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機械姬》為例,解讀這部奧斯卡獲獎科幻電影的魅力與價值

薛定諤的猹 發佈 2020-01-07T08:09:29+00:00

重溫這部具有開創性的經典科幻片之後,我少了些感性,多了份理性。對科技及人工智慧發展與倫理的問題有了更深一層的思考 @薛丁格的猹《機械姬》是由亞力克斯·嘉蘭編劇兼任導演,多姆納爾·格里森、艾麗西卡·維坎德、奧斯卡·伊薩克主演的科幻驚悚片。

重溫這部具有開創性的經典科幻片之後,我少了些感性,多了份理性。對科技及人工智慧發展與倫理的問題有了更深一層的思考 @薛丁格的猹


《機械姬》是由亞力克斯·嘉蘭編劇兼任導演,多姆納爾·格里森、艾麗西卡·維坎德、奧斯卡·伊薩克主演的科幻驚悚片。

該片講述了某知名搜尋引擎公司的程式設計師加利,幸運地抽中公司大獎,被邀請到老闆納森的別墅,對其新近研發的智能機器人「艾娃」進行為期一周的「圖靈測試」。而加利在這過程中發現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自己似乎陷入了一個圈套之中....

《機械姬》拍攝全程幾乎只圍繞著一棟別墅,四個主演展開,但依舊憑藉紮實的劇本設計以及導演高超的拍攝手法獲得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以及最佳原創劇本的提名,這對於一部小成本硬科幻片而言是相當難得的成績。

關於單純從故事內容或者視覺效果角度對這部電影的解讀已經很多了,所以,我今天會根據劇本創作的角度,從該片的敘事結構與主題隱喻兩個方面,來進一步解讀這部電影的內涵和精彩之處。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會結合這部電影,談談如何更好的欣賞這類科幻電影的魅力與價值。

01、多重反轉的敘事結構,多個懸疑點設置以及暗藏伏筆的高妙敘事手法:把封閉空間下的科幻懸疑故事講述得跌宕起伏,有效控制了觀影過程、調動觀眾情緒。

對於一部小成本科幻片來說,如何利用狹小的空間以及看似簡單的人物關係。來推動情節發展並引發關於科技主題的探討,是非常考驗劇本創作水平的。

在劇本設計上, 作者利用多重反轉的敘事結構,多個懸疑點設置以及暗藏伏筆的高妙敘事手法緊緊地吸引住了觀眾。直到影片結束,所有的疑點才解開,觀眾的好奇心也得以最終滿足並引發更深一層的關於影片主題的思考。下面我將就影片的敘事結構與手法,來解讀這部電影的獨特魅力。

① 第一個懸念點:智能機器人艾娃能否通過程式設計師加利的測試

影片從程式設計師加利抽中大獎,坐著直升機來到老闆納森位於山間的別墅展開。納森告訴加利,這個別墅實際上是個研究基地,而加利被邀請來的目的,便是為納森最新研發的智能機器人「艾娃」做著名的圖靈測試,判斷她是否具有人類智能。

這是導演設置的第一個懸疑點,它也成為了故事的起點和序幕。隨後,加利跟隨納森去到艾娃所在的房間,開始了和她的第一次會面。簡單的談話過後,加利不由為艾娃高級的智慧及交流能力讚嘆。

但很快,事情開始了反轉。當天晚上,加利從睡夢中驚醒,發現整個別墅進入斷電模式。加利想走出房間,卻打不開門,直到恢復供電才走了出去。而當加利試圖向外界撥打電話的時候卻被納森制止。

而此時,結合在之前的劇情中埋下的幾個伏筆:納森一定要讓加利簽下保密協議,加利在別墅出入其他房間一定要通過納森的門禁卡、以及納森對頻繁斷電原因的解釋,都透露出納森對加利有所隱瞞,進一步加深了懸念。可以說,在導演設置第一個懸疑點的敘事模式下,觀眾不覺間已經自動帶入了加利的視角。仿佛自己正像加利一樣來到陌生的地方,被切斷了和外界的聯繫,似乎自己也成為了實驗的一部分。

