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在位時期,東南沿海的農民起義為何屢禁不止?

銘儒說史 發佈 2020-01-07T07:46:41+00:00

明英宗朱祁鎮在中國漫長的封建君主制歷史中算得上一位極富話題性的君王。其先後兩次當皇帝的經歷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而他率領明軍主力大敗,遭遇土木堡之變的經歷加上他二次登基之後對於于謙等忠臣的迫害,讓他獲得了昏君的頭銜。

明英宗朱祁鎮在中國漫長的封建君主制歷史中算得上一位極富話題性的君王。其先後兩次當皇帝的經歷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而他率領明軍主力大敗,遭遇土木堡之變的經歷加上他二次登基之後對於于謙等忠臣的迫害,讓他獲得了昏君的頭銜。

但其實在土木堡之變以前,明英宗的正統年間裡,中國的政治生態就出現了十分大的問題。當時明朝還處在王朝早期,按理說應該還處於王朝的上升期。但是當時的官府以及地主們已經開始極盡所能地剝削明朝的農民了,無論是當時的農民還是佃戶,甚至連採礦業的從業者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剝削。

這些人的生活開始變得難以保障,只能揭竿而起,反抗明王朝的腐朽統治。當時這些農民起義在全國各地都有發生,其中在東南沿海部分地區最為集中,也成為了威脅明王朝統治的重要隱患。

銀礦私采的興起與浙江葉宗留領導的礦工起義

在明朝時所有的貴重金屬礦產都屬於官礦,由國家壟斷,嚴禁民間進行開採。在明英宗在位的明朝中期,由於農業以及手工業的發展,政府官方發行的貨幣以及銅錢已經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交易需求,因此白銀逐漸成為貿易中的價值尺度,在社會上被普遍使用。而白銀的廣泛使用也讓明英宗時期的明朝政府解除了對於白銀使用的限制。

白銀的使用讓白銀的價值不斷攀升,貪婪的明朝政府也開始將銀礦視為利益所在,於是明朝政府下達了禁令,禁止任何個人私自盜採銀礦。當時的白銀礦產多集中在浙江,福建以及江西等省份,其中三省交界的仙霞嶺地區還被明朝政府劃定為禁區,禁止人們進入防止他們進行盜採。對於這些規定,在《明會典》中有如下記載:

"福建、浙江等處軍民私建銀礦者,正犯處以極刑,家口遷化外,如有逃遁不服追問者,量調附近官軍剿捕。"

但是當時這三個省份的人民的生活境況十分糟糕,在政府以及地主的橫徵暴斂之下他們的生活已經難以為繼。於是許多逃亡者只能偷偷進入封禁山區進行盜採。由於採礦對於人力的需求比較高,因此這些逃亡者的規模都不小,一般都能達到五六百人,而且還有武器來防身,這讓這些盜採的農民們有了起義的基礎。

而引領他們反抗明朝政府暴政的是浙江人葉宗留,在正統七年的時候,他和王能、鄭祥四以及蒼大頭等人聚集了千餘人進入仙霞嶺山區開採銀礦,他們的勞動以及生活條件都十分艱苦,開採所得也十分微薄。

而且當時的礦坑安全狀況十分糟糕,經常發生大規模的塌陷,因此也被稱為"陷人坑"。但即使這樣明朝政府還是想盡辦法封鎖這一地區,對於這些農民的開採進行阻撓。葉宗留認識到開礦並不能維持這些礦工的生計,於是提倡發起武裝暴動來解決社會貧富不均的問題。

他們在正統十年舉行起義,開始進攻江西永豐。明朝政府立即派遣周圍的官軍前往剿匪,但卻被起義軍殺得大敗。於是永豐知縣鄧容採取了招撫的手段來瓦解義軍。在他的努力下,王能等三十五人投降了明朝,他們先後誘殺了鄭祥四、蒼大頭等三百餘人,起義軍的形勢變得十分危急,葉宗留只得帶領起義軍將士們轉移到處州,雲和等地,一面繼續開礦,一面積蓄力量。在正統十二年的時候,葉宗留再次起兵,攻下了政和縣城,之後又先後占領了福建境內的浦城,建陽,建寧等地,控制了三省的交通。

在正統十三年時,葉宗留在與明軍交戰的時候喪命,葉希八繼承了他的遺志,繼續開展與明朝的鬥爭,在當時福建地區還有其他的農民起義,兩相呼應之下,起義軍最鼎盛的時候規模甚至達到了幾萬人。但是起義軍的首領們並沒有經得住明朝政府的誘惑,先是將領陳鑒胡被勸降後慘遭殺害,起義軍元氣大傷。後來葉希八也因為張楷向他們保證不殺害起義軍的家屬而投降,至此持續了六年的礦工起義才宣告結束。

不過明朝政府卻並沒有遵守他們的約定,殺死了當時幫助過起義軍的當地村民,對於許多義軍戰士也施以毒手。後來明朝政府對於這些地區的管制也更加嚴格,不要說採礦,連基本的農業生產都不能正常進行。

