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後宮最慘的寵妃,離後位只有一步之遙,為何被活活燒死?

靜說歷史 發佈 2020-01-20T23:01:37+00:00

清朝時期滿洲的八個顯赫姓氏分別為佟,關,馬,索,齊,富,那,郎,當然還有最為尊貴的皇家姓氏——愛新覺羅氏,後宮高位分的嬪妃大多是這幾個家族中出的女子,當然也會有與滿族一直保持著政治聯姻的蒙古族,蒙古貴族的女子在清宮中也會有較高的位分,在清宮中地位普遍低的則是漢家女子。

清宮劇在近幾年掀起了一片熱潮,大部分都是講述後宮妃嬪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情節,我們可以看到妃嬪的姓氏大多都很複雜,因為清朝是由少數民族——滿族創建的王朝,他們有著自己的獨特的姓名傳統。

清朝時期滿洲的八個顯赫姓氏分別為佟(佟佳氏),關(瓜爾佳氏),馬(馬佳氏),索(索綽羅氏),齊(齊佳氏),富(富察氏),那(那拉氏),郎(鈕祜祿氏),當然還有最為尊貴的皇家姓氏——愛新覺羅氏,後宮高位分的嬪妃大多是這幾個家族中出的女子,當然也會有與滿族一直保持著政治聯姻的蒙古族,蒙古貴族的女子在清宮中也會有較高的位分,在清宮中地位普遍低的則是漢家女子。

這並不意味著貴族女子一定會有高位分,不過高位分的妃嬪普遍都是高門出身,當然會有些例外,皇帝的心思實在令人抓摸不透,他們需要維持嬪妃背後的家族勢力之間的平衡,而這些家族女子到了後宮中自然也要為自己的家族謀取利益。

比如《甄嬛傳》中的烏拉那拉皇后,誓要讓自己家族中的女子做下一任皇后,這樣才能讓家族繼續發揚光大,結果乾隆的皇后成為了富察氏,還成為了乾隆皇帝一生惦念不忘的愛人。說到這富察氏,是女真族中最古老的姓氏,在清朝出了諸多的顯赫人物,後宮有皇后,前朝有重臣。

但即便是這樣的家族,也不能保證皆是大人物,比如這位恬嬪富察氏,道光帝的妃嬪之一,是廣東監運使、左遷湖北鹽法武昌道查清阿之女。十歲左右她便嫁給了道光,嘉慶四年,她就已經是當時還為二阿哥旻寧的側福晉,雖是側福晉,但旻寧基本上就是欽定的繼承人了,他是嘉慶帝的嫡次子,長子早夭後,他就幸運地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嫡長子,而且備受祖父乾隆帝的喜愛,十歲之時跟著乾隆帝打獵,打到了一隻鹿後,乾隆帝大喜,還賜給旻寧黃馬褂、花翎。

嘉慶元年,嘉慶帝為旻寧選好了滿洲鑲黃旗布彥達賚之女鈕祜祿為嫡福晉,兩人舉行大婚,嘉慶四年,按照清朝皇室密建皇儲的家法將旻寧定位繼承人,詔書藏到了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的鐍匣之內,此時恬嬪富察氏已為他的側福晉,作為府中等級較高,較早入府侍奉的女子,按理來說,富察氏日後入宮的位分定然不會低,但她在宮中的待遇卻出人意料。

道光帝登基後,王府中的妻妾都跟隨入宮,嘉慶二十五年九月初五日,這些人都得到了加封,其中富察氏被封為恬嬪,居東六宮延禧宮,可別看延禧宮名氣大,但這延禧宮並不是個福澤深厚之地,在蒼震門附近,這個地方是皇宮的出入地,人員混雜,經常會有事故發生。

看來恬嬪並不是很受道光帝的寵愛,其實不只是她,當初潛邸的舊人都沒有得到道光帝的重視被再次晉封,除了生下皇長子奕緯的輝發那拉氏被晉封為和妃,宮中得寵的大多還是選秀入宮的新人。

道光二十五年,恬嬪所在的延禧宮突發大火,由於宮殿普遍為木質結構,所以火勢極為猛烈,宮人根本來不及滅火,這場大火就燒盡了延禧宮的一切,根據史料記載,恬嬪正是同年的七月十九日薨逝的,所以她很有可能就是被這場大火燒死的。

可憐這位恬嬪,不受寵便罷了,原以為能夠在宮中平平淡淡地度過一生,結果老天給了她一種非常不體面的死法,被烈火焚燒而死。她作為宮中資歷最深的老人,卻苦熬二十五年嬪位,看來道光帝根本就忘記還有這麼一位嬪妃了,明明她是他的第一位側福晉,卻如此不得重視,帝王家果真是無情吶!

其實恬嬪也曾有過離皇后一步之遙的時候,嘉慶十三年,旻寧的原配嫡福晉鈕鈷祿氏薨,原以為府中的側福晉富察氏能夠被扶正,但皇帝鑒於政治考量,便將佟佳氏賜給旻寧做了嫡福晉,從此沒有生子的富察氏無法母憑子貴,那位和妃原本同她一樣,也是側福晉,但她就是因為生下皇長子,這才能夠被晉封為妃位,也無法靠皇帝的寵愛而得到晉封。而那位佟佳氏雖是後來者,但她與道光皇帝的感情不錯,入宮後被冊封為皇后,住在儲秀宮。

恬嬪的命運令人唏噓,但後宮中從來不缺少這類女子,這是大部分後宮女子的命運,她們侍奉多年,年老色衰後,往往被皇帝忽視,一生默默無聞,晚年黯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