而當加利帶著疑問再次對艾娃展開測試時,別墅又適時的斷電了。這時,艾娃趁機在斷電時——納森看不到監控的空隙,偷偷告訴加利:讓他不要相信納森。

由此,納森背後隱藏的秘密以及加利到底應該相信誰成為了第二個懸念點。

第二個懸疑點:加利帶著懷疑繼續對艾娃做著測試,並在為納森和艾娃之間到底應該相信誰搖擺不定。

在下一次測試時,兩人的對話更加深入。艾娃首先向加利展示了自己抽象的繪畫作品,表示了自己對外面真實、具象世界的嚮往。並且艾娃似乎已經讀出了加利對自己的好感,開始通過戴假髮、穿女裝的方式來向加利展現自己的魅力。

而艾娃的舉動讓加利開始懷疑納森是否故意賦予艾娃女性性別,來影響自己判斷。

而在加利和艾娃的第四次會面時,又遭遇了停電。這時,艾娃透露,原來整個屋子斷電都是自己在背後動手腳,為的就是避開納森監控,找到單獨和加利對話的機會。

而接下來事態的一系列演變,讓加利選擇傾向於相信艾娃:

加利偶然看見納森進入艾娃的房間,當著她的面粗暴的撕掉了艾娃的畫作。隨後,艾娃給加利看了自己被撕毀的畫作,原來正是畫的加利的樣貌。艾娃也藉機向加利表達了愛意。

當晚,加利趁納森喝醉酒,偷走了他的卡,黑進其電腦系統,了解了納森如何對人工智慧機器人進行改造升級、以及納森是如何監禁、毀滅之前的那些版本的整個過程——而艾娃很顯然就是下一個要被消滅、重新升級的版本。

而當加利發現,之前一直被自己當作是人類的女僕京子,也是人工智慧之後,加利的整個世界觀一下崩塌了——他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人工智慧了。加利站在鏡子前割破皮膚,直至流出鮮血才平復下來...

經歷這一系列過程,使得加利開始徹底的不信任納森,轉而相信艾娃,並準備幫助艾娃出逃。


第三個懸疑點:加利能否幫助艾娃成功出逃,以及艾娃是真心喜歡加利還是在利用他。

到了第七天,也正是整個測試的最後一天,進入了整個影片的高潮部分。

在加起把納森灌醉卻被納森無情揭穿其意圖時,劇情也迎來了最大的反轉時刻:

原來,之前納森之前故意粗暴對待艾娃,並且撕碎她的畫,都是在作戲給加利看。同時,他早就預料到艾娃會借著斷電來尋求加利的幫助,所以偷偷安裝了用電池供電的攝像頭用來在斷電間隙繼續監視兩人。

而納森也坦白出了這次測試真正的目的:那就是測試艾娃會否利用自己的性別優勢,假裝讓加利以為自己喜歡上了他,利用加利對自己的同情與喜愛,來達到自己出逃的目的。加利以為自己是來幫納森測試艾娃,其實他才是納森的測試對象。

而加利之所以被選中,正是因為他的特點最適合被當作測試對象:沒有家人、沒有女朋友,良好的道德導向,甚至連艾娃的形象,都是根據他在網上的搜索內容專門設計出了他喜歡的樣子。

至此,電影之前埋下的伏筆都隨著多重反轉的情節,以及影片最大的懸念被揭開而串聯了起來。

而加利能否順利幫助艾娃出逃,以及艾娃是否會像納森說的那樣僅僅是利用加利還是真心喜歡他,成為了影片最後的懸念點。

此時,加利也向納森攤牌,表示自己之前趁著納森喝醉的時候就偷了他的卡,修改了安保程序。這時,整個別墅又開始了斷電,被修改過的程序讓所有門在斷電時都會自動打開,而艾娃正趁著這個機會跑了出來。

最終,艾娃出來見到了京子,兩人合力對抗納森,京子在重創納森後被其殺死,隨後艾娃終結了納森的性命。而當艾娃最後一次和加利會面時,選擇了把他鎖在門裡,自己獨自走出別墅,走向了嚮往已久的人類社會.....

