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中一個被嚴重低估的國家,齊國曾因它而差點亡國

古今之說 發佈 2020-01-20T18:43:11+00:00

戰國時期,中原大地上許許多多的國家相互攻伐,其中有強有弱,當時比較大的國家有七個,這七國中實力也有強弱之分,在許多人的印象里,燕國應該是最弱小的國家,領土小且實力弱,一直以來都是遭到別國侵略,但也不盡然,這個「弱國」也曾有過一段輝煌的時期。

戰國時期,中原大地上許許多多的國家相互攻伐,其中有強有弱,當時比較大的國家有七個,這七國中實力也有強弱之分,在許多人的印象里,燕國應該是最弱小的國家,領土小且實力弱,一直以來都是遭到別國侵略,但也不盡然,這個「弱國」也曾有過一段輝煌的時期。

周赧王元年,燕國發生內亂,由於燕王噲想效仿傳說中堯舜的禪讓,將國王之位讓於國相子之,太子平不服,聯絡將軍市被向子之進攻,燕都大亂,死者數萬,齊宣王乘機命將軍章子率軍攻燕,燕國士卒不應戰,城門不關閉,齊軍俘虜了子之,將其剁為肉醬,又殺掉了燕王噲,燕國幾乎滅亡,後由於燕人的強烈反抗,齊軍才退出燕境,燕人共立太子平為燕王,是為燕昭王。

燕昭王即位後,時刻不忘報齊國攻燕之仇,面對國家的殘破,他與百姓同甘苦,卑身厚幣以招攬天下之賢士,於是,天下賢士爭著前往燕國,其中就有著名軍事家樂毅,燕昭王封樂毅為亞卿,任以國政,經過近三十年的努力,燕國國力得到了極大的增強,報仇的力量已經具備。

而此時,齊國在位的齊王,依仗齊國雄厚的國力攻滅了宋國,又發兵南侵楚國,西侵三晉,甚至想吞併東西二周,當天下的天子,驕暴不已,大臣狐咺和陳舉進行勸諫,反而被殺,各諸侯見齊王如此囂張,皆感憂慮和厭惡,燕昭王見時機已經成熟,便和樂毅及大臣商議伐齊,樂毅建議聯合趙國、魏國和楚國共同伐齊,趙、魏、楚等國以齊王驕暴不已,恐害及自身,便都答應出兵。

周赧王三十一年,燕昭王盡起國內之兵,以樂毅為上將軍,秦國將軍斯離率秦軍和韓、趙、魏三國之軍與燕軍會師,趙王甚至將相同的印緩授與樂毅,於是,樂毅統帥燕、秦、韓、趙、魏諸國聯軍向齊國發動進攻,齊王聞諸侯之軍攻來,也悉起國中之兵以拒之,兩軍相戰於濟水之西,結果,齊軍大敗而潰,樂毅在擊敗齊軍主力後,讓秦、韓二國的軍隊回歸本國,而讓魏軍攻略宋地,讓趙國軍隊收拾河間,而自率燕軍主力,長驅直入,攻進齊國,齊國人面對著突如其來的打擊,失去常度,陷入一片混亂,齊王見局面不可收拾,被迫逃走,樂毅率軍攻入齊國國都臨淄,將齊王宮中的寶物和祭器盡皆運到燕國,燕昭王感到十分高興,親自到濟水邊上慰勞燕軍,論功行賞,封樂毅為昌國君,讓他留下統帥燕軍進攻那些未被攻下的齊國城邑。

樂毅率軍攻入齊境之後,整頓燕軍紀律,禁止侵掠,並搜集齊國隱逸在民間的賢人,以禮相待,減少賦稅,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博取齊人的歡心,樂毅還派人祭祀齊桓公和管仲二人,齊人在燕國被封為君的有二十多人,在燕國都城有爵位的有一百多人,樂毅的這些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短短六個多月時間,便有七十餘座齊國城邑向燕軍投降,樂毅便把這些城邑都開置為燕國的郡縣,整個齊國幾乎全被併入燕國的版圖。

只有莒縣和即墨兩城,因齊王法章和田單等率人堅守,而未被攻破,攻了一年,也沒有攻下,樂毅改變策略,下令解圍,命燕軍離開城池九里以外修築堡壘,以為長久之計,但是,又過了三年,二城之人還不投降,這時,有人就對燕昭王進讒言說:「樂毅智謀過人,率軍伐齊,呼吸之間便攻克齊七十餘城,如今只剩兩城,這不是燕軍的力量不能攻克,是因為樂毅想仗著兵威來壓服齊國人,好在齊國南面稱王,」燕昭王聽後,召集群臣,把進讒言的人叫出來,責備他說:「齊國無道,乘我國之亂而殺害先王,寡人即位,痛之入骨,誰要能幫我報仇,我還想和他共有燕國,如今,樂將軍親自為寡人攻破齊國,報了前仇,齊國本來就應該屬樂將軍所有,樂將軍若能擁有齊國,與燕國並為列國,結歡同好,這是燕國之福,寡人之願,你怎麼敢說這樣的話,」於是便下令殺掉進讒言的人,立樂毅為齊王,樂毅惶恐不受,釋書,以死自誓。

不久,燕昭王去世了,燕惠王即位,惠王當太子的時候,就對樂毅不滿,齊國守將田單聽說後,便使離間計,派人到燕國散布謠言,說樂毅以伐齊為名,實際上是想連兵在齊地稱王,燕惠王,本就懷疑樂毅,聽到這些謠言後,便派人代替樂毅為燕軍統帥,而召樂毅回國,樂毅知道燕惠王包藏禍心,想殺自己,被迫逃到趙國,燕軍將士因樂毅無罪而被逐,都感到氣憤,因此,燕軍將士不和,上下離心,田單乘機大敗燕軍,盡復齊國故地,燕昭王和樂毅數十年苦心經營而換來的勝利,最終化為烏有。

世事難料,如果燕昭王再多活一些年,等燕國吞併齊國,可能整個戰國史都要被改寫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