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報:面對「春節營銷」需保持消費理性

長寧政法綜治 發佈 2020-01-07T04:54:02+00: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手機查看 中國消費者協會6日發布2020春節消費提示稱,春節期間,正是各類商家促銷爆棚的時候,消費者選擇美容美髮、健身、洗車、社會學習、教育培訓等方面的預付式消費方式時,應全面考察企業信譽和經營狀況,重點關注其他消費者的點評,對捲款跑路問題頻出的行業企業應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手機查看

中國消費者協會6日發布2020春節消費提示稱,春節期間,正是各類商家促銷爆棚的時候,消費者選擇美容美髮、健身、洗車、社會學習、教育培訓等方面的預付式消費方式時,應全面考察企業信譽和經營狀況,重點關注其他消費者的點評,對捲款跑路問題頻出的行業企業應當提高警惕。理性消費、按需充值,切勿盲從,勿輕信超低折扣宣傳,以免遭遇無良商家捲款跑路。

還有十幾天就是農曆春節了,對商家來說,自然不會錯過「春節營銷」的機會。在此語境下,中消協發布春節消費提示,顯然很有必要。

所謂的「春節營銷」,就是商家針對春節期間的市場消費推出的各種營銷活動,主要就是以春節讓利、年底優惠等方式來進行的促銷行為。既然消費者在春節前後要進行各種消費,而商家又願意讓利、優惠,按理說應該是一件讓雙方皆大歡喜,實現雙贏的事情,但是事情卻沒有那麼簡單,尤其是在一些預付消費領域,包括美容美髮、健身、教育培訓等等,商家的「春節營銷」往往隱藏著各種套路和陷阱,讓人防不勝防,到時候非但優惠、讓利沒有享受到,反而還給過年添堵。

「春節營銷」最常見的套路,就是以過年過節的名義進行大幅度的優惠讓利,吸引消費者進行大額度充值。而很多消費者或是拿到了年終獎,或是結算了之前被拖欠的工資,所以這時候錢包也往往比較厚實,更容易在商家優惠讓利的宣傳之下「衝動性消費」,包括對預付卡消費進行大額度充值,也包括把一些本來不需要不準備買的東西買了回來。

這不但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而且一旦遇到不那么正規,甚至是故意進行欺詐的商家,消費者就要承擔較大的經濟損失。根據往年的經驗,很多消費者在春節前進行充值,等春節過後去消費的時候,要麼當初幫自己充值、辦卡的營銷人員離職了,導致消費者無法享受到之前被承諾的優惠;要麼對方的門店乾脆人去樓空,讓消費者欲哭無淚,後續維權的成本又讓人難以承受。

越是逢年過節,我們越要保持必要的消費理性。在消費之前,要充分了解商家的資質、實力,尤其要學會通過商家的網店、APP、公眾號等來看看其他消費者的好差評,再決定自己的消費選擇。而在消費之後,則要注意留好各種票據、憑證,以避免遇到消費糾紛,難以依法維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