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論功封賞大臣,蕭何第一,曹參第二,為何張良只排在六十二?

談古論今說歷史 發佈 2020-01-20T02:56:29+00:00

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無疑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之一,畢竟漢朝的出現,讓漢文化得到了傳承。時至今日,人們對漢朝肯定是不陌生的。作為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更是歷史上最為人熟知的一位皇帝,不可否認的是,劉邦奠定了其後漢朝四百年基業。漢朝能夠建立,肯定是與漢朝的開國功臣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無疑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之一,畢竟漢朝的出現,讓漢文化得到了傳承。時至今日,人們對漢朝肯定是不陌生的。作為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更是歷史上最為人熟知的一位皇帝,不可否認的是,劉邦奠定了其後漢朝四百年基業。

漢朝能夠建立,肯定是與漢朝的開國功臣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在漢朝時期,漢朝的開國功臣受到了獎賞。漢朝建立之後,劉邦沒有忘記這些開國功臣,開始論功行賞。對於這些開國功臣,劉邦肯定是深知他們的功勞,對此劉邦是熟悉的。


劉邦對自己能夠建立漢朝,給出了這樣的總結:「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總這樣的總結來看,在劉邦心中軍師張良、後勤(內政)蕭何、將軍韓信是對他打天下幫助最大的三個人。可問題是,劉邦論功行賞時,蕭何第一、曹參第二,張良卻只排在六十二呢?對此史書記載為「蕭何第一,曹參二,張敖三,周勃四,樊噲五……」


首先來說,從關係親疏來看,曹參和蕭何在劉邦沒有起義之前就給予了劉邦很多照顧。史書記載「平陽侯。曹參者,沛人也。秦時為沛獄掾,而蕭何為主吏,居縣為豪吏矣。」隨後,劉邦選擇起義,這時候的曹參和蕭何身為秦朝的官員,更是將劉邦推向了首領的位置,讓劉邦有了人生中第一桶金。


在這件事情上,張良就要比蕭何、曹參差一點,最開始的時候,張良投靠的是韓王信,之後又轉投了劉邦。第二個原因就是張良的明哲保身之術。張良這個人,素來不輕易牽涉進任何朝政爭端當中,他的做法是把自己當成出謀劃策的謀士。


從這一點來說,張良避免了得罪人。劉邦對張良的評價是「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這其中的三萬戶是什麼概念呢?蕭何當初以首功封賞的是「乃益封何二千戶」,這足以說明劉邦對他的器重了。


換個角度說,張良是隱士的形象。對於劉邦的封賞,張良說出了「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原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張良的說法看似沒什麼,但是深思熟慮之後,能夠看出有三層意思。

第一就是陛下在我心中最重要的不是三萬戶封賞,而是您的知遇之恩;二、陛下您封賞給其它大臣的東西都不夠,我就不給您添堵了,意思意思就夠了;最後就是陛下我對權力沒有興趣,只需要夠自身生活所需的財物就夠了,我沒有野心!

最為重要的就是,張良懂得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作為歷史上知名的謀士,張良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由此可見,張良在功臣中排名第六十二,但是他的幸福程度要比其他開國功臣好的多。現如今看來,這也成為了張良能夠得以善終的原因之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