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崛起,嗶哩嗶哩走紅,網際網路下半場上海何以爆發?

決策雜誌 發佈 2020-01-07T05:35:25+00:00

今年9月,總部位於上海的網際網路企業拼多多市值超過百度,成為中國第五大網際網路公司。這不僅在業內引起震動,也一石激起輿論千層浪。外界對這一新聞的解讀,多集中於兩種商業模式的此消彼長,驚嘆於拼多多模式的強大生命力。

今年9月,總部位於上海的網際網路企業拼多多市值超過百度,成為中國第五大網際網路公司。這不僅在業內引起震動,也一石激起輿論千層浪。外界對這一新聞的解讀,多集中於兩種商業模式的此消彼長,驚嘆於拼多多模式的強大生命力。其實,拼多多崛起的背後,是整個上海網際網路產業在「下半場」的集體爆發,而拼多多只不過是其中最為搶眼的一個。

上半場比速度,下半場比耐力

上海網際網路產業,一直是為人津津樂道的話題。有一段時間,「上海錯失網際網路機遇」,「上海為什麼沒有BAT」等聲音,曾一度議論紛紛。「為什麼上海誕生不了阿里巴巴?」這個「世紀之問」曾經壓得上海的政界、學界和媒體喘不過氣來。這些說法雖然能博得眼球,嚴謹性卻經不起推敲。

實際上,在中國市值前十的網際網路公司之中,上海已占據兩席。除了拼多多以外,上海還擁有多家新經濟形態的企業,如生活服務電商平台美團、新消費社區小紅書、年輕人的視頻平台嗶哩嗶哩、人工智慧公司依圖科技等等。而在今年8月14日工信部發布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百強榜單中,上海更是以19家公司上榜的成績,成為僅次於北京的網際網路重鎮。

那麼,在網際網路上半場,上海為何沒能像北京、杭州、廣州那樣耀眼呢?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網際網路大潮興起。不過,第一代網際網路企業多是門戶公司,具有非常強的信息服務、新聞服務性質。很遺憾,上海既不具備北京獨有的「中國信息(新聞)和文化中心」的地位,也沒有北京那麼多的科研院校及其支撐起來的技術優勢,這就使得像新浪、搜狐、網易、騰訊、百度這樣的門戶型網際網路公司不可能誕生在上海。這是上海錯失第一波「網際網路創業潮」的主要原因。

實際上,在所謂上海失去網際網路的20年里,知名的網際網路企業並不少。國內網際網路遊戲的鼻祖盛大遊戲1999年就在上海成立,國內電子商務的鼻祖易趣網同樣是1999年在上海誕生,當時的BAT尚不見蹤影。1999年創立於上海的攜程,至今還是這個行業的領軍者。視頻網站土豆網成立的時間比優酷網還要早1年。大眾點評2003年在上海成立,比美團足足早了7年之久。網際網路最大個人財富管理平台上海陸金所,也比今天炙手可熱的雪球要早好多年。

回過頭來看,上海的網際網路企業往往是行業里最早專注於細分領域的弄潮兒。上海的網際網路企業過於專一,缺乏多元化,被不少人認為是一大缺點。然而,這恰恰是上海網際網路企業的獨特競爭力所在。從中國網際網路產業發展趨勢看,上半場是短跑競賽,而下半場是耐力競賽,進入發展深水區,決定最終戰局的,是產業深度和區域廣度。上海的網際網路企業多專注於自己擅長的賽道,側重於微創新,把自己的護城河越挖越寬,越挖越深。而上海獨有的產業、政策和貿易優勢,更使得上海網際網路企業如虎添翼。

城市網際網路基因,是個偽命題

城市的網際網路基因,其實是個偽話題。在中國,沒有哪個城市天生就有網際網路基因。網際網路作為城市產業的一種,其發展說到底取決於城市整體的營商環境,如果一個城市營商環境開放而透明,公共服務以企業和民眾需求為導向,能給新興產業發展以良好氛圍和制度環境,包括網際網路在內的城市產業的崛起,其實是水到渠成的結果。

