了,考慮著要不要說一些善意的謊言來安慰孩子。


可是拉吉夫的母親甘地夫人拒絕了,她來到兒子的床邊,平靜地告訴兒子:「手術後有幾天會非常痛苦,這種痛苦誰也不能替你承受。哭泣、喊叫都不能減輕痛苦,可能還會引起頭痛,所以你必須勇敢地承受它。」


拉吉夫聽了,點了點頭。


結果他果然勇敢地熬過了手術後的疼痛,即沒有大哭,也沒有大叫。


因為他相信媽媽的話,他知道媽媽一定會和自己一起面對。


是的,只有建立在安全感上的挫折教育,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拉吉夫·甘地後來也成為了印度總理


記得兒子在學校參加過一個唱歌比賽。


下台後,他耷拉著腦袋,說:「媽媽,我忘詞了。」


我拍拍他的肩膀,笑著說:「沒事,兒子,你已經唱得不錯了,下次媽媽陪你多練習幾次,就一定可以記住啦。」


孩子鬱悶的心情就這樣煙消雲散了。


後來學校又舉辦了一次唱歌比賽,沒想到孩子又積極報名參加了。


事後我開玩笑般地問他不怕又忘詞嗎,他的回答讓我至今難忘:「因為你說你會陪著我一起練習啊。」


《教育的選擇》中,有這樣一句話:「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要家長製造挫折,而是能夠和孩子一同面對挫折。」


每一個抗挫能力高的孩子,身後都站在一對共同進退的父母,他們是孩子的心理依託,是孩子情感的堡壘。


3、多給孩子鼓勵


曾經看過一個很感人的視頻。


一個叫上村凌的小男孩要轉學了,幼兒園特意為他舉辦了一個人的畢業典禮。


在畢業典禮上,孩子決定挑戰自己一直沒有成功的10段跳箱運動。


第一次,孩子被卡住了;第二次,孩子還是被卡住了;第三次,第四次……


由於身高的原因,孩子一次次的嘗試,結果還是一次次的失敗。


終於,孩子忍不住哭了。



這時,老師建議「大家一起把力量借給凌吧」。


坐在一邊的同學們聽了後馬上起身,圍在孩子身邊,大聲地對他說:「你能行!你能行!」



在同學和老師的鼓勵下,孩子重拾了信心,再次向跳箱發起了衝擊。


這次,他終於成功了!


看到孩子激動地舉起握緊的拳頭,螢幕外的父母都落淚了。


我們常說100次的跌倒,就要101次的站起來,可是很多人往往就在100次時就放棄了。


對於孩子而言,身邊人的鼓勵和支持,就是那第101次站起來的勇氣。


《來自孩子的挑戰》一書的作者,美國兒童心理學家、精神病醫生和教育家魯道夫·德雷克斯說過:「孩子們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


在孩子面對挫折時,我們要給孩子多一些的鼓勵和耐心,讓孩子充滿安全感和力量,用積極的心態去直面困難。



郭德綱說:「吃虧要趁早,一帆風順不是好事,從小大伙兒嬌生慣養,沒人跟他說過什麼話,65歲走街上誰瞪他一眼,當時猝死。」


人的一生,其實就是一個在挫折中不斷成長的過程。


我們要讓孩子懂得,不能因為害怕摔倒就拒絕走路,不要害怕被玫瑰刺傷,就拒絕花香。


直面挫折,是人生寶貴的財富。


而擁有良好的抗挫能力的孩子,才有行走天地間無畏的底氣。


作者簡介:紅豆豆包,熱愛寫字,想和你談詩和遠方。如果能和正在看文字的你產生一絲絲共鳴,足矣。新東方家庭教育(ID:xdfjtjy),傳遞專業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內外家庭教育資訊,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議。讓持續的學習成為家庭的習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