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為先",宋朝是如何將孝與治天下合二為一?

天子文史 發佈 2020-01-20T03:50:15+00:00

在諸多文化中,程朱理學的興盛與發展,將"孝文化"的放在首位,從宋太祖趙匡胤時期開始,就十分重視孝文化。

文:天子文史

宋朝是一個經濟發展較快的朝代,其文化發展也不容小覷。在諸多文化中,程朱理學的興盛與發展,將"孝文化"的放在首位,從宋太祖趙匡胤時期開始,就十分重視孝文化。《孝經》中更是明確地將孝分成:天子之孝、諸侯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人之孝與庶人之孝。不同的社會地位,具體實現孝的方式也不相同,那麼整個宋代是如何將孝文化深入人心的呢?

中國古代自古以來的孝文化,和宋代繁榮的商品經濟,共同造就了自上而下的"行孝"風氣

眾所周知,提及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一定會聯想到孝。在民間更是有著"百善孝為先"的俗語,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的孝,是刻在每個中國人心中的烙印,經久不息。在中國古代社會,孝道更是被提倡與傳承。自孔孟之道的出現,儒家學派成為治國安邦的首選。孝作為儒家學派中的核心,自然也就為世人所認可,並推崇。

孝在歷史演進的過程中,也形成了自身的獨特文化特徵。首先從它的字面意思出發,孝是對父母的孝敬。《說文解字》:"孝,善事父母者。"這是孝的最早的定義。其中的"善事"則是從物質生活方面和精神層面兩個方面進行的。也正是《孝經》中所指的:

"居則致其敬,病則致其憂……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

第二,孝的本意其實是"追孝",表達的是對祖先的紀念和追憶。這也就形成了中華民族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禮記》: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再次,由於歷史的演進和儒家學說的不斷發展,漢代董仲舒將"天人合一""君權神授""三綱五常"等觀念融合到儒學中。孝也就因此添加上了對天子的侍奉關係。只不過,那時的孝是通過忠來具體表現的。

最後,也就是孝的最高意義所致。即光宗耀祖、傳承香火,對祖先的最好追憶,就是能夠將香火延續,譜寫出屬於家族的榮耀,《孝經》:"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孝之終"。因此在民間也就形成了"百善孝為先,無後為大"的俗語。

經過漫長的積澱後,儒學的不斷發展,程頤、程顥、朱熹等人在該基礎之上,發展了新的意識形態,形成了"程朱理學"的專業學說,承一家之言對孔孟之道進行解釋。其中,二程認為"天命之謂性",而孝作為人的生性之一,就理當推崇。

他們還認為"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朱熹繼承了二程的觀點,認為"萬物各有太極,萬物各有其理。"因此在個人的生活中,要"存天理滅人慾",嚴格遵守"三綱五常"的道德標準。

因此,"程朱理學"在社會中的盛行,從思想意識層面控制了百姓的思想,滿足了統治者的政治需求,儒學也就因此得到了宋代統治者的推崇。從歷史的考察結果來看,宋代皇帝的諡號上,都體現著宋代統治者對孝文化的重視,以及親力親為的決心。

宋太祖趙匡胤的諡號"啟運立極英武容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一直到宋度宗趙禥"端文明武景孝皇帝"的諡號追封。這無不看出,宋代統治者對孝的一種執著追求和渴望。

宋代孝文化並不只是傳統意義上的"尊老孝親",上升到了律法等諸多層面,跳脫了本意的束縛,形成了"忠孝一體"的行為規範

宋代繼承了漢代"以孝治天下"的傳統,之所以做出這樣的選擇,其實和宋代的特殊的背景密不可分。宋代的統治者對此採用了"守內虛外"的政策,為了提高整個宋代社會百姓對這一政策的支持,實現孝的作用。統治者結合"程朱理學"發展了"忠孝一體"和"移孝於忠"的思想,維護自身的統治地位。

首先,因為統治者對孝的提倡,體現在選官用官的制度就發生了不同於前朝的變化。從隋唐開始實行的科舉制度,在宋代孝文化的催生之下,形成了科舉重孝的特徵。嘉佑二年即公元1057年,宋仁宗下詔書:"科舉增設明經……兼以《論語》《孝經》。"由此可以看出,統治者對選官的重點放在了孝上。

除此之外,宋代的以孝選官,還將孝設置為專門的一項標準。從基層的地方推薦人才,將孝悌之人冠以"孝悌"的名稱,這些人才會單獨進行測試。而在被選為進士之後,統治者還會對其他的考生,增設一門"孝悌"的考試。