上海的營商環境向來有口皆碑,尤其是最近幾年,上海的營商環境改善更是日異月新。以自貿區建設為突破口,聚焦開辦企業、跨境貿易等評價營商便利度的關鍵指標,上海積極開展改善營商環境專項行動計劃,推進投資、貿易、金融等制度創新先行先試,企業辦事便利化程度因此逐步提升,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斷降低。

針對網際網路等新經濟發展,上海更在政策上不遺餘力地扶持。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上任之初便要求,政府要當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做到有求必應、無事不擾。今年2月,他還提出,要把信息消費作為重點領域,抓住發展機遇,持續推進創新。

2017年,上海正式公布《上海市新興行業分類指導目錄》。結合目錄,上海對新經濟企業逐漸採取了既包容審慎又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政策。既放寬准入門檻,精準扶持新經濟企業,同時又主動在事中事後加強監管,及時排除新經濟企業在發展中可能存在的風險,確保企業在包容審慎的環境之中健康成長。

今年6月,科創板在上交所正式開板,成為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推動力,上海本土網際網路公司無疑占據地利之勢。科創板作為我國新經濟、新產業的搖籃,勢必進一步激發本土網際網路公司的活力,加速企業的成長和擴張。

美團CEO王興此前曾指出贏得「網際網路下半場」的三大路徑:高科技、「網際網路+」和國際化。而這三點,正是上海的優勢所在。網際網路產業的發展,不可能脫離社會經濟土壤,移動網際網路的下半場,新經濟企業的競爭更需要區域經濟、產業政策和商業積澱的鼎力加持。

上海作為新經濟、新業態的重鎮和熱土,以其國際性的影響力、獨特的產業政策資源和深厚的商業文明積澱,正在重新塑造中國網際網路產業格局。

上海的殺手鐧,「AI+網際網路」

如果說,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上海已後來居上,在即將到來的人工智慧時代,上海同樣展現領跑之姿。

過去20年,其實網際網路就做了一件事,消除信息差。把我們帶入資訊時代,靠的是技術進步,憑藉網絡的普及和智慧型手機的發展,孕育了BAT這種超級公司。但從目前來看,新的技術還沒有起來,老的技術紅利已經消耗殆盡。下一波技術趨勢或者說紅利是什麼?目前來看只能是人工智慧。大數據和AI領域的技術進步將有可能成為下一個改變我們生活的源動力。

任何一個新技術的成長,都可分為三個層面,最底層的是基礎性的算法,第二層是技術帶來的服務層,第三層是大量的應用層。目前人工智慧已經接近大範圍的應用層面。

上海正迎來一個全新的機會,上海的科研實力在過去網際網路產業擴張的時代被嚴重低估。上海的產業特色是非常的均衡,任何一塊都沒有明顯的短板。而人工智慧的發展最需要的是實體產業的支撐,其優勢集中體現在「人工智慧+實體產業」。人工智慧目前正在生物醫藥與高端醫療器械、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裝備、高端能源裝備、新材料等方面進行應用,而上海在這些領域擁有全套產業鏈。

官方統計數據顯示,上海擁有人工智慧核心企業1000餘家。實際上,作為新電商平台,拼多多的成功就在於,將分布式人工智慧技術與電子商務模式相結合,通過算法和大數據,了解並滿足消費者需求。

最重要的是上海已然開始謀篇布局。近年來,上海把發展人工智慧作為優先戰略選擇,主動謀劃,加緊布局,似乎卯足勁要在網際網路下半場扳回一局。從產業角度看,高端工業、醫療、金融、汽車是未來會從人工智慧受益最大的幾個行業,而這幾個行業都是上海的傳統優勢。

2018年,上海出台《加快推進上海人工智慧高質量發展的實施辦法》,其中一個目標就是到2020年,人工智慧對上海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和社會精細化治理的引領帶動效能顯著提升,要基本建成國家人工智慧發展高地,成為全國領先的人工智慧創新策源地、應用示範地、產業集聚地和人才高地,局部領域達到全球先進水平。這也是上海網際網路產業在「AI時代」崛起的最好註腳和最強助推。

(作者單位:復旦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

編輯:紀海濤

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決策雜誌」(微信ID:juecezazhi)。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