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簡,李清照顛沛流離的一生

史地客棧 發佈 2020-01-07T08:04:49+00:00

李清照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少有的詩詞女作家,是古代封建社會女性的新標榜!她出生於書香世家,生活優渥,是一位名副其實的上流社會名媛!其父李格非,為北宋文章名流,也是文豪蘇東坡學生。其母王氏,是狀元王拱辰孫女,亦善文!父母的影響讓她從小就受到了濃厚文學氣息薰陶。

李清照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少有的詩詞女作家,是古代封建社會女性的新標榜!她出生於書香世家,生活優渥,是一位名副其實的上流社會名媛!其父李格非,為北宋文章名流,也是文豪蘇東坡學生。其母王氏,是狀元王拱辰孫女,亦善文!父母的影響讓她從小就受到了濃厚文學氣息薰陶。

李清照6歲,隨父母居京師,自幼耳濡目染的文學藝術薰陶,使天生聰慧靈敏的她更加才氣過人,除了對作詩十分了得,在詞壇上也逐漸嶄露頭角,其中現廣泛流傳的著名詞章《如夢令》就是與父母同居汴京所著,當時史書《堯山堂外紀》卷五十四中寫道: 「當時文士莫不擊節稱賞,未有能道之者」。如果不是因為當時朝代局勢動盪、丈夫的離逝,估計也不會造成之後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根據歷史的記載李清照人生的前十幾年經歷都是跟父親的仕途有關。直到李清照18歲與21歲尚在太學作學生的趙明誠在汴京成婚,兩年後趙明誠也進入仕途,李清照人生的重大變故才逐漸湧現!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朝廷內部激烈的新舊黨爭牽連了李家,其父李格非被列入元祐黨籍,不得在京城任職,被罷官後的李格非,只得攜眷回到原籍明水,暫留京城的李清照並沒有能倖免 「元祐黨人」牽連,崇寧二年(1103年)九月庚寅詔禁元祐黨人子弟居京;辛巳,詔:「宗室不得與元祐奸黨子孫為婚姻。」這條禁令意味著李清照與丈夫要面臨被拆散的風險,不得已她只獨自離開汴京,投奔父親家人!

李清照夫妻分居的生活也持續了近兩年,崇寧四年(1105年)暮春,黨爭之戰結束,朝廷毀《元祐黨人碑》,繼而大赦天下,解除一切黨人之禁,李清照這才得以返回汴京和丈夫相聚。本以為從此能相安無事的時候,新一輪的政變又悄然來襲,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年)三月,趙挺之被罷官後隨即身亡。死後第三日,其有關族人隨即被捕,因為沒有實際的證據,所以關了幾天後便被釋放。但因黨爭的恐怖,趙家就算能逃過牢獄之災,但也無法在京城這個是非之地立足。李清照又只好隨趙氏一家回到青州的私第,開始了隱居鄉里的生活。

從上流名媛、養尊處優再到階下囚、顛離漂泊的日子讓李清照的心境早有不同,但尚好她與丈夫趙明誠互相扶持,視彼此為對方的精神支柱,日子雖然清貧,但也算是他們這段苦命鴛鴦這一生中最幸福寧靜安穩的日子。在屏居鄉里十年,夫妻二人不斷的整理文獻書籍,日子也算其樂無窮,在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年),李清照43歲,丈夫因平定逃兵有功便重新獲得了官職,可是很快「靖康之亂」的到來又給了李清照一記響亮的耳光。丈夫在安徽湖陽被指派湖州途中感疾,於八月十八日卒於建康,李清照不堪打擊大病一場。

李清照前半生的創作和後半生的創作,均習慣用自然場景渲染自己的情感,冷冷清清是很多人對她作品的其中一個印象,這些詩詞道了她一生的寫照,也寫盡了在歷史亂世洪流之中一個國破家亡婦道人家的無奈與辛酸。後期史書還有記載,她因為顛沛流離,孤苦無依,再改嫁覬覦她文學珍寶的張汝舟,後因發現此人真面目而分道揚鑣,但這點仍存在爭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