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後五虎將都有誰?

原味三國 發佈 2020-01-07T04:54:13+00:00

蜀漢有後五虎將或五小虎嗎?當然沒有。其實蜀漢也沒有「五虎將」,只是世人因《三國志·蜀書》中關、張、馬、黃、趙五人傳記在同一篇,都以武功卓著,名顯一時,故合稱五人為蜀漢「五虎上將」。

蜀漢有後五虎將或五小虎嗎?當然沒有。

其實蜀漢也沒有「五虎將」,只是世人因《三國志·蜀書》中關、張、馬、黃、趙五人傳記在同一篇,都以武功卓著,名顯一時,故合稱五人為蜀漢「五虎上將」。

就像《三國志·魏書》中,陳壽將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左將軍(升征西車騎將軍)張郃、右將軍徐晃合傳,稱「時之良將,五子為先」,於是後人將這五人合稱為曹魏「五子良將」。

無論魏蜀,他們能合稱五虎將或五子良將,主要是因為同傳,而能夠同傳,也說明在寫史的人心目中他們能力相當,能夠比肩匹配。

他們在官職上大體不相上下,但也並不是完美的匹配。比如曹魏的五子良將,就沒有後將軍朱靈、文聘、曹洪,而朱靈「名亞晃等,至後將軍」,朱靈事跡較多但沒有單獨立傳,只是簡短一段文字附在五子良將傳後,也算同傳了。

劉備漢中稱王時,蜀漢五虎將有前、左、右、後四方將軍,職位相當,而趙雲只為翊軍將軍,屬於雜號將軍。趙雲在劉禪朝職位最高時為鎮東將軍,而與趙雲同時的中軍師後將軍劉琰卻沒能進入五虎之列。因為趙雲的軍功是有目共睹,又是劉備親信,只是職位不顯,而劉琰雖然「班位每亞李嚴」,但屬於文官,「不豫國政,但領兵千餘,隨丞相亮諷議而已」,後來還因為老婆和劉禪的緋聞慘遭棄市。鎮北將軍魏延也比趙雲職位高,但魏延後期作死,不可能與關張同傳,只能與劉封、彭羕、廖立、李嚴、劉琰、楊儀等政治犯同列。


五虎將要具備哪些條件

說了這麼多,就是要說明同列五虎將有諸多要素:一是不能有政治問題(李嚴、魏延、劉琰等不符合);二是要職位大體相當,但又不是完全靠職位匹配;三是政治可靠的腹心宿將,軍功卓著,職位低一點也沒關係(比如趙雲);四是不能偏重文官(李嚴屬於文官系統);五是丞相一級的大將軍不宜入列(蔣琬、費禕、姜維不應入列);六是要在同一世代,不能隔代同列(黃忠年齡雖大,但勇立功名與關張在同一世代)。

綜合網上意見,蜀漢後五虎將有這樣幾個版本:

魏延、姜維、廖化、王平、鄧芝;

張嶷、張苞、王平、馬岱、廖化;

王平、張嶷、張翼、馬忠、廖化;

句扶、王平、馬忠、張翼、鄧芝;

我們再以上面列出的條件來篩選,看看哪些人符合後五虎將的要求?

先看職位,蜀漢歷任前將軍有關羽、李嚴、袁綝、鄧芝、胡濟;歷任左將軍有馬超、吳懿、向朗、句扶、郭循;歷任右將軍有張飛、諸葛亮(自貶)、高翔、輔匡、閻宇;歷任後將軍有黃忠、劉琰、吳班、劉邕、宗預、姜維(自貶)、張表。

職位次於四方將軍的有輔漢將軍,李嚴、張裔、姜維曾任此職;鎮東將軍,趙雲在劉禪朝由征南將軍(後來與尚書令同名的劉巴也曾任此職)升鎮東將軍,後來自貶鎮軍將軍(陳祇也曾任此職);鎮南將軍,輔匡;鎮北將軍,魏延;征西將軍,陳到、姜維;征北將軍,申耽、黃權都降魏。

職位高於四方將軍的有鎮西大將軍姜維、胡濟,鎮北大將軍王平,鎮南大將軍馬忠、張翼,鎮軍大將軍宗預,征西大將魏延、張翼、宗預。還有位比三公的大將軍(蔣琬、費禕、姜維)、驃騎將軍(馬超、吳班、李嚴、胡濟)、車騎將軍(張飛、吳懿、劉琰、鄧芝、夏侯霸、張翼、廖化)、衛將軍(姜維、諸葛瞻)。

