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宦官制度:為什麼古代宦官「秘書」會出現擅權的現象?

年叔讀國學 發佈 2020-01-20T02:42:56+00:00

比如唐朝的高力士「每四方進奏文書,必先呈力士」,還有李輔國,權力甚至一度超過了皇帝,李輔國甚至對皇帝說「大家但居禁中,外事聽老奴處置」;宋朝的情況比之唐朝要好不少,那是因為宋朝借鑑了唐末宦官干政而亡國的教訓,設計了許多限制宦官的制度;明朝的情況我們都清楚,原本太祖朱元璋嚴令宦官不

內侍制度是古代中國封建王朝時期最重要的一種內廷管理制度。「內侍」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朝。在最初的時候「內侍」並不是特指太監,而是泛指那些專門為皇帝服務的宮廷中人。可以說,內侍在古代封建王朝的一段時期內是包括了太監群體、士人、武人等皇帝親隨的一群人。

在唐宋之後,內侍就基本上是特指宦官了。內侍制度是在魏晉之後開始出現的,魏晉南北朝時期也是內侍制度從泛指皇帝的家臣變為宦官群體的轉變時期。到了唐朝內侍便確立了全部由宦官擔任。

在唐代管理宦官的機構稱之為內侍省;宋朝的機構稱之為內侍省和入內內侍省,入內內侍省負責直接伺候皇帝起居飲食等等,而內侍省則是那些打掃的雜役;元朝設立侍正府;明代設立十二監、四司、八局共二十四個衙門,並沒有設立像內侍省一樣的統一管理的機構;清朝的宦官則是統一由內務府管理。

由於內侍直接服務於皇帝,他們中有一部分人距離權力中心最近,也就造成了許多宦官干政的情況。比如唐朝的高力士「每四方進奏文書,必先呈力士」,還有李輔國,權力甚至一度超過了皇帝,李輔國甚至對皇帝說「大家但居禁中,外事聽老奴處置」;宋朝的情況比之唐朝要好不少,那是因為宋朝借鑑了唐末宦官干政而亡國的教訓,設計了許多限制宦官的制度;明朝的情況我們都清楚,原本太祖朱元璋嚴令宦官不得干政,但是朱棣是靠宦官支持上台,所以對於宦官很信任,宦官的地位和權力也日漸提升,以至於後來出現了劉瑾、魏忠賢等權宦。

唐代的「秘書」機構:「南衙」

在唐朝時期,以宰相為首的政府機構稱之為「南衙」,以宦官為首的各種機構稱之為「北司」。唐朝在安史之亂後,皇權遭受了無數次的挑戰,各地的節度使、藩鎮勢力開始對皇權陽奉陰違。皇帝對於不作為的官員失去了原有的信任,於是開始重用自己的身邊人——宦官。

而宦官加入到政治權力的爭奪中,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擔任使職。使職體系,作為唐代首創的一種體系成為皇帝加強中央集權,進行權力再分配的一種有效手段。宦官的使職體系中的使職門類包含眾多,中樞類的使職讓宦官干預到了中書省、門下省等諸多權力機構,參與到了國家大事的決策中;而政務類的使職則是削弱了六部等具體事務中的權力。在唐朝的各個衙門中都有宦官使職的影子,宦官使職的建立成功了為皇帝削弱了以宰相為首的「南衙」的權力。

唐朝「秘書」群體對大唐朝廷的影響

隨著皇帝對集權要求的不斷提高,作為皇帝身邊的「秘書」,宦官這一群體開始逐漸變得勢力壯大,再加上安史之亂後形成的混亂局面,宦官群體更是對大唐朝廷的影響甚大。

1.宦官與外臣的爭鬥。

宦官和外臣之間的爭鬥是唐朝中最為激烈的一種,其中最為突出的事件就是甘露之變。文宗皇帝為了改變宦官尾大不掉的局面,開始任用士人對宦官進行打壓。文宗皇帝以甘露之名將宦官頭目仇士良騙到了後院,結果被其發覺,雙方發生了爭鬥,最後以宦官勝利而告終。

甘露之變後,宦官開始掌握軍政大權,甚至可以決定君主廢立。史書稱「天下事皆決於北司,宰相行文書而已」。

2.宦官參與到黨爭中。

在牛李黨爭的背後,個自都有宦官的支持,宦官對於黨爭都有著很大的影響。

牛李二黨領袖人物的升遷和貶職,都與宦官的運作有著直接的關係。牛黨首領出任宰相,則李黨被排擠出朝廷上層;而牛黨被貶職,則太監王踐言為李黨求情是離不開的。僅從牛李黨爭中的這一件事情就可以看出來,宦官對於黨爭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3.宦官與宦官的爭鬥。

宦官這個群體掌權之後,就如同黨爭一般有著不同的利益團體。宦官之間的權力爭奪往往伴隨著政變的產生。宣宗繼承人選立、敬宗繼承人的選立都有著宦官內部的激烈衝突,宦官之間的爭鬥比之外朝的黨爭對大唐朝局的危害更大。

宋代皇帝的「秘書」:入內內侍省

入內內侍省的作用

入內內侍省的職能主要是總領內廷事務、溝通皇帝和外朝、外出監當、參與國政這幾種。而在政治上的起到的主要是一個橋樑的作用。

入內內侍省作為一個皇帝的直屬機構,成為皇帝最為依賴和信任的獲取外界信息的一個途徑。在宋神宗時期,入內內侍省成為除了進奏、通進司之外,另一條專屬於皇帝的信息來源。

除此之外,宋朝也像唐朝一樣,存在內侍外出擔任與內廷無關的事務。比如國家的建置、戰地監督軍事、代替皇帝進行戰地慰問等等。除此之外,也有參與到國政的情況。

入內內侍省與外朝的衝突

入內內侍省作為一個專門服務於內廷的機構,但卻經常被皇帝委任成擁有行政實權的實職,甚至是直接參與到國家大事的決策中,這種情況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宋朝朝廷機構的部分職權。由於這種內侍是代表著皇帝,而且有些內侍狐假虎威,這就導致了內侍團體和士大夫的摩擦。