當影片最後,艾娃站在十字路口,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影片的最後一個懸念點也被揭開。事實上正像納森說的那樣,艾娃操縱利用了加利的情感來達到了自己出逃的目的。

02、獨特的主題隱喻方式:從道德和倫理以及對於宗教和哲學上的隱喻引發觀眾的反思;看似這部電影在講述人工智慧,其實還是在反思人類自身

①道德和倫理的隱喻:通過人工智慧來反思人類自身,猶如穿過鏡子看到自己一般。

對於這部電影而言,與其說加利對於艾娃實行的是智力測試,不如說是人性測試更為合適。

在電影中,納森並沒有像傳統意義上的圖靈測試那樣,將加利和艾娃隔離,而是提前告知艾娃是是人工智慧。就好像觀眾隨著加利一起進入劇情中,通過主觀視角參與評判艾娃到底是渴望自由的無辜受害者還是利用並欺騙人類的反面角色。

如果你渴望給她常人一樣的尊重和信任,那她就成功了,你認為她的逃跑是合情合理的。

但如果你僅僅把她當作一個善與操縱人心的機器人,試圖找到脫身之法的危險角色,那她似乎就是失敗了。

但是沒有通過所謂的「測試」,就一定代表艾娃這樣的人工智慧沒有智能性?還是僅僅是人類認為她沒有人性?

況且,如果人工智慧有人的意識,就一定會表現出我們所謂的人性和人的倫理?

唯一能讓我們感受並定義「意識」的 ,或許只有人類自身。

電影已經通過塑造加利這個角色展現出,與其說是我們在測試艾娃,不如是在通過艾娃來測試「自己」。無論是納森的酗酒、自負以至於引火燒身,還是加利一廂情願式的低估、輕信人工智慧,最終合力促成了艾娃的出逃。與其說這是一場人工智慧(AI) 打敗人類的電影,倒不如說是人類打敗自己的電影。

宗教和哲學上的隱喻:人類把自己當作神來創造人工智慧,或許會反過來引火燒身。

在電影中,作者通過宗教和哲學上的另一層隱喻,來諷刺了人類用上帝視角看待人工智慧的盲目自大心理,以及對於人工智慧未來是否會失控發展的擔憂。

影片將整個情節設置為一段為期七天的測試。正是隱喻了上帝用七天創造了世界,在圖靈測試的第七天,機械姬艾娃得到了自由,擺脫了創造者的牢籠與鎖鏈,贏得了整個新世界。

影片中通過納森和加利的對話,不止一次的隱喻了納森把自己帶入神的角色,來創造人工智慧這一新的「物種」。但另一方面,人工智慧不管是在外形還是思維上都被塑造得與真實人類無異,他們就是人類的「鏡像」。

艾娃在測試的第五天就從被動的測試方變成了主動的發問者,通過自身的偽裝來引起主人公加利的同情,幫助其出逃。與其說艾娃利用加利是展現人性中的「惡」的一面,不如說是遵從了人的本性:那就是強烈的生存意志。

這樣一個擁有自我意識和獨立思維的個體,和人類本質上又有什麼區別呢?影片的主線與其說是納森對於「人工智慧是什麼」的探索,不如說是人類對自身存在的反省。

或許按照納森的設想,隨著版本不斷地升級改造,直到為人工智慧追加一個道德束縛和良知的特性,能做到絕對的服從人類。

但是電影中納森同樣暗示,當人工智慧發展到一個臨界點,其智慧將以人類理解不了的方式爆炸性發展,直到遠遠超過人類。屆時,那些人工智慧再回過頭看人類時,就跟人類看猿猴沒多大區別。

