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電視晚會 畫好同心圓贏得互動共鳴

人民網 發佈 2020-01-20T22:00:34+00:00

人民網-人民日報圖片自上而下為湖南衛視、東方衛視、江蘇衛視跨年晚會劇照。核心閱讀以電視為代表的傳統媒體如何在融合轉型中提升競爭力、創造新的文化表達,是需要思考的課題。晚會的價值,不僅是看到多少明星和多麼絢麗的舞台,而是其內容主題與觀眾能否有互動和共鳴。

人民網-人民日報

圖片自上而下為湖南衛視、東方衛視、江蘇衛視跨年晚會劇照。

核心閱讀

以電視為代表的傳統媒體如何在融合轉型中提升競爭力、創造新的文化表達,是需要思考的課題。

晚會的價值,不僅是看到多少明星和多麼絢麗的舞台,而是其內容主題與觀眾能否有互動和共鳴。

臨近春節,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與多家省級衛視相繼發布春晚的消息,電視晚會成為熱點話題。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電視晚會的受眾、內容、製作和傳播都在發生變化。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文化消費市場也將迎來新的時期。這種背景下,以電視為代表的傳統媒體如何在融合轉型中提升競爭力、創造新的文化表達,是我們需要思考的課題。

「電視」連接小家與大家

上世紀80年代開始,電視這一當時的「新媒體」成為中國人最喜聞樂見的文化平台。電視機的升級換代和萬人空巷的電視節目,塑造了幾代中國人共同的文化記憶。

相比電視新聞和電視劇,電視晚會營造群眾聯歡、集體聚會的氛圍,是一種更具中國本土特色的綜藝節目形態。通過連接千家萬戶的電視,晚會這一喜慶、歡樂的群眾文藝形式變成一種跨地區、跨年齡的文化慶典。其中最具創造性的晚會類型,就是一年一度的央視春節聯歡晚會。春晚的出現有兩大背景,一是80年代文藝創作煥發生機,以曲藝為代表的群眾文藝和新興的流行文化成為春晚節目的主打,二是電視機逐漸成為八九十年代最大眾化的傳播媒介,新文藝與新媒體有機融合形成了春晚。始於1983年的春晚,讓億萬觀眾守著電視過大年。春晚容納歌曲、舞蹈、曲藝等多彩多樣的節目,營造了小家與大家「天涯共此時」的超時空連接。春晚的「常青」提示我們,晚會的價值,不僅是讓觀眾看到多少明星和多麼絢麗的舞台,而是其內容主題與觀眾能否有互動和共鳴。可以說,春晚文化是以電視媒介為基礎形成的共享文化。

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隨著有線電視、衛星電視的出現,湖南衛視、浙江衛視、江蘇衛視、東方衛視等地方衛視推出一批名牌節目,有的主打娛樂綜藝,有的偏重電視劇。新世紀以來,制播分離、傳媒集團化成為廣電改革的方向,節目的收視率也成為電視廣告投放重要的指標,但一些綜藝節目過度追求娛樂化,並且形成同類型節目火爆之後,其他衛視紛紛效仿的情況。最近10年,娛樂綜藝節目逐漸成為衛視台吸引受眾、保障收視率的「拿手戲」。與此同時,移動網際網路開始崛起,手機螢幕、移動媒體成為人們點擊、消費的主導媒介。電視媒體面臨挑戰,電視晚會的升級轉型成為必然。

跨年晚會力求創新

與中秋晚會、春節晚會等以傳統節日為主題的晚會一樣,跨年晚會與元旦的節日文化緊密相連。今天的我們已經非常熟悉元旦跨年以及新年倒計時的儀式,但對中國人來說,很大程度上是2000年以來才形成的新的節日儀式。

上世紀80年代末,中央電視台開始製作元旦晚會,節目形態與春晚類似,有歌曲、小品、曲藝等,突出迎接新年的主題。新千年的到來以及「明天更美好」的全球化願景,讓中國人特別是都市青年人感受到元旦跨年的重要意義,使得元旦跨年、零點鐘聲倒計時成為青年人追求浪漫的節日儀式。

新世紀以來,地方衛視的實力和傳播力逐漸增強。2005年,湖南衛視率先舉辦元旦跨年演唱會,也開創了衛視辦跨年晚會的新形式。2010年前後,地方衛視將跨年晚會作為年度重頭節目,藉此吸引人氣、顯示實力。相比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元旦晚會,新世紀的跨年晚會有了一些新變化:跨年晚會很少有曲藝、小品等節目,以明星演唱流行歌曲為主,主打時尚、青春、動感和活力的舞颱風格;文化消費的氣息更濃,不僅有品牌冠名、場面盛大,演員陣容也成為各家衛視吸引觀眾的要素。

2020年新年,多家電視台推出跨年晚會,從內容和形式上力求創新。節目內容上,有的集納年度熱曲、人氣演員,有的主打知識跨年,有的彰顯國潮文化,同樣以青年人為主要受眾,但各有側重。舞美效果凸顯時尚感和科技感,虛擬現實、全息投影、AR現實增強技術、無人機燈光秀等為觀眾營造沉浸式體驗,進一步融合科技美學與藝術美學,強化了新年的儀式感。

形塑主流價值觀的文化空間

近些年,隨著網際網路等數字媒體的發展,電視的傳統地位受到挑戰。以手機為載體的微信、視頻平台等新媒體迅速普及,這些兼具社交性、適合碎片化觀看的媒介吸引越來越多的受眾,網絡音樂、網絡影視劇、網絡綜藝節目等網絡文藝,改變了過去的文藝形態和觀賞消費格局。2020年新年,網際網路視頻平台嗶哩嗶哩首次推出新年晚會,受到較多青年受眾的關注。

衛視跨年晚會和網際網路跨年晚會呈現相互影響的狀態。今天的手機已經成為重要的螢幕,人們觀看晚會不僅僅通過電視,而是同樣藉助移動端平台,也可以發手機彈幕,形成密切、帶有回應的交流方式。今年各家電視台的電視春晚在營造喜慶節日氣氛的主調上,或主打年輕化或力推合家歡,或凸顯特色牌或深耕區域化,力求以好內容吸引觀眾。

如今,傳統媒體正在積極轉型,進行不同層次的融媒體改革,把內容生產的強勢轉化為移動網際網路的優勢,突出傳播方式的社交化、視頻化。強調用戶生產內容的自媒體特徵,為調動觀眾參與文化生產提供了契機,關鍵是更密切地把平台與用戶結合起來。電視晚會也做了一些與網絡文化、新媒體融合的嘗試。據悉,中央廣播電視總台2020年春節聯歡晚會與快手合作,將採用「視頻 點讚」的方式,增強觀眾與晚會的互動。

形塑主流價值觀的文化空間,畫好網上網下同心圓,是新時代電視媒體和網際網路平台共同的課題。技術在升級,載體在更迭,觀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在變化。但不論何種變化,優質內容始終是電視晚會的核心競爭力,正能量和主旋律始終是觀眾訴求的最大公約數。電視晚會的變化證明,讀懂觀眾才能贏得互動與共鳴,贏得觀眾才能煥發生命力。

(作者單位: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