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聖鬼谷子》韓國首播獲好評,為何國內積壓6年卻不能過審?

新劇觀察 發佈 2020-01-20T20:21:38+00:00

作者/ Suda悄咪咪地,去年末,一部積壓6年的國產劇《謀聖鬼谷子》在韓國播了。《謀聖鬼谷子》原本是2013年開拍的一部重磅歷史正劇,2014年初殺青,講訴了諸子百家中縱橫家創始人鬼谷子的傳奇人生。

作者 / Suda

悄咪咪地,去年末,一部積壓6年的國產劇《謀聖鬼谷子》在韓國播了。《謀聖鬼谷子》原本是2013年開拍的一部重磅歷史正劇,2014年初殺青,講訴了諸子百家中縱橫家創始人鬼谷子的傳奇人生。該劇由段奕宏、戚薇、倪大紅、祖峰主演,擱現在,每一位主演都仍然具有話題度與關注度,不論是拿下影帝的段奕宏、「女子圖鑑」戚薇,還是「蘇大強」倪大紅。

可6年間,幾次傳出定檔消息,但隨後便了無音訊。上一次傳出播出消息,已經是2018年了。所以這次,韓國在2019年底突然搶先首播的操作,令國內觀眾看得一頭霧水。

更讓人吃驚的是,韓國觀眾反饋竟然意外的強烈,盛讚編劇與演員演技。雖然說《謀聖鬼谷子》播出電視台為韓國專門播出中國電視劇的Ching TV,經常播出一些冷門的國產電視劇,比如豆瓣標記只有215人看過的《老子傳奇》,但《謀聖鬼谷子》確實獲得了比其他國產劇更多的討論和關注度。

翻譯:就像韓國偶像文化在中國掀起熱潮一樣,中國精良製作歷史劇海外出口也在迅速增長。故事獨特有魅力的《鬼谷子》播出,受到了韓國觀眾的極大關注。

很多人認為這波「牆內開花牆外香」的操作,實際上是種倒逼國內播出的方式,或許意味著國內播出檔期將不遠?

實則不然,《謀聖鬼谷子》在國內播出多舛的命運,其實一開始就註定了。鬼谷子作為歷史上著名的人物,鮮有人立項拍其故事,只有2002年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河南影視製作拍了一部默默無聞的《鬼谷子》。背後原因不得而知,畢竟鬼谷子相關書籍被禁了兩千多年。

權謀即主題的中國版《權力的遊戲》滿是政治禁忌

作為一部歷史劇,必然繞不開權謀鬥爭的戲碼。《謀聖鬼谷子》中,鬼谷子一登場,便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的權謀戲,難怪被網友稱為「中國版《權力的遊戲》」,一點都不誇張。

《謀聖鬼谷子》海報中,赫然寫著「大型歷史謀略情節劇」。這是導演創作之初就提出的概念,他想要創造「歷史謀略劇」這種新類型劇。那麼。問題來了,這或許一開始就是個禁忌類型。

從目前已經開播的歷史劇來看,《長安十二時辰》等雖然都有權謀戲,但均為輔助,讓位於各自的核心與主題,呈現程度上,遠低於《謀聖鬼谷子》。比如,《長安十二時辰》的內核是悲劇,嗟嘆「無法改變」的歷史情懷;《九州縹緲錄》主題是一群孩子的成長。總的來說,這類小說改編的歷史劇,人物的心理活動描繪占據極大篇幅,文學性表達壓過權謀戲呈現。

而《謀聖鬼谷子》大篇幅呈現鬼谷子勝人一籌的政治謀略,處處是禁忌。司馬遷的《史記》記載鬼谷子其人,原名王禪,「蘇秦者,東周洛陽人也。東事師子齊,而習之於鬼谷先生。」傳聞蘇秦、張儀、孫臏、龐涓、商鞅、呂不韋等多位戰國時期風雲政治家都是其徒弟。

後世流傳的《鬼谷子》一書,並無證據指向為鬼谷子本人所著,多認為其與《論語》類似,為後人弟子整理而成。世人了解鬼谷子思想都從該書而來,《鬼谷子》一書分為三卷,十分的晦澀難懂,堪比《老子》。政治家們津津樂道的權謀術核心即,洞察人性弱點,然後各個擊破,審時度勢地說服統治者。可以說,這些權謀策略及言談辯論的技巧,直揭「人性本惡」。比如:

《鬼谷子·揣術》中「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時,往而極其欲也」。

意思是,揣摩人情,遊說人主的謀士,應在對方最高興的時候去遊說,要使其慾望極度膨脹。

《鬼谷子·謀篇第十》中「去之者縱之,縱之者乘之」。

意思是,想要除掉他,就要放縱他,待條件成熟就乘機一舉除掉他。

所以有人認為,鬼谷子主張性本惡的思想,與主張性本善的儒家相悖。自漢武帝起,受「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影響,鬼谷子一書被封建統治者打壓兩千多年。《謀聖鬼谷子》不能播出,與火爆海外的DC電影《小丑》不能在國內上映的原因一樣,極具煽動性。劇中鬼谷子王禪號召奴隸解放運動的場景,像極了電影《翁山蘇姬》里非暴力推動緬甸民主化的領袖翁山蘇姬的模樣。

