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 新文藝復興,始於「漢服」

新品資訊 發佈 2020-01-07T05:20:33+00:00

剃髮易服1644年(順治元年),清兵入關。滿洲貴族為了在文化層面鞏固統治力度,推行了「剃髮令」與「易服令」。這兩道命令被彼時大多數地區的漢人抵制,但面對清兵的屠刀,殘酷的「剃髮易服」還是被大面積的施行。《清世祖實錄》卷十七記載:「自今布告之後,京城內外,直隸各省,限旬日盡行剃完。

剃髮易服

1644年(順治元年),清兵入關。滿洲貴族為了在文化層面鞏固統治力度,推行了「剃髮令」與「易服令」。這兩道命令被彼時大多數地區的漢人抵制,但面對清兵的屠刀,殘酷的「剃髮易服」還是被大面積的施行。

《清世祖實錄》卷十七記載:「自今布告之後,京城內外,直隸各省,限旬日盡行剃完。若規避惜發,巧詞爭辯,決不輕貸」。

「剃髮易服」標誌著滿清一改曾經少數民族(如蒙古人)統治漢人之後的施政方式,而是以文化融合的方式讓人口占比極少的滿人能夠長時間穩坐漢家江山。在對漢族人保持高壓與文化閹割之時,滿群貴族也普遍開始端起漢文化,他們學習孔孟之道,研習申韓之術。事實也是,滿清得以享二百餘年之福,直至閉關鎖國的大門被炮火轟開。

「剃髮易服」標誌著漢文化有了一個大的斷層,也同時被附加上了一種深層次的恥辱感。

朝鮮使臣李㴭在《燕途紀行》記載:「市肆行人見使行服著,有感於漢朝(漢族朝代——引者注)衣冠,至有垂淚者,此必漢人,誠可慘憐」;「華人見東方衣冠,無不含淚,其情甚戚,相對慘憐」。

直到1912年1月,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先生下達剪辮子令,「剃髮易服」才正式宣告終結。

中山裝

那麼,在剪掉辮子之後,中國人重新穿起漢服了嗎?沒有。

1929年4月,國民政府將中山裝定為法定製服,這種服飾是孫中山先生在廣泛吸收歐美服飾的基礎上,綜合了日式學生服裝(詰襟服)與中式服裝的特點,設計出的一種立翻領有袋蓋的四貼袋服裝。

這種服飾的出現也是中國在近代西化的一個表現。在歷經過八國聯軍侵華以及簽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之後,當時的中國人普遍認識到自身的弱小,天朝上國的美夢早已被丟到垃圾桶里,取而代之的是「師夷長技以制夷」與「孔子不會打洋槍」的觀念。

那麼如何強大?既要從工業國家學習先進的知識,也要剔除舊弊。所謂的舊弊實際上不僅僅指的是滿清遺留的產物,更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里涉及到許多方面的傳統。

相比於西方的正裝款式,中山服有多口袋的特點,有大衣袋為的是要讓衣袋放得進書本、筆記本等學習和工作的必需品,衣袋上再加上軟蓋,袋內的物品就不易丟失。中山裝從實用性出發,摒棄了西裝的樣式繁瑣與不便,也對中國原有的襟式短衫褂,大襟式長衫進行大刀闊斧的改變。

在20世紀中葉,民間的著裝愈發的統一,大部分建國前的服飾都被棄用,中山裝的「勤儉節約」特質讓其成為了上至國家領導人,下至普通老百姓都熱愛的服飾。直到80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來臨,中國人開始走出去與引進來,中山裝才漸漸的退出主流舞台。

時代的特性直接帶動了中國人的著裝需求,當中國人推翻了腐朽的滿清政府時,剪掉了辮子。當中國人提倡勤儉街與發奮自強時,穿上了中山裝。當求發展需求被提上日程時,又搖身一變穿上西服以接軌世界。

可以說,近百年的中國是一個將務實主義發展到極致的國家,這在以前封建王朝時是難以想像的。就拿晚清來說,慈谿自大的向「全世界」宣戰,咸豐對國事不暇深求。整個社會的運轉都依靠著前人經驗與聖人之言,「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觀點甚至在一些官員看來仍舊適用,似乎只要道德文章做好便能天下大吉。

彼時在中國生活的傳教士史密斯非常苦惱中國人的滿嘴火車炮,他永遠不明白中國人那毫無根據的自信來自哪裡,更加不懂為什麼中國人為什麼不與時俱進,去真正的開眼看世界。尤其是古時候的中國人曾創造出四大發明,曾以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讓多民族進行過融合。

虛幻的強大感一度讓晚清政府為之麻痹沉醉,直到頻繁的割地賠款,以及舉國上下被鴉片所毒害,他們才醒悟過來。如果要給當時的中國人進行畫像,那麼我們可能會看到這樣的畫面:一個留著骯髒辮子的中國人佝僂著背,雙手無力的向前伸展,似在乞求著什麼,他的臉滿是褶子,眼睛渾濁的看不見光,他的脖子上還掛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禮義廉恥』四個字。