其中張飛兒子張苞早夭,排除;魏延、郭循有政治問題,排除;姜維,延熙十九年(256年),被升為大將軍之前可以入列五虎將;文官系統的諸葛亮、李嚴、劉琰、向朗、張裔、宗預、輔匡、劉邕都可以排除,其中李嚴、劉琰還有政治問題。

如果單純排列一個後五虎將其實意義不大,比如將姜維和王平、廖化排在一起肯定不合適,姜維貴為大將軍,王平和廖化著立功名時間差距太大,時人稱「前有王(平)、句(扶),後有張(翼)、廖(化)」(《華陽國志》),也可見代際不同,應前後分開並稱。因此,按世代同輩,參照職官接替和軍功德行,把五虎將分為幾代更為合適。

關、張、馬、黃、趙為第一代「五虎將」,而「後五虎將」可以再細分成幾代。

第二代五虎將:吳懿、高翔、吳班、李恢、陳到;

第三代五虎將:姜維、鄧芝、馬忠、王平、句扶;

第四代五虎將:胡濟、夏侯霸、張翼、廖化、張嶷。


第二代五虎將

前將軍袁綝有望躋身第二代五虎將,只是沒留下傳記事跡,也不知道屬於文官還是武將,所以這裡沒有列入。

吳懿(又作吳壹)、吳班兄弟是劉備吳皇后兄長,他們二人能入列五虎將不僅僅是因為皇親國戚的身份。吳懿與魏延在陽溪戰役中大破魏後將軍費曜、雍州刺史郭淮,升任左將軍,又都督漢中,遷升車騎將軍,領雍州刺史,進封濟陽侯。王平在漢中是他的副手,後來又代他督漢中。

吳班以豪爽俠義著稱,常亞於兄長吳懿,作為伐吳先鋒參加猇亭之戰,後來升為後將軍。據《漢晉春秋》,吳班曾與魏延、高翔大破司馬懿,獲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吳班官至驃騎將軍,封綿竹侯。吳氏兄弟二人雖然沒有單獨立傳,但以軍功論,足以列入五虎將。

高翔(又作高詳、高祥)官至右將軍,也事跡不詳,曾隨劉備參與漢中爭奪戰,陽平之戰中敗於曹魏名將徐晃,馬謖失街亭時,高翔屯柳城,敗於名將郭淮。從高翔經歷看,也算劉備諸葛亮的宿將,雖然兩敗,但敗於名將,後來又與吳班、魏延大破司馬懿,也算一時英傑。高翔職位介於吳懿、吳班之間,位列五虎將毫無問題。

李恢是蜀漢第二任庲降都督,在王平之前任安漢將軍。首任庲降都督鄧方都未列入第一代五虎將,為什麼李恢可以列入第二代五虎將?第一代五虎將名將如雲,鄧方在大後方,戰略地位不高,而諸葛亮兵分三路平定南中叛亂,李恢、馬忠各領一路,「南土平定,(李)恢軍功居多」,進封漢興亭侯,加安漢將軍。陳壽評價他,「顯名發跡,遇其時也。」所以有資格列入第二代五虎將。

陳到以忠勇著稱,是劉備帳下白毦兵統領,諸葛亮稱讚白毦兵為「西方上兵」。陳到名位常亞於趙雲,楊戲《季漢輔臣贊》也將他與趙雲並稱:「征南(趙雲)厚重,征西(陳到)忠克,統時選士,猛將之烈。」陳到官至征西將軍、永安都督,官位不及四方將軍,與趙雲類似,可以列入五虎將。

第三代五虎將

姜維軍功不必多說,擊敗魏前將軍郭淮、魏右將軍夏侯霸,俘虜郭循,斬殺討蜀護軍徐質,大敗雍州刺史王經,在位列大將軍之前,列入五虎將是合適的。

鄧芝履歷更像文官,但也治戎事。蜀漢伐吳失敗後,鄧芝出使東吳,深得孫權賞識,「和合二國,唯有鄧芝」。建興六年(228年),諸葛亮北伐,曾隨趙雲作為疑兵佯攻郿城,吸引曹真主力,馬謖街亭之敗後,趙雲、鄧芝箕谷疑兵也暴露,但不致大敗。又率軍平定涪陵叛亂,將軍二十餘年,歷任前將軍、車騎將軍,只服姜維一人。

馬忠(曾名狐篤,後複姓改名),夷陵之戰後,劉備見到馬忠,對他大嘉讚賞,「雖亡黃權,復得狐篤」。馬忠先後平息牂牁郡朱褒叛亂和汶山郡叛羌。南夷反叛時,張翼搞不定,朝廷改換馬忠上馬,為第四任庲降都督,斬劉胄,平南土,功勞至大。馬忠處民夷之間,又恢復越巂郡,作為庲降都督,前任張翼和繼任者張表、閻宇都不及他。馬忠官至鎮南大將軍、平尚書事,去世後蠻夷為他立廟祭祀。

