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一統」到「守內虛外」,談談北宋時期的國策轉變

塵緣易絕 發佈 2020-01-20T03:01:19+00:00

強調國家首先要統一,而不是國土分裂;其次要標準化,統一文字、思想;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國家只能有一個政權存在。

「大一統」是古代封建王朝中央權力集中地表現。最初「大一統」一詞出現於《公羊傳·隱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強調國家首先要統一,而不是國土分裂;其次要標準化,統一文字、思想;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國家只能有一個政權存在。

大一統王朝的出現是從秦始皇掃六國、廢分封制開始,以統一漢地為衡量標準建立了中國古代的封建王朝。北宋是我國古代「大一統」王朝的典範,但也是政治缺憾的典型代表。

一、「大一統」――宋太祖的鴻圖大業

衡量我國中央政權集中的一項至高標準便就是「大一統」,毫無疑問,宋太祖在北宋建國之初是有延續中國人最看重的「大一統」的治國宏圖的。

1、偉大鴻圖的構想

宋太祖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成功繼位,在和平地繼承了後周世宗皇位的同時,也繼承了他的政治遺志,謀求國家的統一大業。建國之初,宋太祖就詢問過文臣張永德國土統一的策略,《宋史》載:永德曰:「太原兵少而凶,加以契丹為援,未可倉卒取也。」南方諸國弱小不足為懼,而北方的北漢擁有契丹的支持,才是心腹大患,所以他有了北伐的想法,但一直舉棋不定,等待更好地時機到來。

2、「向南後北」方略的實施

宋太祖想要北伐的想法越來越強烈,後又與他的心腹大臣趙普問計,史書曾留下了他們的對話。

《言行龜鑑》就曾有過記載:普曰:「太原有西北二邊,應一舉而下,若留之,恐我為中。何不姑留,以削平諸國。」陛下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試卿爾。」

趙普的戰術是先攻打軍事實力較為弱的南方諸國,而南方國家中已有部分國家歸順了北宋。所以說,即使開戰,北宋的軍事力量、物資力量也是可以支撐的,並且可以以絕對優勢獲勝,戰爭的勝利可以增強北宋的領土面積、軍事力量、財政收入,以及振奮軍心和安順民心。擁有了強大的國力,再去攻占北漢和遼國,順便收回割讓了許久的燕雲十六州,如此一來便可完成北宋的「大一統」構想。

趙普的想法完全符合宋太祖心中的布局,先攻克南方弱小的國家,然後攻打北漢及契丹族,以此來完成大一統的局面。宋太祖採取的戰略,符合當時南弱北強的局勢,顯然是成功的。最終南方得以統一,且為後來順利阻擊遼軍、迫降北漢的成功奠定了強大的人力物力。這一想法被後人稱之為先南後北、先易後難、先富後取的統一全國的戰略思想,也成為了後世帝王治國效仿的重要思想。

2、歷史遺留的問題

「先南後北」的統一戰略雖然可行,但卻未提到如何收復燕雲十六州。燕雲十六州對北宋來說,以至整個中原來說,已屬於歷史遺留問題。

燕雲十六州又稱「幽薊十六州」,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將這部分土地割讓給了契丹,使得遼國的邊疆擴展到了長城沿線,往後中原的數個朝代都未能夠將其收復,燕雲十六州地理位置十分獨特,戰略意義非凡,使得北宋政權受威脅持續長達一百六十多年

但是有史料佐證宋太祖並沒有忘記燕雲十六州,他的大一統計劃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家「大一統」。

南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的記載印證了這一說法:「欲斯庫,所蓄滿叄甚伍拾萬,即遣使與契丹商約,苟能歸我土地民者,則當盡此金帛,充其贖直,如不可,則朕將散盡錢財,募集勇士,圖攻取其爾。」

這是宋太祖趙匡胤的計劃,他準備設立專門的金庫,把每年的財政餘額存起來,這樣年復一年,等若干年,等存夠三五十萬,便與契丹談判。若歸還土地和人民,就給錢作為交換;如果契丹不做交易,就招募士兵,攻打契丹。這一計劃是對燕雲十六州這種歷史遺留問題解決的最好辦法,利用金錢對契丹的誘惑,引導遼國放棄燕雲十六州,只可惜,計劃還未實行,宋太祖就駕崩了

4、「大一統」的暫時中斷

因為宋太祖的突然駕崩,導致他「大一統」的志向和構想也隨之不了了之了。即使如此,宋太祖為北宋做出的功績,也是後人不可超越的。「先南後北」的大一統計劃,為後來宋太宗的統治奠定了基礎,南方諸國的平定和歸順,為北宋積攢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得宋太宗順利攻滅北漢,結束了自唐中朝以來,武人專權、藩鎮割據、長期處於戰亂的局面,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5、祖輩志向的繼承

縱觀歷史文獻,我們會發現宋代的統治者一直都非常重視和遵守祖宗家法,直至北宋滅亡,始終有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濃厚情節。這一點可以從宋太祖死後,宋太宗的舉動看出,也佐證了宋太宗的「大一統」志向。