蔡元培曾認為近代的中國人缺乏科學精神,所謂的聖人之言幾乎都是沒有經過科學性試驗的產物。這也是為什麼新中國成立之後會矯枉過正的興起「破四舊」等運動的原因。

當科學精神與務實精神重新回到中國人身上時,我們所見到的就是中國人將生意做到全世界;是中國迅速的變為現代化的國家;是GDP從原先的建國前的世界倒數成為如今的世界第二。「實幹興邦,空談誤國」儘管只有短短八個字,卻道盡了中國百年復興之路,而當我們的民族自信漸漸恢復時,民間也迎來了一波又一波東方的「文藝復興。」

漢服運動

我們都知道,西方所謂的「文藝復興」指的是14世紀到16世紀的一場反映新興資產階級要求的歐洲思想文化運動。當時的人們認為,文藝在希臘、羅馬古典時代曾高度繁榮,比如誕生過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西塞羅等人物。但是中世紀的「黑暗時代」卻讓文藝衰敗殆盡,直到14世紀後才獲得「再生」與「復興」,因此稱為「文藝復興。」

以此標準來衡量中國,那麼早在周時就誕生過周禮這樣人類文明早期的文明制度,春秋戰國時期有諸子百家,漢唐強盛無匹,即便是宋這樣對外孱弱的國家也有著輝煌的藝術造詣。而我們現在所說的復興,更多的就是在說恢復漢唐之光,這兩個時期的服飾實際上也是現在被我們頻繁拿來改良的服飾。

如果嚴謹點,漢服運動其實早在清朝滅亡時就曾興起過,節點就在中山服誕生之前。但因為漢服本身在實用性上的欠缺以及其本身是封建時代的產物,故而早期的漢服運動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而在新中國建立以後,中山裝在很長時間內成為不可替代的一種文化符號,甚至到今天,中山裝都是國家象徵之一。

只是,中山裝所代表的是現代中國的復興基調,但無法展現出古之中國那種大國神韻。在民間,漢服運動被不時的提出,亦有有志者試圖通過自己的身體力行來促進這項運動的發展。

2003年7月21日,澳大利亞華裔青年「青松白雪」(王育良)上傳自製漢服照。

2004年8月22日, 「軒轅慕雪」穿漢服參加黑龍江省第二屆武術傳統項目比賽,為漢服進入大眾視野尋求了一個新的通道。

2005年4月17日,十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新儒生在山東曲阜孔廟,首次踐行明代釋奠禮,也是第一次統一著裝的祭禮。

2007年5月,福建漢服天下經文化局批准成立,民政局正式核准登記。成為全國首個官方認可的漢服文化協會。

可以說,自打踏入新世紀以後,漢服運動越來越高頻率的出現。這也讓人心生疑問,究竟是什麼促進了這一運動的發展與壯大?

這其中含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擔憂,一個是自信。

兩個截然不同的詞代表著什麼呢?擔憂何來?自信又從何說起?我們先來看一看大環境。

新世紀到來後,中國最大的變化就是加入了世貿,從此開啟了自己的全球化道路。而加入世貿後的中國變化是顯而易見的,經濟騰飛,中國逐漸變為工業化大國,其工業實力甚至在全世界獨樹一幟。許多擺脫了貧困的中國人越來越多的走向世界,向外輸出中國文化,展示中國的新面貌。

然而,這樣的變化也自然會讓人產生一絲的擔憂,比如在融入全球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候,我們的傳統文化會不會被徹底遺忘乃至丟棄?畢竟中國曾掀起過多次的新文化改革運動,傳統文化在每一次幾乎都是受害者,甚至還一度出現過「漢字不亡,中國必亡」的口號。

讓我們將時間撥回到2002年2月14日,一網名為「華夏血脈」的網友在新浪艦船知識網絡版軍事歷史論壇發表《失落的文明-漢族民族服飾》帖子。該帖子在彼時受到大量的關注,猶勝過現在我們所熟知的「十萬加」。

而在那年代,漢服早已被塞進布滿灰塵的衣櫃里,西方世界的先進與優越通過網際網路與先行者傳的越來越廣。許多人相信,中國必須向西方看齊才能迎來更好的發展。

事實上,許多從「白天聽老鄧,晚上聽小鄧」時代走過來的人對西方,甚至是更早一步接觸到西方文化的香港與台灣羨慕不已。以至於,「傳統」被當成土鱉,國貨不如洋貨。而在城市裡,也興起了風風火火的拆建運動,當無數的大廈拔地而起的時候,這種西式現代化建築更加讓人相信西方文化的優越性。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有人會感到擔憂,當西化與現代化變成同一個意思的時候,中國傳統文化的確岌岌可危。以韓國為例子,曾為了尋求文化上的獨立而放棄漢字,以至於大多數韓國人到現在甚至讀不懂自己曾經的歷史。

文化是民族之根本,中華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保留完好的文明,如何在現代化的道路上對我們的民族文化去蕪存菁,是每一個中國人都曾面對的難題。事實上,早年穿漢服於公共場合亮相的人多少都會受到異樣目光的審視甚至是嘲笑,在經歷過兩百年左右的恥辱歷史後,中國人對落後的害怕與敏感無疑是世界第一的。

