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在「夷陵之戰」真實兵力的全史料分析

九尾讀正史 發佈 2020-01-20T01:51:41+00:00

這當然是小說家之言,現在但凡有史常識的人都知道,歷史上的蜀國不可能拿得出70萬人的軍隊,要知道在蜀國滅亡時,官方在冊的總人口才不過94萬人。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舉全國之力70萬大軍討伐吳國,結果被陸遜「火燒連營」,全軍覆沒。這當然是小說家之言,現在但凡有史常識的人都知道,歷史上的蜀國不可能拿得出70萬人的軍隊,要知道在蜀國滅亡時,官方在冊的總人口才不過94萬人。


《三國志•後主傳》:「領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

「十萬二千」的軍隊數量,基本也是蜀國長期以來的總兵力水平。

而且「70萬大軍」是個什麼概念呢?我們舉個例子,假設將70萬人排成隊列,分成兩列行軍(即一排兩人),前後間隔半米,那麼70萬人的行軍隊伍總長度大約是350公里!

350公里,約等於北京到濟南的直線距離!


這純粹是羅貫中為了突出劉備兵敗之「慘」而做的藝術加工,而且太誇張了些。

其實真實歷史上,劉備東征的隊伍可以分為三部分:劉備主力+黃權江北軍+武陵蠻夷兵

但在具體人數上,說法不一,真假難辨。

《傅子》的「八萬人」說法

有明確記載的《傅子》中說:「(孫)權將陸議大敗劉備,殺其兵八萬餘人,備僅以身免」,按照《傅子》的說法,劉備東征總兵力達到了八萬多人,而且最終全軍覆沒,只有劉備一人逃回。


這個數字顯然是不準確的,因為蜀國根本拿不出八萬人的東征隊伍。此時的蜀國早已不是「跨有荊益」的全盛之時,在總兵力本就不多的情況下還要分兵駐守地方。

比如魏延鎮守的漢中,守備兵力就不會低於兩萬人,否則他也不會說出「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的豪言壯語,而且在後來王平駐守漢中時,還記載了一句「時漢中守兵不滿三萬」。

除了漢中,還有趙雲督江州率領的後備軍及各地方守備軍,總人數也不會太少,所以去掉這些人,蜀漢是怎麼也擠不出八萬人來的。


所以《傅子》記載的「殺其兵八萬餘人」可以作為參考,卻不能盡信。

劉備「支黨四萬」說

如今比較主流的說法是劉備的總兵力在五萬人,主力為四萬人。

其出處為孫權給曹丕的上書,記載於《魏書》:「孫權上書,說:劉備支黨四萬人,馬二三千匹,出秭歸,請往掃撲,以克捷為效」。


有說法認為這裡的「支黨」只是劉備的先鋒軍,畢竟「支」有分支的意思,但這恰恰犯了「望文生義」的錯誤。要了解文言文中古語的意思,不能單單從字面意思去理解,還要結合上下文甚至整本文獻來看。

在整本《三國志》中,「支黨」一詞出現多次,但每一個都沒有「先鋒」「前部」的意思,其意思皆為「黨羽」「部隊」。所以通過「支黨四萬」就認定這只是劉備前軍進而推斷出「劉備軍隊人數遠大於四萬」的結論顯然是不對的。


而且此處「支黨四萬」是孫權給曹丕上書時的說法,於情於理,都沒有孫權只說劉備前軍而不提劉備主力的道理。所以基本可以斷定的是,「支黨四萬」就是劉備東征時的主力部隊。

黃權江北軍與武陵蠻夷兵力

黃權的「江北軍」是不與劉備軍協同作戰的,而是駐紮在江北來防備曹魏。

《三國志•黃權傳》記載:「以(黃)權為鎮北將軍,督江北軍以防魏師」。

而江北軍的人數在三國時期史料中是沒有記載的,但在《晉書》中卻記載了謝艾的一句話:「黃權願以萬人當寇」,可見黃權的江北軍人數大約在一萬人左右。


同時,劉備還派遣了馬良前往武陵郡聯絡五溪蠻,相約共同起兵。

《三國志•馬良傳》:「及東征吳,遣馬良入武陵招納五溪蠻夷,蠻夷渠帥皆受印號」。

五溪蠻是隨同劉備主力軍一道作戰的,依據是陸遜「火燒連營」大破劉備軍,馬良與蠻王沙摩柯也在此戰中陣亡。但五溪蠻兵在人數上是難以確定的,後來東吳步騭「率交州義士萬人出長沙」,恰逢五溪蠻夷叛亂,於是步騭「周旋征討,皆平之」,步騭用一萬雜牌軍就平定了五溪蠻,可見五溪蠻兵的戰鬥力並不高。


所以在劉備軍之外,偏師大約有黃權江北軍一萬,加上兵力不詳隨同作戰的五溪蠻兵。

劉備主力軍分析

對於劉備主力軍,除了一個「支黨四萬」的記載,其實還有多處,只是在人數上並不明確。

《三國志•孫權傳》:「蜀軍分據險地,前後五十餘營,(陸)遜隨輕重以兵應拒,自正月至閏月,大破之,臨陣所斬及投兵降首數萬人。劉備奔走,僅以身免」。


可見按照《孫權傳》中的說法,劉備軍一共有「五十餘營」數萬人,此戰全軍覆沒,劉備「僅以身免」。

「僅以身免」顯然是誇張的說法,而且「五十餘營」也並不能說明蜀軍的人數,因為在三國軍制中,並沒有「營」一級的單位,所以這裡的「營」應該只是「營盤」,一營多少人是非固定的。

這在其他史料中也能佐證這一點。例如《三國志•陸遜傳》記載:「備從巫峽、建平連圍至夷陵界,立數十屯」,「斬張南、馮習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餘營」,這裡的「屯」和「營」顯然都是指營盤和營寨。

那麼本段記載中唯一有用的信息,便是劉備被消滅的這「數萬人」,值得注意的是,這數萬人是包含了五溪蠻兵的。


這個「數萬人」恰好對應了劉備的總兵力,那就是「支黨四萬人」+五溪蠻兵。

總結

綜上所述,我們基本可以推斷出劉備東征的總兵力大概在5萬~6萬,兵力構成大概如下:

劉備主力軍四萬+黃權江北軍一萬+五溪蠻兵不詳

五萬多人,也符合此時整個益州所能調動的兵力之和,是劉備的「舉國之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