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海帶根治海洋牧場「荒漠化」

中國水產養殖網 發佈 2020-01-20T19:48:58+00:00

雖已經進入冬季,街道還有著些微的暖意,但在中科院生物遺傳資源庫海藻種質庫的實驗室里,寒意襲人。「受歷史條件所限,以前的科研攻關方向主要是滿足市場需求,追求生物量的增加。今後,科技會逐漸成為主導方,為海帶等養殖新品賦予更高的品質。」

雖已經進入冬季,街道還有著些微的暖意,但在中科院生物遺傳資源庫海藻種質庫的實驗室里,寒意襲人。在低溫環境下,一排排透明的錐形瓶里,無數細密微小的海帶配子體在空氣泵的攪動下隨著水流上下翻滾,看上去像一大團舞動的柳絮。它們就是海帶的「種子」,雌雄配子體結合附著在特製的繩架上就能慢慢長成海帶苗。

我國第一次水產養殖浪潮從青島發端,是以海帶養殖產量的突破和普遍推廣為標誌。60多年過去了,海帶從稀有的「舶來品」變成了普通大眾的餐桌美味。

前不久,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逄少軍團隊選育的雜交海帶新品系B013在尋山集團進行了大面積的養殖測試和驗收。同樣在前不久,黃海水產研究所的劉福利團隊與尋山集團聯合開展的「掌狀海帶和極北海帶配子體克隆育苗及養成測試」項目進行了現場驗收。

與60年前相比,此海帶已非彼海帶。海帶在青島的前世今生,佐證著我國水產養殖業的蓬勃發展。

第一次海水養殖浪潮

人類早期利用海洋,只能行「魚鹽之利、舟楫之便」,而規模化海水養殖與增殖實現了從海洋狩獵文明向現代農牧文明的巨大跨越。新中國歷史上五次著名的海水養殖浪潮均從青島發端,並迅速從山東沿海推向全國18000多公里海岸線。其中,以海帶為代表的藻類,是我國第一次海水養殖浪潮奉獻給百姓餐桌的「大菜」。

海帶在我國屬於外來物種,原本是分布在日本北海道和亞歐大陸東北部庫頁島冷溫帶海域的大型藻類。1927-1949年期間,我國一度要從日本和朝鮮進口大量自然生長的海帶,最高時每年可達4萬至5萬噸干品。彼時,海帶的身價還是蠻高的,卻是市場上的一種「剛需」。尤其是在一些「大脖子病」高發地區,人們往往視海帶為「靈丹妙藥」。

直到上個世紀50年代,人們還在為海帶的「冬長夏亡」、無法人工采苗和養殖而感到苦惱,為什麼海帶就不能像農民在土地上種莊稼一樣,從海里「種」出來呢?

曾呈奎、朱樹屏、張定民等老一輩海洋科學家們進行了艱苦卓絕地科研攻關,最終真的在大海里「種」出了海帶。

「夏苗技術」沿用至今

海帶夏苗培育技術,是海帶大規模養殖的關鍵。

最初,我國是採用秋苗培育法,雖然能採集到海帶苗,但生長期很短,多數都過不了盛夏,抗逆性很差。對中國藻類分布、形態生活史研究很深的曾呈奎發現,海帶晚春、夏天也放孢子。 他的思路一下子打開了:能不能用夏苗代替秋苗?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科院海洋所、山東海洋學院(現在中國海洋大學)、黃海水產研究所等單位的人工海帶低溫夏苗培育技術陸續獲得成功,就是每年七八月在實驗室里用低溫培育出海帶苗,然後於10月中旬投放到海中,二十幾天時間就可以從2厘米左右長到20多厘米。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員、國家藻類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逄少軍告訴記者,我國是世界上唯一使用海帶夏苗的國家,「夏苗技術」將海帶養殖季節整整提前了兩個多月,一直沿用至今。而且,我國科學家還創造性地利用各地不同的物候條件,將海帶栽培區從寒溫帶的遼寧和山東,一路拓展到亞熱帶的福建和廣東。

