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癌主要的9個危險因素是什麼

尋醫問藥 發佈 2020-01-07T04:29:16+00:00

子宮內膜癌是發生於子宮內膜的一組上皮性惡性腫瘤,又稱子宮體癌,是女性生殖道三大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其多發生於圍絕經期及絕經後婦女。隨著人口平均壽命的增加以及生活習慣的改變,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近20年呈持續上升和年輕化趨勢。

子宮內膜癌是發生於子宮內膜的一組上皮性惡性腫瘤,又稱子宮體癌,是女性生殖道三大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其多發生於圍絕經期及絕經後婦女。隨著人口平均壽命的增加以及生活習慣的改變,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近20年呈持續上升和年輕化趨勢。在我國,作為繼宮頸癌之後第二個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約占婦科惡性腫瘤的20%~30%。部分發達城市的子宮內膜癌發病率已達婦科惡性腫瘤第一位。

根據發病機制和生物學行為特點,子宮內膜癌分為雌激素依賴型(Ⅰ型)和非雌激素依賴型(Ⅱ型)。

雌激素依賴型子宮內膜癌大部分病理類型為子宮內膜樣腺癌,少部分為黏液腺癌;

非雌激素依賴型子宮內膜癌病理類型包括漿液性癌、黏液性癌、透明細胞癌、癌肉瘤等。

大部分子宮內膜癌屬於雌激素依賴型。Ⅰ型子宮內膜癌的發生與無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持續刺激直接相關。缺乏孕激素對抗,子宮內膜長期處於過度增生的狀態,進一步發展為子宮內膜癌。Ⅱ型子宮內膜癌的發生機制至今尚不完全不清楚。


主要危險因素如下:

1.生殖內分泌失調性疾病

如無排卵性月經異常、無排卵性不孕、多囊卵巢綜合徵(PCOS)等。由於無周期性排卵,子宮內膜缺乏孕激素拮抗,長期的單一雌激素作用致使子宮內膜發生增生,甚至癌變。

2.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又稱為子宮內膜癌三聯征

有研究表明體重指數(BMI)每增加1個單位(kg/m2),子宮內膜癌的相對危險增加9%。與BMI<25的女性相比,BMI在30~35期間的女性發生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大約增加1.6倍,而BMI>35的女性發生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增加3.7倍。糖尿患者或糖耐量不正常者患病風險比正常人增加2.8倍;高血壓者增高1.8倍。

3.初潮早與絕經晚

晚絕經的婦女在後幾年大多為無排卵月經,因此延長了無孕激素協同作用的雌激素刺激時間。

4.不孕不育

不孕不育會增加子宮內膜癌的風險,而與之相反,每次妊娠均可一定程度降低子宮內膜癌的發病風險。此外,末次妊娠年齡越高患子宮內膜癌的機率也越低。

5.卵巢腫瘤

有些卵巢腫瘤,如卵巢顆粒細胞瘤、卵泡膜細胞瘤等,常產生較高水平的雌激素,引起月經不調、絕經後出血、子宮內膜增生甚至內膜癌。應對存在上述疾病患者常規行子宮內膜活檢。

6.外源性雌激素

單一外源性雌激素治療如達5年以上,發生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增加10~30倍。採用雌孕激素聯合替代治療則不增加罹患內膜癌的風險。

7.遺傳因素

約20%內膜癌患者有家族史。遺傳性非息肉樣結腸直腸癌(HNPCC,又稱Lynch綜合徵)患者發生結腸外癌的風險增高,主要包括子宮內膜癌、卵巢癌和胃癌等。Lynch綜合徵相關子宮內膜癌占全部子宮內膜癌2%~5%,有Lynch綜合徵的女性,其終生發生子宮內膜癌的風險為70%。有子宮內膜癌家族史的其他家庭成員子宮內膜癌的發生危險也相應增加,一級親屬患子宮內膜癌的女性發生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大約為對照組的1.5倍。

8.其他

三苯氧胺是一種選擇性雌激素受體修飾劑,既可表現出類雌激素作用,也可表現為抗雌激素作用,與不同的靶器官有關。三苯氧胺是乳腺癌內分泌治療藥物,有研究表明,長期服用可導致內膜增生,發生子宮內膜癌危險性增加。

9.生活方式

目前已知有些生活方式因素與子宮內膜癌相關,包括飲食習慣、運動、飲酒、吸菸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