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穎視角看明朝的滅亡——人心體系的建構與崩解

竹昂 發佈 2020-01-07T08:28:03+00:00

大明朝作為漢人政權建立的最後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其興盛與滅亡一直都為人所討論。明這個王朝,可以說自建國時期就處於一個蒸蒸日上的時期。明太祖朱元璋率軍驅除蒙元,光復漢家衣冠,再到明成祖朱棣追亡逐北親征草原。

大明朝作為漢人政權建立的最後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其興盛與滅亡一直都為人所討論。明這個王朝,可以說自建國時期就處於一個蒸蒸日上的時期。明太祖朱元璋率軍驅除蒙元,光復漢家衣冠,再到明成祖朱棣追亡逐北親征草原。

在這個時期,明朝軍事力量和國家實力都十分強盛,並且還解決了自隋唐以來各個朝代政權都沒能解決的東北問題。在遼東地區設立奴兒干都司,任命、冊封了一干軍政大臣,從而從明代開始將東北地區納入中國版圖。

人們一直都說,有明一朝,不割地不和親不賠款,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國家氣節令人欽佩。那麼,如此剛烈頑強的一個國家,又是怎麼一步步走向滅亡的呢?有學者認為,明朝中期之後衛所軍制的腐朽和明軍戰力的衰退是主要原因。

誠然,自土木堡之變後,大明勛貴將門自此一蹶不振,武人地位日漸低下,自此大明對北方遊牧民族的軍事政策轉為戰略防守,丟失了關外土地,轉而依託長城構建防線。如果說土木堡之戰打斷了明軍的脊樑,那麼薩爾滸之戰則使得萬曆年間積攢的幾隻能戰之軍精銳盡喪。隨著後期白杆兵、戚家軍的戰歿、關寧鐵騎的離心,大明朝真正無人可戰。

除了軍事力量,小冰期的自然環境、大明朝的財政稅收制度以及黨征的問題也一直被認為是促使明朝走向衰弱的根源。拒開海禁然後守著每年國庫四百萬兩白銀的稅收度日,以及東林黨和「閹黨」之間的博弈,都在消耗著這個遲暮帝國的最後一絲生機。

但是不論是軍事、自然環境、經濟和政治問題,這些問題的發展最後都會指向一個結果:那就是朝廷喪失了社會各個階層的人心。從人心的角度看,整個國家成為了一片散沙。窮苦百姓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而富人階層只顧著自己的家族利益。這種人心體系的崩壞比其他任何一種崩盤都更為嚴重。

一、各個階層的利益糾葛構成了明代的人心體系

明朝的社會主要由這麼幾個階層構成:最上層的皇室、其次的官僚階層以及官僚階層的預備隊——士人階層、地主階層、商人階層以及最後的農民階層。這當中,農民階層作為整個國家的基石,其數量是龐大的,然而也是最為脆弱和弱勢的一個階層。

從本質上來講,封建時代,皇權高高在上,受天下萬民供養。而官僚階層代天子牧民,也受百姓稅收奉養。商人呢,彼時的資本主義尚未出現,直到明末才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但商人稅收極低,可以說養活整個帝國的單子都落在了農民的頭上。

1、皇室階層

以皇帝為首的皇室階層可以說是整個明代最為尊貴的階層。明初的各大藩王總攬封地軍政大權,個個軍權在握。這是因為當時明朝依舊要防範北元殘部的反撲,意圖以宗室藩王為藩籬拱衛京師。然而自明成祖朱棣開始,明代皇帝對宗師的態度就是一個字:「養」。

宗室不需要勞作便可享受整個國家的供奉。藩王就藩時更是會得到皇帝的大筆賞賜。因此在整個大明朝的財政體系中,宗室子弟的支出一直占據著很大的一個部分。特別到晚明,幾十萬宗室子弟的開支令整個國家財政不堪重負。

2、官僚階層

自從隋朝出現科舉之後,經過唐宋幾朝的發展,明朝時期的科舉制度已經趨於成熟。隨之而來的是官僚階層以及士人階層的誕生。以內閣為首的官員是皇家治理國家的需要。明太祖不設丞相,加強中央集權的同時也導致事務纏身。因此明朝設立內閣幫助皇帝處理政務。

到了明朝後期甚至可以在皇帝十幾年不上朝的情況下維持整個帝國的運轉。官僚階層和皇室的關係一直處於矛盾的鬥爭狀態。皇室需要官員治理國家,而官僚階層則希望皇帝垂拱而治,將權力下放給官員。

