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幼兒園會怎麼樣?

常道 發佈 2020-01-20T20:47:00+00:00

所以我在園長MBA戰略管理提出幼兒園經營要有三觀:長期看人口,中期看政策,當下看特色;對於2020年是國家十三五收官之年,無論經濟還是文化教育都會有一些硬指標:公辦幼兒園雙50目標,公辦園占整體幼兒園數量50%、公辦園在園兒童占比達50%,幼兒園全國整體入園率達85%,普惠園全國

先看一組新中國成立以來人口出生數據:

1949年:1275萬

1950年:1419萬

1951年:1349萬

1952年:1622萬

1953年:1637萬

1954年:2232萬(二戰後,世界範圍內嬰兒潮,中國第一波嬰兒潮)

1955年:1965萬

1956年:1961萬

1957年:2138萬

1958年:1889萬

1959年:1635萬 (三年自然災害)

1960年:1402萬 (三年自然災害)

1961年: 949萬 (三年自然災害)

1962年:2451萬(自然災害結束,中國第二波嬰兒潮)

1963年:2934萬

1964年:2721萬

1965年:2679萬

1966年:2554萬

1967年:2543萬

1968年:2731萬

1969年:2690萬

1970年:2710萬

1971年:2551萬(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

1972年:2550萬

1973年:2447萬

1974年:2226萬

1975年:2102萬

1976年:1849萬

1977年:1783萬

1978年:1733萬

1979年:1715萬

1980年:1776萬(開始實行獨生子女政策)

1981年:2064萬(50.60後進入結婚生育期,中國第三波嬰兒潮)

1982年:2230萬(計劃生育被定為基本國策)

1983年:2052萬

1984年:2050萬

1985年:2196萬

1986年:2374萬

1987年:2508萬

1988年:2445萬

1989年:2396萬

1990年:2374萬

1991年:2250萬

1992年:2113萬

1993年:2120萬

1994年:2098萬 (經濟不景氣)

1995年:2052萬

1996年:2057萬

1997年:2028萬

1998年:1934萬 (金融危機)

1999年:1827萬

2000年:1765萬

2001年:1696萬

2002年:1641萬(實施《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2003年:1594萬(中國每年人口出生數開始基本穩定)

2004年:1588萬

2005年:1612萬

2006年:1581萬

2007年:1591萬

2008年:1604萬

2009年:1587萬

2010年:1588萬(80後進入結婚生育期,壓力成本導致多數人不願生或生一個?)

2011年:1600萬(11月,全面實施雙獨二孩政策)

2012年:1635萬

2013年:1640萬(11月,實施單獨二孩政策」)

2014年:1687萬

2015年:1655萬

2016年:1786萬(1月1日正式施行「全面二孩政策」,原計劃會有第四波嬰兒潮)

2017年:1723萬

2018年:1523萬

前幾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9年人口出生1465萬,出生率是10.48‰,相較2018年新中國1961年以來新低再創新低,與2015年前我們1655萬出生人口相比這是全面放開二胎取得,要知道這1465萬中有59.5%是二孩及以上,也就是我們頭胎相比五年前少了1000多萬,這對於幼兒園來說意味著什麼,原來一個年出生10萬嬰兒城市,入園率95%,2000個幼兒園,面臨每年新建小區仍然在增加配套幼兒園和新生兒年下降5%的雙擊,一些大中城市將面臨學位過剩!意味著幼兒園生源競爭將展開,幼兒園招生難度加大!特別對於下圖中2017年哪些人口負增長城市2020年正好是入園年,有許多城市園將會面臨招生大挑戰!

所以我在園長MBA戰略管理提出幼兒園經營要有三觀:長期看人口,中期看政策,當下看特色;對於2020年是國家十三五收官之年,無論經濟還是文化教育都會有一些硬指標:公辦幼兒園雙50目標,公辦園占整體幼兒園數量50%、公辦園在園兒童占比達50%,幼兒園全國整體入園率達85%(事實上許多城市都是95%以上),普惠園全國占比達80%;這些政策指標都會決定著幼兒園生態格局,50%意味著公辦園不再稀缺,公辦園不再像過去皇帝女兒不愁嫁,公辦園與公辦園之間、公辦園與小區配套轉普惠後的民辦園之間都會展開競爭,無論是向上級主管部門要資源、要政策爭奪,還是生源競爭,像在北京普惠園市里每月1000元/生、區里500元/生、房租補貼每天5元/平方,沒轉普惠2000-5000元/月中高端幼兒園面臨生源流失;85%意味著主要是邊遠山區和農村地區可能存在入園難問題,對於大中城市基本上實現普及,甚至局部地區會出現學位過剩;80%意味著近一半民辦園面臨轉型後的經費問題、競爭問題,尋找低成本的差異化、特色化解決方案。


