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發現長沙國王后墓,天子級別葬具,有2個盜洞,出土19塊金餅

梧桐樹下戲鳳凰 發佈 2020-01-20T03:07:09+00:00

這篇要說的一座大墓,墓主也是這樣一位人物,她叫張X,是西漢長沙國王后。出土的一批精美漆器里有18件漆耳杯,其中有4件較完整,器外壁下腹部與底結合處朱書:「長沙王后家杯」6字,系豎式隸書款。

湖南望城風篷嶺漢墓考古發現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我在前面的「梧桐樹下戲鳳凰」頭條號中,連續說了長沙發現的幾座王侯級西漢大墓,這些墓葬的主人生前都是當年長沙城的極品貴人。

這篇要說的一座大墓,墓主也是這樣一位人物,她叫張X(女+正),是西漢長沙國王后。



這座墓是2005年12月底發現的。當時長沙市望城區(時為望城縣)開發星城鎮銀星村附近的風篷嶺,發現了一座古墓,當地文物部門接到報告後立即前往調查。

這裡東距湘江約2公里,是長沙文物古蹟敏感區——盜墓者常來的地主。之前這一大片區域,已有很多重要的考古發現——往南3公里多為西漢三石戍城遺址,再往南約6公里為咸家(嘉)湖,那裡是西漢前期長沙國王陵區,非常密集,已發現了陡壁山M1、象鼻嘴M1、古墳垸M1等一批長沙王族大墓。

所以風篷嶺發現古墓,立即引起了文物專家的警覺。



風篷嶺處於湘江一級階地向丘陵過渡的地帶,東面地勢開闊平坦,西、南、北三面丘陵起伏,是漢朝人眼裡上風上水的好地方。從已暴露的遺蹟來看,規模不小。

會不會又是一座王侯大墓?

2006年3-10月,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與望城縣文物管理局,聯合對風篷嶺墓葬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

墓葬編號為為M1(這裡還發現他墓)。發掘後證實,風篷嶺一號大墓果然又是一座王侯級貴族墓葬,墓主為長沙國王后張X。極為可惜的是,大墓已被盜墓者光顧了。



共發現了兩個盜洞。考古人員將這兩個盜洞分別為編為一號洞(D1)和二號洞(D2),從洞中發現了隨葬品和盜墓遺留之物。

盜墓者盜挖時,直接從封土上打洞。這裡,據考古簡報給網友簡單交代一下。

一號盜洞位於墓坑南部,從盜洞的大小和選擇的位置來看,盜墓者在動手之前是做了一番功課的。洞口很大,平面呈長方形,長2.26米,寬1.7 -1.9米,往下收縮直抵棺室西北角。




從盜洞出土中,出現了1塊金縷玉衣片和6件青瓷器。經對出土物分析,一號盜洞的年代應該是隋唐時期。這是考古報告上的說法,結合陡壁山M1、象鼻嘴M1、古墳垸M1等墓都唐朝被盜的情況,我認為風篷嶺墓被盜,也應是唐朝盜墓者幹的事。

二號洞的判斷較為麻煩。這個盜洞位於墓坑東北角,洞口平面呈不規則形,最寬處2.1米,最窄處1.2米,比一號盜洞打的更准。

盜洞往下收縮,直抵東列前室。從洞中發現了鎏金銅羊鎮(見下圖)、硬陶罐等。



這些東西是盜墓者從墓室盜出來的隨葬品,也許是慌亂之丟下來的。由於沒有出土可斷代之物,二號盜洞是什麼人在什麼時候挖的,一時說不清楚。

與陡壁山M1、象鼻嘴M1、古墳垸M1等大墓一樣,風篷嶺一號大墓也是將墓坑開鑿在山頂岩石上,同樣使用了當時最高等級的天子葬式——黃腸題湊。

風篷嶺一號大墓為帶墓道的豎穴岩坑木槨墓, 平面呈「中」字形,整座墓葬由墓道、墓坑、槨室等組成。



發掘之前,墓葬上部已被現代施工作業時推掉。墓坑原填土是從他處運來的黃褐色黏土,將大量的卵石和少量炭屑摻雜土中,加強反盜墓力度。回填時,經過層層夯築,非常結實、堅固,盜挖的難度確實很大。

風篷嶺一號漢墓的墓道位於墓坑北壁正中,墓坑平面呈「凸」字形,槨室由黃腸題湊圍成,分東中西三列,每列分為前中後三個房間,共有9間房,用以放置不同性質和用途的隨葬品。




中列後室為最核心的棺室,內放葬具。葬具是內外兩層的漆套棺,系用梓木製作的——這就是所謂的「梓宮」。

棺材南北擺放。清理時發現,槨室頂板塌陷,套棺被壓碎。棺的漆皮保存尚好,外棺刷上多層黑漆,內棺則刷赤紅色漆,均為素麵。

屍骨腐蝕嚴重,但還可以大致看出一具人體骨骼,分布在金縷玉衣的東南側,但具體部位已無法確認,僅在棺內發現1顆門牙和2節趾骨。



清理時,在棺內西北部散落有32塊金縷玉衣片、5件水晶珠和金絲。

一號盜洞,就打在這裡——棺的西北部。當時,盜墓者是從女屍骨上,直接將玉衣從漆棺內往外拖,所以殘損嚴重。

張X(女+正)這件金縷玉衣,與河北滿城漢墓劉勝夫婦穿的玉衣片是下腳料製作不同,張X(女+正)的玉衣片很講究,一面陰刻幾何紋,內貼金箔片或雲母薄片,四角有的有穿孔,有的無穿孔。出土時部分玉衣片還有金縷相連,玉衣片下粘連有極薄的雲母片。




5件顆水晶珠,略帶淺藍色,透明,中間有穿孔。出土時還與玉衣片在一起,據此推測,水晶器珠系玉衣片上的裝飾品——這種帶水晶器珠綴飾的玉衣系首次發現,應該是迄今出土金縷玉衣中最美的一件,可惜了,被盜墓者拖毀!

過去盜墓者一般是衝著金銀財寶去的,依據漢朝貴族喜歡隨葬金餅什麼的,張X(女+正)墓也應該有金器類隨葬品。果然,考古人員在玉衣下面的塌土下層、緊貼底板處,發現了散落的19塊金餅。

在金餅旁發現1件銅盤、1件漆奩和2件漆方盒,其中銅盤內放置1件木梳。





在棺室北部偏西還發現了1件雁足銅燈,在西南部發現1件殘玉盒,及少量絲織物。另外發現有銅帶鉤和數件不明器形的漆器。

這些,都是劫後倖存物,至於被盜走多少寶物,就不得而知了。

風篷嶺一號漢墓雖然被盜嚴重,但仍出土了很多文物,包括金、銀、銅、鐵、玉、石、木、紡織品等各種質地的隨葬器物都有。



最珍貴的是有些器物上面有銘文,為判斷墓主及其身份,提供了直接證據。

出土的一批精美漆器里有18件漆耳杯,其中有4件較完整,器外壁下腹部與底結合處朱書:「長沙王后家杯」6字,系豎式隸書款。這說明,墓主是女貴族,為長沙王王后。


3件漆盤上書有「張XX槃」(見下圖),則直接告訴我們,墓主名叫張X(女+正,也有人釋讀為「姬」)。

但,她是哪一代長沙王的王后沒有明確提示。

風篷嶺一號漢墓跨度從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到東漢光武帝建武十三年(公元37 年),這前後155年間,共有8位長沙王,也就是說,張X(女+正)為其中一位長沙王的王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