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新年音樂會 | 爭鳴

音樂周報 發佈 2020-01-21T07:59:57+00:00

文|王安潮元旦前後的「新年音樂會」是舞台藝術中的特有階段性現象,歡樂祥和、祈福祝願的情境營造是這場視聽盛宴的主題。- THE END -

文 |王安潮

元旦前後的「新年音樂會」是舞台藝術中的特有階段性現象,歡樂祥和、祈福祝願的情境營造是這場視聽盛宴的主題。其傳統自然與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有關,而如何舉辦、舉辦得如何,當然也會被有意無意地拿來與維也納版比對。近年來,學校表演藝術的快速發展,使得新年音樂會舉辦的大軍除了職業院團外,還添了院校樂隊(包括合唱隊)的身影。而學院派的加入,也因此多了些學術型傾向,豐富了純娛樂型的新年音樂會。

觀眾需要什麼樣的新年音樂會是舉辦者需首要考慮的,這其中的決定性因素當屬音樂會的適用對象。陝西新年音樂會已經連續舉辦十三屆,它的聽眾主體是當地樂迷,其選曲自然會考慮陝西本土原創優秀音樂作品,舉辦者力圖滿足老百姓日益增長的文化品位需求。今年的音樂會上半場曲目有《山丹丹開花紅艷艷》(屠冶九)、《陳倉序曲》(崔炳元)、《棧道隨想》(趙麟)、《長城古道》(尚家子)、《馬踏飛燕》(韓蘭魁)、喬家大院組曲《立志》《遠情》等作品,幾位作曲家均是陝西籍,展現地域特色是這場音樂會的出發點。所選曲目都是雅俗共賞的藝術作品,使得音樂會較好地展現了大眾娛樂的一面。其中惹得觀眾大量喝彩的《陳倉序曲》更是今年的新作。

展現學術性的探索是學院派新年音樂會考慮的策略之重,這其中決定性因素當屬師生才藝的展示。哈爾濱音樂學院新年音樂會以中俄交響樂團為主體呈現了中外經典作品,如樂隊與雙鋼琴《動物狂歡節》(聖-桑)、琵琶與樂隊《草原英雄小姐妹》(吳祖強、王燕樵、劉德海)、打擊樂與樂隊《龍騰虎躍》(李民雄)、《單簧管小協奏曲》(韋伯)、揚琴與樂隊《狂想曲》(王丹紅)、《降E大調大提琴協奏曲》(蕭士塔高維奇)、《紅旗頌》(呂其明)等。音樂會注重演繹技藝的宣揚並讓全校師生形成互動,展現了樂團詮釋中外作品的全面技藝,輔助學校的教研是音樂會的初衷。

選曲注重高難度技巧的展示是此類新年音樂會的側重點,上海音樂學院和中央音樂學院的新年音樂會亦是如此。上海音樂學院的新年音樂會展演了「新中國70周年華誕」獻禮的紅色音樂主題,包括《紅旗頌》(呂其明)、《洪湖隨想曲》(張敬安/歐陽謙叔原曲、閔惠芬改編)、《梁山伯與祝英台》(何占豪、陳鋼)《長征交響曲》(丁善德)、《黃河大合唱》(冼星海)等。音樂會的主體是在樂曲詮釋中展現的表演者技藝,指揮家林大葉和張國勇、二胡演奏家陸軼文、小提琴演奏家王之炅、男中音歌唱家胡斯豪等,在學院交響樂團、合唱團演繹的背景上輪番展現技藝,將技術的魅力發揮得淋漓盡致。

也許有人覺得新年音樂會無需在意炫耀技術和宣揚學術,這其實是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程式化導致的慣性思維,上述音樂會並沒有缺失娛樂性、大眾化,而它們注重多元化、個性化的技藝之魅,又增加了藝術品位引領的方向。假如全世界的新年音樂會都依從某種既定套路,那真沒有各地都辦新年音樂會的必要,大家圍坐在電視劇前看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即可!

- THE END -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