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體檢正常,為何突然查出癌?可能是做錯了體檢,還浪費了錢

活力內蒙古 發佈 2020-01-20T01:55:29+00:00

說起體檢,很多人都會年年體檢,很多單位也會組織大家每年體檢。不過,很多人體檢完都沒有發現問題,但卻突然有一天查出癌症。

說起體檢,很多人都會年年體檢,很多單位也會組織大家每年體檢。不過,很多人體檢完都沒有發現問題,但卻突然有一天查出癌症。

大家不禁納悶,為何年年體檢正常還患癌?

普通體檢查不出癌症

專家介紹,健康體檢不等於癌症篩查,「常規健康體檢的側重點主要在體格檢查、心腦血管疾病、慢性肝病和糖尿病等方面,而沒有放在癌症篩查方面。」

此外,健康體檢的常規設備難以發現早期腫瘤。人體腫瘤從一個正常的組織細胞演變成一個直徑0.5~1厘米左右的實體瘤,大概需要8~10年,在這個過程中,早期難以被超聲波、X光所看到。

體檢中人人要拍X線胸片,但事實上,一個只有芝麻大小的肺癌,通過X線胸片是看不到的。

錯誤一:X光片查肺癌

查不出早期肺癌,白白挨了輻射

在多數體檢套餐中,檢查肺癌最直接的手段就是X光片。腫瘤專家指出,X光片檢測肺癌,由於其解析度低,因此檢出率比較低,如果胸部X光片檢查診斷是肺癌,臨床常常就已經到晚期了。

專家建議:用高清CT檢測肺癌由於解析度高,肺癌腫瘤在1厘米,甚至0.8厘米時即可被查出。建議50歲以後的中老年人或有肺癌家族史的人,體檢中把X光片換成CT。另外,更推薦大家用低劑量螺旋CT查肺癌,加上幾個生物標記,檢出率可以到90%以上。

錯誤二:CT、紅外線檢查乳腺癌

靈敏度差、特異性不強

有些人認為CT是萬能的,其實並非如此。當CT用於乳腺癌檢測時,存在靈敏度不高,對乳腺的特異性也不強的劣勢。

另外,還有一些地方會用紅外線檢測乳腺情況,這個也不推薦,因為紅外線檢測不是按國際標準,機器的性能差、靈敏度低、誤差大,並且醫生的主觀判斷強,現在的大醫院裡都不用這個方法做檢測。

專家建議:對於乳腺癌的早期篩查,首先建議自摸自檢、超聲波、或通過乳腺鉬靶照片來判斷。相對於乳腺CT,核磁檢查效果明顯更好。

錯誤三:用化驗指標查胃癌

準確性不達標,白白浪費錢

實驗室化驗指標包括紅血球壓積、血紅蛋白、大便潛血、胃液情況等多個項目,常常在體檢中用來指示胃部的健康情況。但是用化驗指標查不出胃癌!

消化專家解釋,實驗室化驗指標用於胃部疾病的初篩還可以,但如果用這些指標來篩查胃癌,在準確性上還達不到要求。

專家建議:胃鏡最為標準、精確,是篩查並確診胃癌的首選。

錯誤四:只用超聲波查肝癌

很容易被漏診

很多人體檢時都會選擇做腹部超聲波,以為這樣可以查出肝部問題。其實,肝癌因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具有病情隱匿、進展快速的特點,等到肝病損傷達七八成時,才出現症狀,往往已屬於中晚期,這讓很多患者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

肝病專家介紹,單純腹部超聲波檢查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難以確定腫塊的性質,而且超聲波對於大肝癌與超大肝癌容易誤診。而且,超聲波檢查結果容易受到檢查者經驗和分辨的限制,這也會影響診斷結果。

專家建議:查肝癌需要做「甲胎蛋白+超聲波」聯合檢查。單獨用甲胎蛋白普查,則會使大約20%左右的肝癌患者漏診,因為只有80%左右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會升高,也就是說單純的檢測血清甲胎蛋白值正常,仍不能完全排除患肝癌的可能性。

根據多年的臨床實驗證明,超聲波聯合血清甲胎蛋白檢測肝癌準確率達到90%以上,是臨床診斷早期肝癌首選的檢查方法。

錯誤五:用基因檢測篩查癌症

實在太不靠譜

近年來,五花八門的基因檢測產品層出不窮。只需一點唾液樣本,就能知道自己會不會患癌;只要花幾百元就能知道自己是否攜帶肥胖基因……於是,很多人相信做個基因檢測,就能預防癌症。

其實,並非如此。專家解釋,現在市面上的基因檢測,是檢查不出癌症的。正常人去做基因檢測,基本是沒有任何作用的,癌細胞的判斷依據主要是病例切片,如果僅憑基因檢測判斷,就不靠譜了。

專家建議:檢測自己會不會患癌,還是應該去醫院做針對性檢查,而不是盲目相信所謂的基因檢測。

來源:健康時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