3、商人階層

雖然在明初之時,明朝也進行重本抑末、重農抑商的發展戰略,商人地位十分低下。所謂士農工商,商人排在農人之後。但隨著明末商品經濟的高度發展,加上土地兼并導致大量農民失去土地,《明經世文編》卷一四四中所說的「古人立法,厚本面抑末;今日之法,重末而抑本」,這就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政策和法律已經出現了向商人傾斜的趨勢。

而且隨著九邊邊軍大量的糧食缺口,商人的出現帶來的商品流通也為政府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因此商人的地位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財富的積累逐漸上升。

4、農民階層

中國的封建社會,農業是政府朝廷的主要經濟來源,也是封建社會唯一的經濟支柱。但是農業經濟非常受到自然因素等不可抗力的影響。因此這種經濟形勢其實十分脆弱。但是農民階層對於整個封建社會又十分重要。因為對於大明朝來說,農民才是社會財富最直接的創造者,也是整個社會各項稅賦徭役的承擔主體。因此農民這個看似龐大實則十分脆弱的群體,才是整個國家的重要基石。

二、明代人心體系的崩解是從農民開始的

農民階層作為整個帝國的基石,理應受到統治者的保護。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雖然在朱元璋時期,皇帝十分關注百姓的疾苦,對於貪官污吏甚至採用剝皮楦草的酷刑來懲治。然而雖然老朱對於貪官污吏坑害百姓的人不吝殺手,但農民的日子依舊不好過。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農民賴以生存的土地被不斷侵占。

1、人禍造成的農民階層人心崩解

這種侵占的力量主要來源於其他階層。特別是皇室和官僚和商人,這些階層帶來的剝削力量是農民無法抵抗的。而農民失去土地有時候不但是非自願的,還有自願的。明朝的藩王就是最大的地主。

比如湖廣地區,有學者根據《明實錄》中田土賞賜記載不完全統計,湖廣地區藩王田土數目約占萬曆六年湖廣田土總額的二十分之一。這些田地原先的擁有者都從自耕農成為了佃戶,他們不再是大明朝政府的納稅主體,而成了藩王的私產。而藩王當然是不需要交稅的。

除了皇室,官員士人對農民階層的侵害主要體現在投獻制度。雖然在洪武年間的《大誥》中明確規定貴族私田應當與百姓一體納糧。但由於貴族權勢和晚明時期的法理崩壞,官僚貴族私田納糧不但沒有能夠實施,更是出現了「官紳不納糧」的現象。

那麼這樣一來,整個帝國的稅負重擔就只能由農民階層來承擔。當整個國家的納稅主體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自耕農成了貴族和大地主的佃戶,整個國家的財政體系也就到達了崩潰的邊緣。

財政體系的崩潰使得農民,農民階層人心體系的崩解被傳遞到社會的各個階層。一方面由於納稅主體的減少和吏治的腐敗,使得中央政府的稅收日益減少另一方面,由於當時西方世界進入大航海時代,東南巨賈和官員把持著海外貿易的巨額利潤,以祖訓為由極力抵制開海政策。而朝廷若對商人客以重稅,則被視為「與民爭利」。因此當李自成起義時,飽受苦難的農民們紛紛響應。

2、天災造成的農民階層人心崩解

明朝中後期全球氣候正好處於小冰期,北方草原越來越寒冷,遊牧民族的南下為明朝的邊防帶來了巨大壓力,這壓力伴隨的是每年巨額的軍費支出。與此同時,明朝境內開始頻繁出現地震、乾旱和洪澇災害。原本就已經被重稅壓得直不起身子的農民直接被壓垮在地。竺可楨先生曾經考證,在1640年的5月至9月,中原地區的平均降水量僅為210mm,這甚至與深居內陸的蒙古高原降水量無異。

天災人禍帶來了農民起義大量爆發,但面對這些流民的額是大明酷吏們手中的屠刀。因此對於這個王朝的人心體系來說,其崩解是源於統治階層和既得利益階層對農民階層利益的大肆搜刮與破壞。這種崩壞不是一日之功,而是毀滅性地挖空了整個帝國人心體系的根基。

三、結語

明朝自洪武皇帝朱元璋驅除韃虜恢復漢家衣冠以來,得享國祚276年。這近三百年的時間裡,從輝煌走向落寞。究其原因有很多種。但從人心的角度來看,明朝的朝廷依舊難以逃脫封建王朝的局限性。其國家利益並不以農民百姓的利益為核心,從而使得人心體系從根基開始崩解並傳導至整個國家的各個階層。

明朝余繼登《典故紀聞》卷四有云:「顧自古國家未有不以勤而興以怠而衰者,天命去留,人心向背,皆決於是。」明朝的興盛與滅亡,也確實是來自人心向背的力量。所有的天災人禍、戰場勝敗,最終都為整個帝國的人心體系埋下了種種因果。但不論如何,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