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過春節長輩為何要向小輩敬酒?——側面解讀古人的酒桌文化

史書百科 發佈 2020-01-20T19:03:20+00:00

我們即將迎來2020年的春節,又到了一個舉國歡慶共度新年的時候,每個春節的大年三十家家戶戶做好一頓豐盛的晚宴一家人團團圓圓的坐在一張桌子上,吃著年夜飯看著春節聯歡晚會晚輩端起酒杯向長輩敬酒敬完酒之後要紅包。

我們即將迎來2020年的春節,又到了一個舉國歡慶共度新年的時候,每個春節的大年三十家家戶戶做好一頓豐盛的晚宴 一家人團團圓圓的坐在一張桌子上,吃著年夜飯看著春節聯歡晚會晚輩端起酒杯向長輩敬酒敬完酒之後要紅包。

然而距離我們千百年之前的宋朝時期卻與我們現在完全相反,在年夜飯的飯桌上長輩要先向晚輩敬酒,按我國自古以來的三綱五常來看,這一行為可是亂了輩分那為何在宋朝時期會有如此行為。

屠蘇酒帶來的酒桌文化:

春節除夕之時長輩向小輩敬酒的習俗是從飲用屠蘇酒的講究之中出現的,這個敬酒順序中包含著我國古代人民對新年的願望,宋朝時期的人民對於除夕飲用屠蘇酒這一習俗情有獨鍾,所以在當時這一習俗極為盛行也體現了我國古代人的一些人文情懷。

(1)屠蘇酒的來歷

宋朝文壇三蘇之一的蘇轍在《除日》這首詩中寫道:「年年最後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餘。」,這裡面的屠蘇就是我們所說的屠蘇酒,屠蘇酒有著調理脾胃,解毒辟穢、祛風辟邪的功效,在古代春節時人們非常喜愛飲用的酒品,雖說屠蘇酒的發明是源自神醫華佗,但隨後讓它發揚光大的是後唐時期的醫學家孫思邈。

孫思邈在每年快過春節之前的臘月之時分給鄉親們泡製屠蘇酒的藥草讓大家臘月期間開始泡製,一直到除夕的時候可以飲用,據說可以到了來年預防瘟疫等疾病,所以屠蘇酒也就被人們所熱衷於飲用,再一經時間的積澱發展,就成為古代除夕時分的風俗習慣,也就延續到了宋朝時期,但由於宋朝的時期的飲酒文化達到了古代社會的巔峰,也就形成了飲用屠蘇酒特殊的講究

(2)年少先飲屠蘇酒遲暮在飲心感慨

在宋朝每個除夕夜,各家準備好年夜飯,打開預先泡製好的屠蘇酒,先敬少年,祝賀他別去舊歲又長了一歲又或者又得了一歲,然後以此敬酒,直到家中最年長者最後再敬,因為少年在每個新春來臨就預示著又長大了一歲,這是一件讓一家人值得喜悅的事情。

而年長者每過一個春節就預示著自己活著的年歲又少了一年,這讓一個遲暮老者心中怎麼能夠不悲傷,所以先敬少年是為了用少年又長一歲的喜悅之情來沖淡年長者在世時間寥寥無幾的悲傷心情,屠蘇酒的存在不僅僅是人們對於飲酒之風熱愛的體現更是凸顯我們古代人民人文情懷的的體現,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的溫情與重情義等質樸的感情。

(3)屠蘇酒所帶來的意義

屠蘇酒又叫歲酒,在古代時期屠蘇酒是家家戶戶非常推崇的一種藥酒品種,它的作用在古代的醫藥上主要是用來春季滋養肝臟,但它所存在的文化意義大過於它的醫藥價值,它是我國眾多酒文化中非常特殊的一種,它的飲用時間以及它的飲用方面的講究讓它所形成的酒桌文化無與倫比,體現的是咱們中國文化中,注重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體現的是親情之中那種細膩溫和的情感。

在古代春節不僅僅只是飲用屠蘇酒這一種飲酒習俗,但屠蘇酒一定是所有的春節酒桌文化最特殊的一種,像這種具有春節祝福意味的酒與它所存在的文化就不得不提到椒柏酒。

屠蘇酒的前身椒柏酒:

除卻屠蘇酒的飲用,還找到了它的前身椒柏酒,作為屠蘇酒的前身其中有蘊含著什麼樣的文化什麼樣的情感呢?