野生海帶及早期人工培育的海帶,只有20多厘米寬,長2-3米,但今天的海帶,最長的個體可以達到20米以上。逄少軍團隊最新研究的雜交海帶E25.寬80多厘米,長4米多,單棵的重量可達5公斤,一棵海帶鋪展開來需要好幾個人站成一排才能托起來,頗為「壯觀」。

正是因為海帶研發品種的更新疊代,生物量日益增多,如今我國海帶年產量可達148萬噸干品,是世界上海帶養殖產量最高的國家,且每年仍以大約4%的速度增長。

「墨色」海帶出口海外

海帶的創新性培育,在我國海洋科技領域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課題。自上個世紀90年代至今,農業農村部已經陸續審定了21個藻類新品種,還有源源不斷的新品種正在進行產業化推廣和新品認定申請,而且每個認定的新品種也會不斷改良、升級。因此,大概沒有人能說得清,海帶養殖到底進行了多少次升級疊代。

在全國範圍內,山東和福建是我國海藻栽培的兩個大省,福建的企業善於技術創新,海帶育苗技術在很多細節上考慮周全、處理得當值得我國北方海帶育苗企業學習;而在山東,擁有中科院海洋所、黃海水產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等頂尖海洋科研機構的青島,則成為全國海帶育種技術的佼佼者。

除了育種、育苗技術的疊代,更顯而易見的是海帶養殖方式的改變。早期的海帶培育,是「播種式」的,將海帶苗投放到海底的礁石上,它們就會像自然生長的海帶一樣,自下而上長出寬大的葉片。但這種海帶採摘非常麻煩,需要潛入水下進行收割,效率很低。後來,「筏式養殖」誕生了,當海帶苗長到20多厘米的時候,就會被一棵棵地夾到浮筏上投放到海面,從此自上而下「倒著」生長。

「倒著」生長的海帶幾乎遍布中國海岸。在海帶養殖量最大的榮成海域,如果從空中俯瞰,從近海20米處向遠海鋪開的筏架組成一望無際的海帶田,蔚為壯觀。

在海帶品種更新和產量劇增的今天,這種「舶來品」也開始變成「輸出品」。逄少軍團隊最新研發的海帶新品種B013含「藻膠」量高,含水量低、乾鮮比高、出成率高,極大地提升了經濟效益,深受客戶喜愛。

海帶干品顏色越深,品相越高。B013曬出來的干品呈現出近乎「墨色」的品相,被認為是海帶里的「極品」,因而也迅速成為我國出口日本等國的主打產品。

海帶被賦予「新使命」

「其實,海帶研發是有著鮮明的時代印記的。新時代,海帶研發也會有新的使命。」黃海水產研究所副研究員劉福利正在探索,如何利用海帶根治海洋牧場「荒漠化」的問題。

近岸海洋牧場海底「荒漠化」現象,是一個越來越突出的問題,類似於陸地植被遭到破壞後出現的沙漠化現象。海帶等藻類在海底既扮演生產者的角色,可以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來源,也扮演著庇護所、水質調控、重金屬吸附等功能。

2014年,劉福利團隊從法國引進了掌狀海帶、極北海帶等大型經濟海藻的配子體克隆系,建立起配子體快速擴增技術。據了解,極北海帶可低光生存,存活20多年,在海底就像一片茂密的小樹林。而且極北海帶富含褐藻膠,這種膠屬於一種「硬膠」,特別適合做工業原料。

最初,海帶養殖是為了給國防工業提供足夠的碘。之後,海帶養殖成為中國人餐桌的美食。隨著時代的變遷,海帶的生態功能、產業功能也必將帶來新的附加值。

「受歷史條件所限,以前的科研攻關方向主要是滿足市場需求,追求生物量的增加。今後,科技會逐漸成為主導方,為海帶等養殖新品賦予更高的品質。」農業農村部最新成立的國家藻類產業技術體系科學家團隊們正在向著這個方向努力。

業界有觀點認為,第六次海水養殖浪潮將不再發端於某個具體的海產品,而是養護近海、發展遠洋、拓展極地漁業,打造具有生態修復和資源增值功能的現代海洋牧場,豐富藍色糧倉。始終走在海洋科研前端的青島,在新的浪潮中,將邁上技術輸出的新高度。(出處:舟山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