宋太祖死後,宋太宗繼位,同時他也繼承了兄長「大一統」的志向。《豫章文集》記載:即日移御長春殿,謂居正等曰:「邊防事大,萬機至重,當依先帝舊規,不得改易。」宋太宗以邊疆事為大,依舊遵守先帝宋太祖的治國思想和戰略思想。宋太宗沒有放棄收復燕雲十六州,實現祖輩「大一統的」願望。

二、「守內虛外」――邊防經略理念的變化

宋太宗趙光義雖繼承了宋太祖趙匡胤「大一統」的宏圖之志,卻未能繼承他穩健的統一理念,過分冒進,導致優勢盡失,被迫更改國策。

1、過分冒進,致兩次北伐失敗

太平興國四年,宋太宗趙光義率軍親征,攻滅北漢。收復北漢的成功,使得宋太宗信心倍增,他決定乘勝追擊攻打遼國、殲滅契丹和收復燕雲十六州。宋太宗御駕親征,力圖一舉成功,揚名後世,奈何輕敵,終大敗而歸。這是第一次的北伐失敗。

宋太祖不死心,一方面採取守勢對抗遼國的軍事防禦,另一方面積蓄力量,等待第二次北伐的最佳時機。雍熙三年,宋太宗得情報,準備乘遼國新君初立之時,集全國兵力二十萬,分三路北上征遼國。這次他不僅要攻占遼國,還要徹底奪回燕雲十六州。可惜,情報有誤,加之宋太祖一意孤行,不顧旁人勸諫,第二次北伐以慘敗告終。連續兩次的北伐皆以失敗告終,對當時的北宋影響深遠,尤其是在其國防經略理念方面的改變。

2、文臣上書抑制武將權利,專治內患、預防外憂

文臣趙普,兩朝元老,在宋太祖時期的「先南後北」戰略思想為宋太祖統一天下的舉動做出了明確的方向規劃。而面在宋太宗時期,面對兩次北伐失敗的宋太宗時,他開始關注個人利益即如何取得皇帝的信任。

《宋史》記載:趙普上書曰:「遠人不服,自古聖王置之度外,合足介意……豈必窮邊極塞,與夷人較其勝負?……事成則獲利予身,不成則殆而予國」。

他指出,自古君王對待邊防都是預防,即使有外來者攻入,只要不危及政權,便無需追擊。且武將好戰,若成功便可獲利升官;若失敗一死便可,國家的憂慮也無需承擔。趙普的思想對宋太宗影響很大。宋太宗開始將治國重心轉移到內部治理上,進一步的抑制了武將的權利,不在抱有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想法。

3、統治者思想的轉變

兩次的率軍親征皆慘敗,宋太宗的信心遭到了嚴重的打擊。尤其是第二次北伐失敗以後,他不僅沒有反省自己的問題,反而是激昂責任全部推給將領北宋第一武將曹彬身上,苛責其未按照自己的計劃進行征戰,並對其一些主將進行了降職、去爵或流放等處理。宋太宗對於國防戰略部署的思想也遠大不如以前,開始採取防護的措施。到統治末期他甚至告誡子孫後輩要銘記於心的治國理念:「外憂不過邊,皆可預。唯奸險無形,若為內患,深可懼也,帝王用心,常須謹慎。」

宋太宗還曾下旨,表達對燕雲十六州的治理。

《戒沿邊勿得侵掠詔》記載;「沿邊官兵,無得輒侵掠,勿令寧靜,稱朕意焉。」

詔書中,他雖未曾忘記燕雲十六州,卻不再想要收復燕雲十六州,讓燕雲十六州的子民重回國家的懷抱,而只是希望北方可以「安靜」,不影響他邊境的防禦。

三、總結

北宋建立以後,宋太祖趙匡胤便開始了統一全國的「大一統」戰略布局,通過「先南後北」的軍事方針統一南北方後,再採取和平的手段或軍事力量的爭奪來解決燕雲十六州的問題,最終達到國家真正的意義上的「大一統」,實現中央權力的高度集中。可惜,他的突然離世,使得這一偉業落空,「大一統」的宏圖成為後人的憧憬。

宋太宗趙光義從有銳意進取的「大一統」下主動出擊策略的實施,到冒失進取策略下的兩次北伐的失敗,再到向被動防禦的「守內虛外」政策的轉變,最終他放棄了「大一統」的志向。「守內虛外」的國策的不斷發展,對北宋的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導致北宋軍事萎靡,外患頻繁。雖然宋仁宗、宋神宗時期針對「守內虛外」的國策進行了調整,但是隨著王安石變法的失敗,宋神宗扭轉「守內虛外」政策的計劃最終得以破產。

參考文獻:

1、《言行龜鑑》

2、《續資治通鑑長編》

3.《宋史》

4、《戒沿邊勿得侵掠詔》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