(1)椒柏酒的來歷

椒柏酒就是以花椒和松柏書之葉泡製的酒被稱之為椒柏酒,椒柏酒之中的花椒是一種熱性中藥材可以止痛除濕、止瀉止癢,柏葉是一種寒性的中藥材可以止血生肌,兩者相結合的椒柏酒,就具有了一定的除風辟邪的效果,這種酒起源於東漢末年時期,當時戰爭和流行的瘟疫這樣的情況之下椒柏酒誕生了,隨後由於東漢人民的喜歡所以就一直流傳到了後世。

(2)椒柏酒的飲用方法

按照誕生時間效用來推算椒柏酒就是屠蘇酒的前身,從飲用方法上來看,椒柏酒的引用習俗是除夕夜喝或者春節當天的早上喝,也是與屠蘇酒相同敬酒順序是小孩先喝,年邁長者再喝,兩者飲用方法上的相同,時間線上推斷,可以初步斷定椒柏酒就是屠蘇酒的前身。

(3)椒柏酒的所蘊含的酒桌文化

椒柏酒雖是屠蘇酒的前身,但是其酒桌文化的蘊含上還是有一絲的不同,飲用椒柏酒在文化上的意義有兩個,第一個文化意義與屠蘇酒相同 第二個意義是椒柏酒的名字,椒柏酒取椒柏二字,椒代表的是年輕人、少年寓意著對少年的祝福,柏代表的是家中的最長者寓意著祝福最長者如蒼松翠柏一樣。

在東漢末年的文獻《四民月令》中記載道:「正月之朔,……子婦曾孫,各上椒柏酒於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描述的就是正月初一,一家之中的子孫們端上盛有椒柏酒的杯子,遵循習俗共飲椒柏酒的場景,所以椒柏酒在古代酒桌文化中處於一個吉祥酒的地位。

其他習俗與酒桌敬酒文化:

在古代的哪怕平時酒桌上的敬酒文化非常的盛行,更不用說在歡度新春佳節之時,古人們也就更加注重敬酒的文化,在我國關於喝酒的習俗還有很多所以下面我們列舉一下比較具有代表性的習俗進行淺談。

(1)別歲習俗互贈糧食

身為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著禮尚往來、重人情的風俗,這種情感質樸而醇厚,在宋朝的第二個春節習俗中被體現的淋漓盡致,這個習俗叫做饋歲。

在大年三十的這一天大家為了向鄰里之間互相表達友好的心意,會在除夕當天在鄰里之間相互贈送禮品或者米、面等糧食在示意友好的同時又相互表達著新的一年新的祝福,示意著在新年來到之際送走舊年的一切不順心不如意,帶來新的心愿,但這只是另一個習俗的開始,這個習俗名為「別歲「

饋歲大多數送的糧食是下酒菜,在除夕夜的夜晚一家人會共飲屠蘇酒,但是在白天,鄰里之間相互送完下酒菜,就會趕忙先喝一杯,饋歲和別歲的誕生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的祝福性社交了,在此基礎上被人們賦予了更多的社交功能,鄰里之間因為喝酒讓其關係更加的融洽。

(2)酒桌敬酒文化

無論是平時還是逢年過節,只要有酒席,就一定會有敬酒這件事,在古時候,人們都說:如果長輩已經舉起杯但是沒有喝下的時候,年輕人就不能喝酒,這與我們現在酒桌上無論長幼尊卑直接先干為敬有點衝突,但是在春節時期飲用屠蘇酒或者椒柏酒的習俗上,卻是相反的,也足以可見這兩種酒的特殊性。

一般來說,攅局者,必須要先自己先喝三杯,先干為敬,與之一起的好友再敬三杯,可熱回敬,這就表示打個招呼,如果招待不周,多多見諒,酒量不濟的可以事前和酒桌上的諸位聲明自己不勝酒力就不喝了或者以茶代酒,但如果已經喝了干一杯,就不能用茶水代替酒水了,否則這是對其他人的不尊重了。

所以自古以來飲酒有德者在桌上敬酒時懂得拿捏分寸讓自己和他人不失禮節,這是酒桌文化中的酒德也是飲酒者的素養。

(3)皇宮裡飲酒助興,皇宮外爆竹除舊歲

宋代王安石曾在一首《元日》說:「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新春佳節放爆竹可以說是,中國自古以來最具有特色的一個習俗了,正如在《元日》一詩中說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所以在大年三十放爆竹是寓意在震天的爆竹聲中,辭別舊歲喜迎新歲新年月,也寄託著古代人對新的一年新期望。

《東京夢華錄》中還曾記載在宋朝春節除夕的夜晚新年辭別舊歲的爆竹聲隔著皇宮城牆傳入深宮圍牆,夜深而不絕,如果在盛唐時期,皇宮外面爆竹聲中除舊歲,而皇宮之中正舉行著豪華酒會,而酒會上喝的還是屠蘇酒,這屠蘇酒上至皇族下至平民它的魅力可見一斑,皇宮裡飲酒寫詩、玩行酒令助興,無論是爆竹除舊歲還是,皇城喝酒守歲,都是一種社會民生的體現方式。

結語:

在我國的古代社會,尤其是宋代飲酒之風盛行,自古就說無酒不成席,很多的酒桌文化,酒文化被延續至今,也是這些文化融合了社會民生形成了很多關於飲酒的民風習俗,但歸根結底,這些終究是我們千年以來的傳承,都寄予著當時人民的心中美好的願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