葉宗留領導的礦工起義持續時間較長,但是由於他們沒有明確的目標,起義軍的將士只是為了謀求生存,沒有更加遠大的政治理想,因此極易動搖,起義軍的失敗也與其主要將領的叛降有關,這樣的起義軍註定不能推翻明王朝的統治,不過這次起義還是暴露出了明王朝統治者的貪得無厭以及百姓的悲慘生活,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

地主對佃戶的嚴重剝削以及福建鄧茂七起義

如果說葉宗留的起義還只是一小部分礦工在明政府的畸形政策下的掙扎的話,那麼福建地區由鄧茂七領導的農民起義則反映了明朝中期中國大部分人民的悲慘生活。在明朝中期的時候,中國的土地兼并現象就已經十分嚴重了,尤其在福建等地區,大部分農民已經成為了地主的佃戶。

在明朝時期,地主收取的地租是十分沉重的,因此佃戶們的生活條件大都十分糟糕,但是地主們卻仍然不滿足,他們在地租之外還向佃戶們收取雞鴨等冬牲,而且佃戶在向地主交租的時候,也要親自送到地主的糧倉,這在無形中又增加了農民們的負擔。

當時的福建地區由於經常爆發小規模的礦工起義,因此各鄉居民組織起了小規模的武裝部隊來進行防衛工作,鄧茂七以及其弟弟鄧茂八都是當地的武裝組織首領。他們紛紛號召當地的農民不向地主繳納冬牲,並且要求地主親自到田間收取地租。這自然引起了地主的不滿,地主們便向知縣告狀,知縣派出巡檢來抓捕鄧茂七,但是他們被鄧茂七 擊敗,鄧茂七於是發動起義。

當時福建新任左布政使宋新對農民的剝削十分嚴重,因此整個福建省內不少地區都響應鄧茂七的起義發動了武裝反抗,起義軍聲勢十分浩大。

不過鄧茂七的起義還是瓦解於內部叛變,雖然鄧茂七的反抗意志十分堅定,但是起義軍的內部組織還是太過鬆動。在正統十四年的時候明朝政府招降了起義軍中的羅汝先等將領,他們引誘起義軍進攻延平,而張楷在當地設置了大量伏兵,大敗義軍,鄧茂七也在戰鬥中犧牲。起義軍從此一蹶不振,很快被政府平定。鄧茂七在聽到勸降後的反駁在《明史紀事本末》中有如下記載:

"吾豈畏死求免者,吾取延平,據建寧,塞二關,傳檄南下,八閩誰敢窺焉。"

鄧茂七的起義代表了當時的農民階級受到了地主階級以及政府的殘酷壓迫,有著更加深厚的群眾基礎,但是鄧茂七的理想還是能夠控制福建地區,而不是推翻明政府的統治,改良人民的生活條件,這樣的政治理想顯然難以凝聚人心,其力量在於明朝政府的對比中又處於弱勢,其失敗的結局也是不難看出的。

"占沙"與"搶割"的盛行與廣東地區的農民起義

在中國最南方的廣東作為明政府的東南邊陲,因為遠離中央政府,因此當地貪官污吏對於人民的欺壓情況也十分嚴重。其中官員們最常使用的手段為占沙和搶割。占沙指的就是官員和豪紳搶奪農民們耕種的土地,然後再還給開墾者並向其收取高額地租。對於占沙的描寫在《廣東新語》中有如下記載:

"影占他人已熟之田為己物,以五分攬進,取十分於諸佃,不俟力耕,而已收其利數倍矣。"

而搶割指的是在農作物剛剛成熟的時候,惡霸們就派人去將作物收歸己有,一旦有農民反抗,他們就會大打出手,甚至殺死這些農民。

在這樣的情況下,廣東地區的人民對於明政府的不滿情緒十分嚴重,因此只要有人發動起義他們就會加入其中。當時廣東地區的起義不比福建省內勢大,但是像黃蕭養等人領導的起義依然給明政府在廣東地區的統治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但是明朝政府依舊採用安撫政策從內部瓦解了人民的反抗,著主要還是因為起義軍的將領都缺乏遠見,而人民也缺乏堅定的反抗意願。


結語

在明英宗正統年間發生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農民起義無論發起方式還是失敗經歷都是十分相似的,這在一方面表現了當時這些地區的人民生活狀態十分相似,另一方面也說明當時人民的思想意識形態也是十分接近的。

在生活條件上,無論是礦工,佃戶還是農民都在遭受著政府與地主的殘酷剝削,在這樣的生活條件下他們自然對明政府的統治感到不滿,然而真正讓他們走上武裝起義道路的原因還是他們的生活已經難以維持。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在明英宗時期明朝在這些地方的統治已經出現了極大的問題。但是這些農民起義的紛紛失敗暴露出了當時革命理論的匱乏以及將領們的短視,這三次起義的基本訴求都是為了謀求生存,至多也不過希望成為割據勢力,並沒有給人民規劃未來的藍圖,這樣的起義是斷不可能成功的,只能說這是時代的局限性造成的遺憾吧。


參考文獻

1《明史》

2《廣東新語》

3《明史紀事本末》

4《明會典》

文章內容為本號100%原創(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存在疑義,請聯繫我們刪除。)本號將持續為大家輸出精彩的原創文章,歡迎小夥伴們訂閱轉發及評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