而皇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加強集權,就會需要一個完全服務於自己的機構,用來達成自己的一些目的,這時候入內內侍省就是最佳的選擇。皇帝要想自己的意志貫穿於整個天下,那就需要入內內侍省的人和外朝的官員一起處理一些政事,互相制約。

宋朝吸取唐朝亡國的教訓,對於武人和宦官把控的十分嚴格,對宋朝制度的規劃也是經過了精心策劃。唐朝時期內侍文武皆修,在宋朝轉變為在文臣制約下的武臣範圍內,唐朝的內侍省也被拆分為內侍省和入內內侍省。

終宋一朝,政權始終是在皇帝手中,內侍的權力通過精心設計,被外朝壓制到了極致。正是這種制度上的設計,宋代的內侍並沒有像唐代一樣凌駕於皇權之上。

明清「內侍制度」

明朝二十四衙門

明朝並沒有內侍省這種機構,有的只是專門服務於皇帝的二十四衙門,內外之分更加明顯。「內侍」的稱呼也少有,人們多以宦官、太監稱呼。而且,明朝的宦官和士人之間已經完全分開。

明朝的宦官之禍前所未有的嚴重,宦官的權勢已經涉及了行政、司法、軍事、經濟等各個層面,朝廷官員想要晉升必須得拜在宦官門下才行。

明朝宦官之禍嚴重的原因無外乎是:1、明朝的收回了相權,皇權的權力高度集中;2、加上明朝嚴苛的吏治、明朝四大案的發生,官僚階層對於大明只是忠於社稷,而非忠於皇帝,只要姓朱,誰當都一樣。但是宦官卻不同,皇帝從小和宦官一起生活,算是一根繩上的螞蚱,皇帝對於宦官的信任要遠高於對外臣的信任

清朝內務府

清代統治者有著少數民族的背景,這種背景使得他們可以不用像歷代以來帝王們用宦官來制約官僚、士大夫階層,也不用用宦官來打理自己的生活起居。取而代之的是以滿族包衣為主體的內務府。

清朝的內務府是歷史上第一個正式的內務機構,結構極其龐大,僅僅是下設的機構就有五十多個,涉及了軍政、經濟、文教等等內容。而且內務府的內部分工也極其複雜,雖然對照了外朝六部的設置,但是其人員卻是外朝的兩倍之多。

清朝少見有宦官干政的原因大致有三點:

首先是就如同上文所說,內務府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太監的職責,宦官沒有很大的實權,也就形不成對朝廷有威脅的勢力;其次是清朝並沒有嫡長子繼承的制度,以至於清朝皇子間的鬥爭頗為激烈,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清宮劇,大多都是以清朝皇子奪權為背景的。這種制度,從一定程度上鍛鍊了皇帝的能力,而且在皇帝登基後,也不會像朱棣一樣面臨各種朝堂非議和禮法上的威脅,需要用身邊的太監來打壓這種威脅;第三,就是清朝皇帝恪守組訓,對於宦官防範很嚴格,不像明朝一樣視太祖朱元璋的祖訓如無物。

宦官「秘書」擅權的原因

制度原因

從上文中不難看出,在封建制度中,皇權和相權的相互博弈成為貫穿整個封建社會的主打歌。在這種博弈中,皇帝不斷的加強皇權,一直到了明朝,朱元璋撤銷宰相,皇權便達到了頂峰。

皇帝為了實行專政獨裁,加強朝廷集權,鞏固皇權的至高無上,就需要和各方勢力博弈。在有宰相的時候,利用自己的「秘書」宦官來排擠外朝朝臣,用宦官來奪取外朝的權力。而在皇權和相權的相互博弈中,宦官在兩者之間輾轉騰挪,為自己謀利,甚至在唐朝時候出現了宦官勢力大過皇權的現象。在沒有宰相的明朝,皇帝藉助太監監察天下,而太監也利用皇帝懈怠政事的情況乘機攬權。

而封建王朝的君主專制必然就會導致皇帝的權力外溢。這種制度下,皇帝將軍國大事集於一身,受到了精力、能力等各方面的限制,皇帝將自己的權力分出去也是一種必然。皇權外溢的最大受益者那便是皇帝身邊的宦官,這就是「秘書」擅權的根本原因!

文化原因

自周朝禮法制度完善以來,宗法制度就成為中國封建政治的一個基本特徵。皇帝以嫡長子繼承制來維護皇權,用來達到權力世襲罔替的目的。

封建統治中的這種家國一體的制度,必然就會出現家國不分的情況。皇帝將整個國家看成是自己的家,而臣子就是家裡的「長工」。但是鑒於歷代都有臣子造反的現象,所以皇帝也並不是完全信任外朝的臣子。而宦官由於不能夠生育,沒有子孫後代,不會對皇位的傳承造成威脅,所以儘管有無數宦官干政的例子可以給皇帝借鑑,但是皇帝依然對宦官信任有加。

綜上,封建時期的君主專制是造成宦官「秘書」擅權的根本原因;而古代普遍遵循的宗法制度就是「秘書」擅權的直接原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