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閩西傑出勇將曾永從事略

龍巖資訊 發佈 2020-01-20T02:28:29+00:00

曾永從戰功史料見載於曾氏族譜,填補了元朝閩西武將史料之空缺。曾永從,元朝龍巖縣和睦里鄧林人,今漳平新橋鎮珍坂村人。


□詹柏山 文/圖

他叫曾永從,元朝閩西傑出武將,戎馬倥傯,輔駕親征,救駕立功,官至護國鎮三邊總轄。曾永從戰功史料見載於曾氏族譜,填補了元朝閩西武將史料之空缺。

曾永從(生卒年未考),元朝龍巖縣和睦里鄧林人,今漳平新橋鎮珍坂村人。元至元年間(1335-1340),敕授(守五品以上及視五品以上稱敕授)路鈐兵馬都總轄。

曾永從「幼時勤讀,文理貫達,學業精工。取師友,最極虛心;待堪輿,厚情款洽。其立身處世皆小心。」

元朝延元年(1314),皇帝元仁宗下詔,要求各地方官薦舉鄉村賢人,供朝廷錄用。曾永從被龍巖縣令保舉,經朝廷考試錄取,遞補為浙江台州府同知。在任期間,廉明清介,聲名頗著。延五年(1318),改調江南江寧府府丞;就任府丞五月後,署理參將事。

延六年(1319),邊疆敵寇蜂起,威脅國土安全,曾永從輔駕親征,敵寇聞聲喪膽,四處遁散。這次出征告捷,元仁宗賞封曾永從為輔駕大總戎。

元至順二年(1331),匈奴向北逃竄,大漠邊疆一時間得以安寧。守邊督撫多次向朝廷奏請曾永從守衛邊疆,但他力辭不就。於是,元明宗敕授他為路鈐兵馬都總轄。至順三年(1332),他就任三邊兵馬都總轄。

元至正二年(1336),兵部江尚書褒舉三邊總轄曾永從運籌帷幄,指揮才能非同一般,兵部為此奏請元順帝嘉勉。於是,元順帝下旨褒獎,賜劍授印,官升三邊都總制。

不久,匈奴復起,踐踏邊疆,重開戰事。曾永從輔駕出邊,督軍十五萬,追逐匈奴數百餘里,不料卻中了匈奴的計謀。元軍被匈奴軍圍困多日,傷亡慘重,一時敗北。最艱難時刻,元軍僅剩500多人。在這危急關頭,曾永從奮不顧身,冒死衝擊敵陣,背負元順帝突圍。在突圍途中,他不顧自己遍體鱗傷,一路忍痛背負皇帝前行。突圍後,元順帝見他傷勢嚴重,大為驚嘆,深受感動,於是加封他為總統副元帥。

至元四年(1338),元順帝誤聽訛傳,以為浙江行省提督叛逆屬實,遂誤斬浙省提督,由此激起浙省軍變。曾永從受命馳赴浙江,明令軍紀,安撫軍心,賞罰分明,並查明軍變原委,追責誣訛元兇,作孽總兵被斬首示眾。

至元五年(1339),曾永從上奏朝廷,以體弱年高為由,請求退職還鄉,終於獲得元順帝恩准。鑒於曾永從救駕有功,元順帝恩賞御林軍護送還鄉。於是,他回到龍巖縣和睦里鄧林村,享受天倫之樂,頤養天年。

元至正元年(1341),曾永從在和睦里城門小溪口(今漳平市新橋鎮城門小溪口)捐造石樑一座。當橋樑尚在施工中,他卻因病在家辭世,卒年當在至正元年(1341)或至正二年(1342)。

明嘉靖進士曾汝檀在《曾氏重修族譜序》中寫到「五傳至永從公,仕元,官至總轄。」他為五世祖曾永從撰寫《永從公實行狀》一文,並題贊曰:嘗嗜地理,廿七開基;經綸滿腹,元朝著聲;生平職任,名震寰區;誠忠報國,澤及群黎。又云:總制是任,職司乃專;為富且仁,得祿以賢;慶民之望,百派之宗;明覺堂上,佳城峨然。

曾永從的故居「榮興堂」,現存於今漳平新橋鎮珍坂村坂頭。故居廳柱有一副楹聯:「榮歸梓里建鴻基,護國鎮三邊總轄,英雄氣概;興起菁郊題雁塔,旋遠期百世永承,心源精舍。」上聯便是對先祖曾永從功名的高度評價。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