從一些台詞中,便能體會其極具煽動性。比如,當鬼谷子王禪用計謀讓魏王被迫廢除奴隸制後,魏王威脅說「你就不怕我把這一切重新推翻?」王禪回應道「那我就帶著人民再把你推翻一次。」

還有今淑公主臨死前,控訴在座所有君臣的發言:「在權力的遊戲里是沒有正義的,我們口中的理想和正義,總是伴隨著欺騙和背叛。我們手中的權力和威儀,都伴隨著殺戮和血腥。我們的盟誓,總伴隨著無恥的謊言。」可以說,字字珠璣,揭示了權謀的本質,適用於古今中外。

總結起來,《謀聖鬼谷子》禁忌就禁忌在,它過於真實,赤裸地展現了政權鬥爭,觸碰了禁忌。

服化道製作全面過時

如果說前期《謀聖鬼谷子》播出最大的羈絆是內容問題,但擱置時間一久,後期播出的最大困難在於劇集「過時」。7年前製作的劇集,整體呈現上勢必「老化」,如果按照現在市場標準來評估,劇集質量難免會被判定為「不合格」,加之「限古令」起,平台播出古裝劇集數有限,鮮有平台會願意為一部「過時」、「不合格」的積壓劇買單。所以,積壓劇積壓的時間越久,播出的可能性越小。

目前備受關注的積壓劇中,《謀聖鬼谷子》是時間最久的,拍攝時間距現在長達7年,積壓時間也有5年之久。現在看來,《謀聖鬼谷子》的服化道水平就像停留在上個年代,與當下的播出古裝劇集完全不在一個層級上。剪輯、配樂、特效等後期製作,全面的「老化」,審美與時代完全脫節。

翻看網絡上國內觀眾的反饋,大多表示劇集製作過於「粗糙」,完全看不下去。

目前韓國的播出版本中,配音還是戚薇飾演的今淑公主使用的是原音,而之前的新聞有提到,今淑的配音是季冠霖;而且新聞中還提到,該劇的配樂將別具一格,而韓國版的配樂與音效,則非常粗糙,採用的都是一些經典名曲,毫無新意。可見,這並不是《謀聖鬼谷子》的最終版。到底有沒有製作最終版本,無從知曉。但即使製作了,也挽救不了《謀聖鬼谷子》整體製作呈現上的「落後」。

《謀聖鬼谷子》拍攝審美上也存在「落後」, 這可能與老導演郭寶昌有一定關係。今年馬上年滿80歲的郭寶昌導演,曾執導過兒時經典劇集《大宅門》。所以整部《謀聖鬼谷子》的拍攝手法,像是將觀眾拉回到了2000年《大宅門》時期,雖然劇作具有厚度,但呈現上不免會顯得有些老套過時,對年輕觀眾極不友好。

當下行業正在經歷「寒冬」,很難有人願意為此冒風險,接下一個製作水平全面過時的劇集。一部藝術片《狗十三》積壓5年,上映之後還能得到當下觀眾的喜歡,取得超出預期的票房。但一部商業電視劇,卻不行。極度依賴服化道製作水平發展的劇集行業,積壓5年,就等於扼殺了該劇的「觀眾緣」,播出希望極度渺茫。

鬼谷子歷史受爭議,影視劇改編存在篡改歷史風險

雖然史記有記載鬼谷子,但是他的身世比老子還神秘。民間有著「趙家女吃了奇特稻穀生下男孩就是鬼谷子」的傳說。

但歷史專家大多推測鬼谷子王禪,原名王詡,父親是魏國官員王錯,任職於魏文侯到魏武侯時期。相傳王錯就是挑撥魏武侯與愛臣吳起關係的奸臣。據古籍《佚名原著·鬼谷子》《郭錦峰編著·鬼谷子》記載,後來吳起遭到迫害,被迫出逃魏國前一年,王錯喜得貴子王詡,但不幸3年後,母親病去。

而在電視劇《謀聖鬼谷子》中,吳起與王錯的關係被顛倒,反而是吳起為了《孫子兵法》迫害王錯,殺了王錯父親母親,王禪被迫流落民間。隨著王禪的長大,既而開始了一場精心謀劃的復仇。這樣的改編,雖然更具戲劇張力,但不免存在篡改歷史的風險。

再加上,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發掘的帛書《戰國縱橫家書》,證明了《史記》也會犯錯,鬼谷子著名的弟子蘇秦、張儀二人並不是同時代的人,那麼兩人都說出自鬼谷子師門的傳聞,也不攻自破。鬼谷子其人的歷史,到底是什麼樣,歷史上還存在很多爭議。

看來,從一開始立項拍「鬼谷子」,史無前例的風險與問題就接踵而來。尤其在如今風聲鶴唳的時代,歷史人物的選擇更須謹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