人類把自己當成上帝創造出的人工智慧,或許有一天正會成為人類社會的「掘墓人」。


03、以《機械姬》為例,解讀賽博朋克式科幻電影的獨特魅力與價值以及對科技發展的反思。

從80年代開始興起的賽博朋克小說主要指代以未來社會為背景,圍繞計算機技術、人工智慧與人類之間的矛盾等等內容展開敘事的題材。而人工智慧電影就是受此類科幻小說影響形成的電影流派,體現了人類對於科技發展的反思。

而以《機械姬》為代表的主要探討人工智慧主題的科幻電影,我認為下面的三點,是引發了觀影者內心共鳴的主要原因:

① 人物引領故事的敘事方式,將矛盾聚焦於人物內心世界

以往賽博朋克題材的科幻電影,諸如《銀翼殺手》,儘管故事背景、世界觀通常會設置得相當「宏大」,在實際拍攝過程中,其重點依舊會聚焦於人物內心的「小世界」。而《機械姬》的故事則要更為簡單,沒有複雜的人物關係和多變的場景,用極簡的敘事風格,通過人物看似日常的互動和對話引領著故事的走向,深刻的展現出關於人工智慧的反思和預言。屬於非常高明的敘事方式,也是這部小成本科幻片得以成功的主要因素。

②情景交融,用後現代的美學風格展現著人類社會的孤獨、疏離。

從美學風格看,賽博朋克中的城市總是籠罩在黑暗中的世界,閃耀著光怪陸離的霓虹燈光。

而《機械姬》的場景與視覺設計更是別具一格。一個個精美、無塵的密閉空間,像是在世界盡頭開啟的對於人與人工智慧的終極討論。,在封閉窒息的環境下,人類的主體性變得蕩然無存,主角變得孤獨與無助。

從內涵上,賽博朋克表現的是對科技發展的悲觀態度,在這類型的電影之中,是人和機器的界限模糊、虛擬和現實的彼此交融、集權的高度控制和強烈的反烏托邦色彩。

通過科技發展對人類社會影響的反思,給予影片更深刻內涵。

在影片中,納森告知加利自己利用旗下的「藍皮書搜尋引擎」,通過侵入全世界的手機來讀取複製人類的聲音與面部信息用來製造人工智慧。而納森也也透露了手機廠商無法起訴自己——除非他們自己承認也在這麼做。這背後折射出了在現代科技下,人類的隱私和秘密無所遁形,人工智慧的一切思維模式,何嘗不是以人類作為藍本?影片表面上說的仍然是人工智慧的發展水平問題,但其實透過冰冷的機械,所有的問題指向都歸結於人類本身。

另一方面,人工智慧從身體機能、情感情緒等方面都已經和人類相差無幾,而在後現代哲學的視野下,人的身體也無非就是各個部分的機械化組合而已。這涉及到一個關鍵問題:人類到底是什麼?該不該給予人工智慧和人類一樣平等的人權?

而人工智慧在被創造出來之後,逐漸發展出了自己的情緒反應,他們向自己的創造者索要更多的壽命,更多與人類平等的地位。人類在面對人工智慧總是以「上帝」自居,而一旦人工智慧的發展超出了人類的掌控範圍會不會反過來取代人類?再結合之前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我們可以感受到科技就像一把雙刃劍,到底是成為造福人類的工具還是變成毀滅人類的潘多拉魔盒,取決於人類自身。

總結一下:

想要更好的理解《機械姬》這樣的科幻電影,不能僅僅從電影的故事本身來分析。否則我們只會看到導演想讓我們看到的畫面,那麼隱藏在電影中真正有價值的隱喻。這背後折射出的對於科技倫理、人類結構和社會秩序的擔憂,往往就會被我們所忽略。

因此,今天這篇文章就介紹了一下我對《機械姬》這部電影的一些思考,在文章的最後,我也以這部電影為例,談了如何更好的欣賞這類科幻電影的方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