面對新形勢、新競爭,幼兒園的關鍵在於園長,越是變革時期越看帶頭人的格局、魄力、能力,正像2019年退休的馬雲不混企業圈開始在校長聯盟、國際教育大會等教育圈頻繁露面所演講的:國家的未來看孩子,孩子的未來看教育,教育的關鍵在中小學校,中小學的關鍵在校長,校長必須是企業家、CEO,必須有強大的領導力!怎麼吸引人才、用人、留人,怎麼整合社會資源。具體到幼兒園的園長們不僅需要解決師資缺乏、老師流動頻繁,比如春節前挖苦心思地做總結、發福利、評獎勵、論晉升,寄希望於節後遇到心煩意亂的離職潮來得小一些;2019年日本有426家企業因為缺乏人手、注意不是缺乏訂單和周轉資金而被迫啟動破產程序,這背後能看到日本2019年86.4萬新生兒,創有這項記錄以來120年的新低;


還有年關園長面對投資人的經營分析、述職報告、明年目標的信誓旦旦,這一切又直接關係到園長的位置、大家有沒有信心堅定的支持自己下一步工作;事實上,園長個人對於明年的政策落地、如何應對內心同樣感到不踏實,面對形勢變化、競爭加劇如何打造園本特色、提升品牌影響力,面臨的經費不足怎麼解決也沒底氣;下一步除了滿園提費這一收入模式還有沒有新的模式同樣充滿了困惑不解;面對規範化、普惠化或集團化後怎麼降耗控費的挖潛,有沒有可能藉助新技術、新方法實現提質增效;如何管控大團隊、人員變動、多園多址;還有一方面需要藉助網絡宣傳,另一方面隨時有可能面臨的各種突發的事件風險等一系列老瓶頸、新問題究竟應該如何應對。


積極應對變化的就是擁抱變化,看到一些新老學員,有園長投資人升級園所管理模式,探索集團託管模式面臨的統一資金、統一採購後的統一師資培訓、成長、晉升的解決方案,努力打造自身體系幼兒園核心資源;有省示範園長升級園所課程特色,面臨特色如何選擇取捨,核心理念如何提神聚氣、有高度、有溫度、有內核,請進來、走出去,園本培訓解決創新缺乏優秀人才和專業引領,提升師資團隊認知、家長活動形成認同,頂層設計整體考慮,不同於社會上園所特色就是拿來主義,特色過於聚焦於某一領域的某一方面,像非洲鼓僅是藝術領域的音樂方面,不符合《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五大領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有的公辦園長提前布局未來公辦園競爭態勢,努力樹立自己公辦園第一品牌形象,贏得主管部門支持,家長的認同,一方面策劃特色園所家園活動、積極參加社會文體展演活動,另一方面升級園所品牌形象,如新大門新形象、新設施新環創,但總是感覺落於俗套缺乏耳目一新,諮詢指導提升品牌全面認知、品牌定位清晰準確、形成獨特價值主張,引進系統理論指導、專業技術支撐;有的幼教集團決策者,計劃開創新項目、新服務,比如托育、邏輯思維課程、玩教具設施更新,考察研究了,不甘心加盟他人簡單的模仿,開始邊學習邊搭建自己的體系、提升自己的研發能力。


自2000年以來幼兒園歷經15年黃金髮展期,民辦幼兒園由無到近20萬數量井噴式增長,幼兒園注重占地規模、裝修設施的外在」顏值時代「,2015年全面放開二胎,標誌著中國新出生人口持續增長紅利退出,2017年民辦促進法修訂分類管理標誌著政策大轉彎,2018年底國35條新政標誌著幼兒園正式由外延式擴張轉入」內涵式發展「,幼有所育讓人民群眾享有公平且有質量的教育,提升保教質量、解決入好園難是未來一個時期主要任務,幼兒園面臨管理轉型升級,2019年是反思選擇期,2020年將是學習踐行進行時,從模式升級到課程園本化、品牌塑造提升、新項目創新,將是民辦普惠園、公辦園、高端園、集團園幾類園所因地制宜不同的選擇。值得欣慰看到一批園長投資人在學習、在行動、在研究,為此個人力所能及的,一是組織幼兒園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教科研管理、經營管理、財務及風險管理、創新管理各細分領域專家給園長投資人案例式研討面授學習,二是針對園所具體問題的落地指導、入園輔導,再就是把相關思考和案例編著成書惠及更多。


正如華為的崛起是技術研發、創新發展,特斯拉能夠得到上海政府」送地借錢百億」就在於品牌背後代表新能源創新認真,同樣教育的未來也在於管理創新、課程創新、方法創新,而不是流行森林教育無論新老幼兒園言必稱森林教育,許多幼兒園為此造山種林背上沉重負擔,重視科學教育就一窩蜂的」編程教育「,多輪融資的妙小程跑路、西瓜創客裁員、融資10億編程貓加盟受到質疑,趨同就是競爭、就是優勝劣汰,造成每招生一名學員營銷成本僅一年時間由2000元上漲到萬元,好的項目被熱錢給踐踏,只看風口、賽道,沒有潛心的課程研發、匠心的教育方法改進、認真的教育質量提升、精細的運營管理的創新,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