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結婚登記不必扎堆 嚴厲打擊騙婚、重婚現象

央廣新聞 發佈 2020-01-20T21:30:40+00:00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在2020年的日曆上,不少日期被年輕人「圈定」為結婚登記的「吉日」,比如2月2日、6月6日、8月8日、12月12日等,而這些日子恰逢國家法定的公休日。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在2020年的日曆上,不少日期被年輕人「圈定」為結婚登記的「吉日」,比如2月2日、6月6日、8月8日、12月12日等,而這些日子恰逢國家法定的公休日。這些日子可以辦理結婚登記嗎?為什麼還有一些年輕人「不愛結婚了」?面對重婚、騙婚現象,民政部又有哪些防範舉措?

民政部公布的2019年婚姻登記管理數據顯示,全國婚姻登記機關共辦理結婚登記947.1萬對,離婚登記415.4萬對。民政部社會事務司司長王金華表示,2019年的結婚率和離婚率尚在統計當中,需要說明的是,不能將「離結比」等同於「離婚率」。王金華強調:「中國的離婚率統計採取與國際接軌的做法,以2018年為例,全國結婚登記1010.8萬對,離婚總對數是446.1萬對,離婚率是3.2‰。如果簡單按照離婚量除以結婚量計算,所謂『離結比』則高達44.1%。把『離結比』等同於『離婚率』是不嚴肅、不科學的。」

值得關注的是,自2014年起,我國結婚率開始逐年下降。民政部社會事務司二級巡視員楊宗濤認為,結婚率下降有多方面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適婚人口總數下降。楊宗濤分析:「我國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出生人口數量減少,這是當前結婚率下降的最主要原因。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不少年輕人的婚姻觀念發生了變化。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年輕人受教育的年限增加,結婚年齡不斷推遲,相當一部分適婚人口沒有結婚。」

楊宗濤指出,結婚和生育密切相關,結婚率降低會影響人口出生率,進而影響經濟社會發展。民政部希望社會各方共同努力關注適婚人群的婚姻問題,積極創造有利條件,讓更多的適齡人群走進婚姻、建立家庭。

近幾年,關於身份信息被盜用惹上「騙婚」官司的新聞引發社會各界對婚姻登記信息聯網問題的關注。楊宗濤表示,重婚、騙婚等行為既涉及個人誠信缺失,也涉嫌違法犯罪,民政部已積極採取措施,減少此類現象的發生。「民政部印發了《婚姻登記個人信用風險告知書》,開發了全國婚姻信用管理信息系統,並與國家發改委信用中國平台進行對接,構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信用懲戒大格局,加大對婚姻登記嚴重失信當事人的聯合懲戒力度。提升婚姻登記信息管理系統聯網互通的穩定性,加快部門間信息共享,指導各級婚姻登記機關引入現場人臉識別、指紋採集比對、人證核驗、身份證讀卡器等技術手段及設備,提高婚姻當事人個人信息比對的準確性。」楊宗濤說。

同時,民政部也加強了婚姻登記機關管理和工作人員培訓,提升工作人員的甄別能力。對涉嫌違法犯罪的,民政部門將配合有關部門加大打擊力度。

此外,近期有不少公眾稱2020年2月2日是「千年一遇的對稱日」,但當天是公休日,有公眾籲請民政部門於2月2日辦理結婚登記。王金華回應,婚姻是人生大事,公眾希望選一個特別的日子進行婚姻登記,反映了人民群眾對幸福生活的期待,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只要兩人感情牢固、琴瑟和鳴、相濡以沫,每天都是好日子,每天都是唯一的,每天都值得紀念。希望公眾和結婚登記申請人理性對待結婚登記日期,不必扎堆在一些「特殊日期」進行登記。

「各地區的辦公條件、設備系統及具體規定有所不同,全國不宜硬性規定。我們注意到,一些地方已經表示將在2月2日這一天照常辦公,開放登記,為大家提供婚姻登記服務。為了防止出現登記扎堆、排隊擁擠的情況,我們建議開放登記的地方實行網上或電話預約服務,並告知當事人準備好相關證件材料,實行錯峰登記。對於在有關休息日不為大家提供婚姻登記服務的,也希望公眾理解和諒解。」王金華說。(記者車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