王平作為漢中爭奪戰中的魏國降將,從牙門將升至鎮北大將軍,軍功卓著。馬謖不聽王平之言,街亭大敗。王平堅守不動,魏國名將張郃兩次遇上他都不能取勝。《華陽國志》稱,王平「號為飛軍,所向無前」。延熙七年(公元244年),又曾出謀劃策,捍拒曹爽十萬大軍。史稱「鄧芝在東,馬忠在南,平在北境,咸著名跡。」

王平確實一代悍將,卻被後世看不起,覺得他不過是小角色。這是因為王平是個純粹的粗人,大字不識幾個,遭後世讀書人鄙視,容易被忽視。王平也因文盲身份自卑,性情多疑,覺得別人看不起自己,自己也常看輕自己。其實王平還不是一般的文盲,史載他「口授作書,皆有意理」,讓別人讀書給他聽,他都能理解書中大義,往往論說起來能得其要旨。

句扶與王平並稱, 事跡不詳,但史載他忠勇寬厚,數有戰功,功名爵位常亞於王平,官至左將軍,封宕渠侯。時人稱,「前有王、句,後有張、廖。」王平能入第三代五虎將,句扶也可並列。

第四代五虎將

胡濟歷任前將軍、鎮西大將軍,官至右驃騎將軍。胡濟年輕時在諸葛亮帳下,數有諫止,諸葛亮將他與徐庶、董和、崔州平相提並論。胡濟繼王平督漢中軍事,他的黑歷史是與姜維相約會師上邽,卻失期未至,使姜維北伐慘敗。蜀漢後期,胡濟位至右驃騎將軍,也是一時人物。

夏侯霸遠來歸國,又與張飛沾親帶故,得到後主厚待和重用,死後得諡。在魏時他已是右將軍,直接與姜維對抗不落下風;歸蜀後官至車騎將軍,多次跟隨姜維北伐,出狄道,在洮西大敗魏國雍州刺史王經,殺敵數萬。可比第一代五虎將中的馬超。

張翼曾跟隨張雲參加漢水之戰,繼李恢為第三任庲降都督,不得南夷人心,官至左車騎將軍。在朝堂上只有他敢與姜維論爭,反對姜維北伐,認為「國小民勞,不宜黷武」。雖然與姜維關係不和,但姜維常帶著他北伐,他也能以大局為重。洮西大敗王經,張翼曾勸姜維窮寇莫追,姜維不聽,終無功而返。後來張翼同姜維一同死於「鍾會之亂」。

廖化(本名廖淳)以果敢剛烈著稱,官至右車騎將軍,和張翼並稱,「前有王、句,後有張、廖」。為前將軍關羽主簿,被吳軍抓住後詐死歸蜀。曾射殺郭淮部下廣魏太守王贇,擊敗南安太守游奕。預見姜維以少伐多,必自食惡果。蜀漢滅亡後,被遷往洛陽,於中途病逝。俗語稱「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廖化也是蜀漢後期一虎將,將就湊合。

張嶷在諸葛亮北伐時平定廣漢賊寇,保證了北伐軍資輸送。張嶷和王平一樣從牙門將做起,常年跟隨馬忠南征,討平南中四郡。張嶷討撫西南夷各部落,汶山郡羌、牂牁郡和興古郡獠種、越巂郡叟夷、北徼捉馬、蘇祁、漢嘉郡旄牛夷等都被他降服,又復開越巂郡,旄牛道,獲鹽鐵之利。

張嶷官職不高,可能因為討撫蠻夷不比北境硬仗,後來張嶷隨姜維北伐,遇魏將徐質,殺敵數倍,臨陣戰死,也不能簡單懷疑張嶷能力,畢竟當時張嶷是帶病上陣,他的風濕固疾已經到了要依靠拐杖支撐才能站立的地步。南夷人得知張嶷戰死,無不悲泣,為他立廟祭祀。張嶷官至蕩寇將軍,關羽、張遼、張郃都曾任此職,雖然同趙雲的翊軍將軍一樣屬於雜號將軍,不及四方將軍,但論功德資歷同樣足以入列五虎將。

後期的右將軍閻宇「宿有功幹,於事精勤」,駐守蜀吳邊境,還有心代替姜維大將軍之職,也應該是一時猛將。魏伐蜀時,閻宇受召西還後淹沒史海。手下副將羅憲抵禦孫吳,保全永安,入晉後官至冠軍將軍,死後追封為安南將軍,諡號「烈」侯。奈何閻宇與宦官黃皓勾結,不得入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