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史||《趙氏孤兒》海外傳播線路圖

翻譯教學與研究 發佈 2020-01-21T07:08:32+00:00

本文轉自:善本古籍自從《趙氏孤兒》於1759年在西方舞台上演,中國戲劇就開始了在海外的傳播經歷,並成為西方人了解中國和中國文化的重要途徑。

本文轉自:善本古籍

自從《趙氏孤兒》於1759年在西方舞台上演,中國戲劇就開始了在海外的傳播經歷,並成為西方人了解中國和中國文化的重要途徑。

元雜劇《趙氏孤兒》首次被全文翻譯成法文是在18世紀。1698年法國傳教士馬若瑟翻譯了《趙氏孤兒》,並將翻譯的劇本於1735年在法國的《中國通志》全文發表。之後,《趙氏孤兒》的這一譯本通過英、德、意、俄等幾種語言的《中國通志》在歐洲廣為流傳。法國作家伏爾泰看到後也對《趙氏孤兒》產生了興趣,進而對《趙氏孤兒》進行改編,並將劇名改成《中國孤兒》,在巴黎上演和出版後,英國劇作家阿瑟·墨菲在伏爾泰劇本的基礎上又進行改編,形成了默氏《中國孤兒》的劇本,並於1759年4月在倫敦上演,取得成功,後來又到美國上演。

在美國上演的《趙氏孤兒》經歷了馬若瑟的法語翻譯,伏爾泰的法語改編,以及阿瑟·墨菲的英文翻譯和改編。改編體現在三方面:演出語言的變化、情節的變化、主題的變化。元劇是以歌唱為主的,馬若瑟的法文譯本將其改為以對白為主,這不僅使原劇中的詩意成分喪失殆盡,而且原劇中的曲子也完全喪失。中國戲劇綜合了多種藝術形式,其中有詩歌、樂、舞、美術等,有很高的藝術性和詩化性。特別是對話的音樂性,是中國戲劇一大特點。「唱、念、做、打」中「唱」是第一位的,而《趙氏孤兒》海外旅途的第一站,就失去了詩意的「唱」。馬若瑟的翻譯被認為「譯本中不只一個句子被過分隨心所欲地作了翻譯,從而使劇本失去了中文原本中所特有的魅力。此外,譯者未能透徹地理解其中的某些對白,其譯本有時晦澀難懂,使人不知所云」。伏爾泰認為,馬若瑟神父的《趙氏孤兒》譯本「完全沒有表現出中國人的思想深度,未能使人理解該民族的真正情操」。

所幸馬氏保留了故事的情節框架,所以仍然是中國故事。劇本中的高乃依或拉辛式的悲劇所具有的「崇高的情感和高尚的自我犧牲精神」仍被保留了。到了伏爾泰筆下,故事情節從公元前5世紀的春秋時期向後移動了1000多年,把一個諸侯國家內部的「文武不和」的故事改為兩個民族之爭。他還遵照歐洲的新古典主義的戲劇規則,把《趙氏孤兒》的故事時間從20多年(據伏爾泰說是25年)縮短到一個晝夜,劇情被極大地簡化;更有甚者,他還根據當時「英雄劇」的寫法,加進一個戀愛故事。這樣,中國的元雜劇《趙氏孤兒》面目全非了。伏爾泰改編的戲劇「充滿仁愛之心」。阿瑟·墨菲更是花兩年時間對該劇進行改裝,並加入了許多人的修改意見,於1759年4月在倫敦德如瑞蘭劇院上演他改編的《中國孤兒》同樣取得了成功。墨菲認為中國的《趙氏孤兒》題材是好的,可惜作者對救孤一節沒有處理好,沒有表達為人父母者心理上的矛盾和衝突。

1767年,當年由英國人阿瑟·墨菲改編的《趙氏孤兒》在美國費城上演,英文劇名是《中國孤兒》。儘管墨菲版的《趙氏孤兒》與原作相比有較大改動,但這畢竟是中國戲劇在美國舞台上的第一次露面。值得一提的是,這使得中國戲劇傳入美國要早於西方戲劇傳入中國。該劇的上演甚至早於美國第一部喜劇的上演。從此,中國戲劇開始了在美國200多年的傳播與發展。由於中國戲劇並不是依照原樣被重複上演,而是被改編後上演,所以已不同於原始的中國戲劇而發展成為一種新的劇目,在形式或內容上都呈現出非中國傳統戲劇的形式與主題。

改編不僅是18世紀和19世紀歐洲人和美國人,而且也是20世紀和21世紀的華裔接受中國戲劇的主要方式之一。華裔戲劇人也改編了《趙氏孤兒》,2003年旅美華人陳士錚在美國林肯中心推出策劃了兩年的《趙氏孤兒》,以中英文兩個版本推出。英文版《趙氏孤兒》由紐約劇作家格林斯潘改編,除了借用原劇劇情之外,從音樂到舞台,該劇完全是一部美國化的百老匯喜劇。最後的結局雖然還是復仇,但用的是美國人的方式:在趙氏孤兒21歲生日時,程嬰將其身世當做「一個驚喜」告訴他。觀眾的反應居然是大笑不已。

英文版的《趙氏孤兒》為了使其具有更多的象徵意義而沒有設定具體的時間與空間。音樂由紐約頗有名氣的作曲家史迪芬·梅里特來編寫,音樂用京胡、琵琶、豎琴這三種中國傳統樂器伴奏。這些改編,被認為是將中國戲劇美國化或將中國戲劇國際化,同時也給美國的戲劇舞台增加了多元文化的色彩。

在中國,《趙氏孤兒》傳播的是忠君、大義和懲惡揚善等在傳統中國戲劇中常見的主題。最近上演的陳凱歌導演的電影《趙氏孤兒》,其片名的英文為Sacrifice,點出了陳凱歌版《趙氏孤兒》的主題:「犧牲」。該片雖然被認為顛覆了古典戲劇的故事,融動作、愛情、夢幻於一身,但通過程嬰夫妻以及其他同情趙家的將士,仍然演繹了承諾和忠義的主題,延續了傳統的《趙氏孤兒》的文化精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