宋太宗開寶九年,《宋史》:"召對講武殿,率不如詔。"太宗對沒有才能的進士予以罷官,還"詔劾本部濫舉之罪",彈劾了那些選人不規範的考官。因此,宋代對官員的考核選舉和任命是孝才並重。

其次,宋代專門設置法律來懲戒不守孝道的人,也對那些將孝道與自己的生活一以貫之的人進行嘉獎。

"聞父母喪,匿不舉哀。詐稱父母死,是為不孝。"

——《宋刑統》

這是其中的第一條,明確規定了不孝的定義。如果父母健在,謊稱父母已死的,父母亡逝但不掛喪的就是不孝。

如果父母在世的時候,不孝順父母,《宋刑統》中有這樣的記載:"諸告祖父母、父母者,絞。"這條是說,如果誣陷父母的話,就要處以絞刑。一句話,可能就會讓當時不孝的人付出生命的代價。而父母離世後,根據儒家傳統思想:"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但是父母離世三年內,有不悼念父母的話,要被流放三千里。如果在哀期作樂的話,則要當中杖責一百,這也足以要了一個人的性命。正是因為有著如此嚴苛的律法,才讓宋代人不敢有不孝行為的發生。

最後,宋代的統治者明白,若果想要徹底的杜絕不孝的行為的發生,必然要採取教育的方式。從思想上,利用"程朱理學"教化百姓,形成對孝的統一認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樣的理念貫徹始終,在家庭的教育中,更是如此。

宋代的家訓十分豐富,以司馬光的《家范》和《居家雜儀》為例,前者系統的講解了孝的內涵和倫理意義;後者從具體的事例出發,強調子女要對待父母"謹守禮法"。

總而言之,孝道成為整個宋代推行的不二法則。宋代孝文化的主要特徵體現在"忠重於孝",因為"程朱理學"將"君為臣綱"放在了三綱五常之首。自古以來"忠孝難兩全",但是出於倫理有常的原則,在忠和孝二者發生矛盾衝突時,要將忠放在首位。這也是宋代朝廷統治的根基所在。

從個人的"孝悌"出發重視文官的培養,宋朝的"以孝治天下"打破傳統治國理念,維護了統治

宋代人的孝文化,可以說不論是從統治階級,還是市井鄉野,整個宋朝瀰漫的都是對孝的肯定和讚賞。在政治上,宋朝汲取唐朝覆滅的原因,明確選官用官制度,從個人的"孝悌"出發同時重視文官的培養。

經濟上,宋朝的商品經濟發展繁榮,促使了俗文化的發展;文化上,文人地位的提高,帶來文化的發展,同時也形成了儒釋道三家並舉的局面。也正是因為宋代的社會文化環境,孝的傳播和發展是"隨風潛入夜"的。

宋朝的孝文化取得的效果則是"潤物細無聲"的,從皇帝的親力親為,到後來教育、法律、科舉選官的制度等一系列的舉措,構建了宋代"以孝治天下"的基本國策。

宋朝是傳統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其孝文化的成效體現有以下四個方面:首先,在思想上"程朱理學"的發展,讓人們從內心樹立尊老愛親的思想,三綱五常更是明確了忠孝的選擇。其次,政治上"科舉重孝"以及"忠孝並舉"使得宋代的官員隊伍不論是才能還是個人品行都沒有問題。

第三,法律對道德的約束,明確孝的標準,實行具體的懲處,都保障了孝的地位;最後,通過教育的教化功能,孝文化在整個宋朝形成了由內而外的社會風氣,歷久彌新。

雖然宋朝的孝文化有著如此輝煌的成就,但是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宋朝依舊只是滄海一粟。宋朝孝文化的蓬勃發展,的確使儒學再一次鼎盛。回望宋代"以孝治天下"的政策,其取得的成果不言而喻。但為何在宋代末期,依舊會出現官逼民反、農民起義的現象四起呢?

其實,宋朝一開始的孝文化是以傳統的"孝"為核心的,但程朱理學的發展,將孝逐漸歸到了忠之下,形成"忠重於孝"的思想。這樣或許能夠加強統治,可是同樣也會讓原本純粹的孝變成了愚孝。也正是如此,埋下了宋朝積貧積弱的政治局面,最終被元代取而代之。

參考文獻:

《宋史》

《孝經》

《禮記》

《宋會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