另外,我們現在的人對漢服多少都有些理解上誤差,漢服是一個很寬泛的說法,中華文明一直是一個多民族不斷融合的文明。戰國時期與出現過「胡服騎射」,南北朝與元清等少數民族統治的一些時期更是帶來了許多新習俗與文化,即便是讓我們引以為傲的唐朝,在穿著與飲食上都帶有胡風。

在2014年的APEC會議上,參與會議的世界領導人身著中國特色服飾集體亮相。一些媒體認為那些服飾是漢服,也有人表示那更像唐裝。這也就是漢服這個名詞的不確定之處,它究竟代表的是一個特定的時期服飾?還是一個民族甚至是文明的變遷呢?

為了方便理解,我們統一將漢服理解為一種漢民族在古時候的特徵。這種特徵我們通過許多電視劇與電影已熟知一二,據沈從文先生考究,漢代的統治者頭上戴的冠前梁高聳,向後傾斜,中空如橋;梁分一梁、三梁、五梁幾種,上面加有金玉裝飾,以表爵位等級,他們的腰間纏有絲絛,配有環刀,常穿白狐裘或者綢子。而普通百姓就要簡單的多了,只是頭上戴著用來包裹頭髮的巾或者幘,衣料多為麻、葛。

我們在許多歷史劇中看到的打扮多半是經過改良過的,所謂方巾、古扇、衣袂飄飄的瀟洒狀也不適合需要幹活的普通百姓。不過,經過鏡頭渲染的漢服的確呈現出非凡的魅力,這也為征服年輕群體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我們再來說說漢服與「自信」的關係。

中國復興之快無疑是過去幾十年的一大奇蹟,從農業國變為工業國,從連子彈都生產不出來到工業全產業鏈齊備,從人窮而志短變為已開發國家商場的土豪客。中國人前進的步伐一直都比國家要來的快,而一個民族或者國家要有足夠的自信,前提就是國家富強,只有在富強的基礎上,才能拾起失落的文化。

在西方社會,一度有「黃禍論」甚囂塵上,「東亞病夫」的帽子也不時的出現挑動我們的神經。甚至是十多年前,許多網際網路平台還存在著大量的帶路黨公知不遺餘力的貶低與醜化中國。這是曾經落後所帶來的遺毒,也是心態不正所產生的內心畸變。

而當中國一躍成為世界舞台的主角之一時,中國的文化也無疑將迎來一個復興浪潮。比如,古詩詞綜藝節目《詩詞大會》在近些年大火,《國家寶藏》引發探究古文明的潮流,《舌尖上的中國》將中國味道播撒到海外。漢服也以重要的文化特徵不斷出現在文化節目或者網絡平台中。

這是文化自信與制度自信所帶來的結果,當下甚至還誕生了「國潮」這一名詞,故宮研究院就依靠著賣「國潮」產品而賺的盆滿缽滿。而漢服也是當下最能體現「國潮」的存在。

可以說,中國人的自信正與國力一起在快速復興。這種自信表現在不羞於自己的傳統,不媚於外國糟粕,不屑於自我矮化。

年輕人

年輕人的喜好一直代表著國家的潮流風向,90年代的中國年輕人喜歡日本動畫、港台歌曲與電視劇。新世紀前十年的中國年輕人喜歡網路遊戲與社交。如今的年輕人鍾愛二次元與古風等。

但萬變不離其宗的是,年輕人喜歡能彰顯個性的東西,漢服在當下無疑就有這樣的功能。在大多數高校社團,都會有漢服社,年輕的學生喜歡自己手工製作服飾,以求製作出符合現代審美的漢服。

更為重要的是,年輕人並不羞於展示自己,他們渴望讓更多人看到自己,以驕傲的姿態面對老一輩可能皺起的眉頭。如果生活在城市中,總能在周末時的一些公共場合看到身著漢服的年輕人在拍照。在二手交易平台閒魚上,有關漢服的魚塘有上百個之多,其中「漢服復興」魚塘有超過40萬人入駐,「漢服及配飾」也有超過十萬人入駐。

可以說,這種一場由年輕人發動的復興文化運動。而在網際網路中,許多主播與UP主經常身著漢服出鏡,典型的是李子柒,她的視頻帶有濃厚的中華田園古風,她本人也經常穿不同時期的漢服飾錄製視頻。

在她的視頻下,總能看見大量的誇讚與嚮往之詞,甚至在Youtube中,李子柒讓無數外國網友感到驚艷。漢服文化正經由新的媒體介質傳播到全世界有網際網路的角落。

毋庸諱言,中國正在向世界強勢輸出文化。這在以前是已開發國家的專屬,例如美國就通過好萊塢輸出自己的價值觀與文化,慶幸的是如今的中國也有能力在世界的舞台上大方的展示自己。

悠悠華夏,千年變遷。曾經的中華文明屹立在世界之巔,代表著世界最高文明,如今的中華文明依然能夠代表著一種文明高度,在全球化的今天留下獨有的印記。


新品頭條,網羅全球新品資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