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該不該規劃自己的人生?《寄生蟲》這部電影給了我們答案

芳芳沒想到 發佈 2020-01-07T08:31:13+00:00

文/芳芳沒想到如果說今天韓國電影有什麼特別好看的,那麼《寄生蟲》一定在其列,儘管這部電影,後來被很多網友說邏輯不同,富人太傻,但它依然值得一看。因為這部電影,讓我們看到了貧窮的人之所以貧窮,是因為他們從來不規劃自己的人生。

文/芳芳沒想到

如果說今天韓國電影有什麼特別好看的,那麼《寄生蟲》一定在其列,儘管這部電影,後來被很多網友說邏輯不同,富人太傻,但它依然值得一看。

因為這部電影,讓我們看到了貧窮的人之所以貧窮,是因為他們從來不規劃自己的人生。同樣告訴我們,不腳踏實地,想要靠投機取巧過上上流人的生活,到最後只能是兩手皆空。



電影的開始,基宇一家人在地下室里,爸爸在睡覺,媽媽在旁邊坐著忙著什麼,他和妹妹在屋子裡到處找免費的網絡,毫無疑問,他們是貧窮的,住在地下室里,要公共場所消毒的東西,來驅逐家裡的蟲子,要忍受有些喝醉的人,在房子旁邊嘔吐小便等等。

基宇高中畢業後,考了四次大學,都沒有考上。妹妹基婷,因為家裡沒錢,不在上學,本來在讀的美術專業,她也放棄了。

基宇的同學一天意外來訪,想要讓基宇去代替自己給一個高二的女孩做家教,因為他要出國做交換生了,他喜歡的這個小女孩,如果沒有人替他照看這個小妹妹,很有可能等到他回國,這個女孩已經是別人的女朋友了。

這個女孩家是有錢人,基宇製作了假的學歷證明,成功騙到了女主人,獲得了一份家教的工作。之後他推薦自己的妹妹當這家小兒子的美術老師,又把自己的父親引到這個家做司機,最後把媽媽引薦過來做保姆。


似乎是成功躍遷的一家人,確實跟之前的窮苦生活不一樣了,但實質是他們不過是寄生在這有錢人家的寄生蟲,跟之前沒有太大差別。




心窮的人,只能看到眼前的困難


在基宇一家人眼中,他們的確是窮人,他們每天都是為了吃喝拉撒發愁。

記得電影中有這樣一幕,基宇的同學來家裡做客,他帶來了一塊能財運和考運的石頭,當他從精緻的盒子裡,拿出這塊石頭時,基宇的媽媽說:還不如帶些吃的來呢

羅振宇曾經說過:窮人思維,根植於人類的基因。人類的基本需求是需要優先得到滿足的,越窮的人,越沒有延遲滿足的能力,因為他們早就再跟生存對抗的時候,意志力就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



這一家人給披薩店代加工盒子,他們做的盒子中,很多都是不合格的。當收盒子的人來驗收時,他們各種找理由,並且危脅對方說要去對方店裡工作,對方才勉強同意只扣他們1%的工資。

拿到工資之後,他們立馬就買了啤酒小菜,一家人開吃,似乎在這種時刻,就是最開心的,因為這一刻他們能夠吃飽了,可是卻沒有想過,這一頓之後,他們依然要面臨貧窮的窘境。

心窮的人,往往容易陷入到無資源,無動力,無目標的境地。

基宇的父母,有一種十分不好的心態,就是你給我多少錢我給你辦多少事,他們嫌棄加工費少,他們追求高效率,但忽略了高質量也是非常關鍵的,而他們和需求方之間根本沒有信任關係,之後的合作,也一定不會很順利。


經濟學上有個詞叫稀缺性,指的是在某個時間段里,人擁有的東西不能滿足人的需求時的一種狀態。其實用更直白的話說,就是當慾望>能力時的狀態。這種狀態之下,人難免會覺得痛苦。

稀缺會俘獲人的注意力。而一段時間之內,注意力本身有限資源,過多放在一個地方,別的地方就難以獲得關注。就像是這家住在地下室的人,他們只在乎眼下能不能吃飽,能不能偶爾享受一下,卻忘了領了工資,他們可以做一些儲蓄,也可以買一些輔導書來看。




窮人思維,是惡性循環的根源


基宇在同學的幫助下,獲得了一份給富家小姐做英語老師的機會,能夠獲得一份非常不錯的薪水,其實這本來可以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開始,但因為思考方式不對,才導致這一家人一步步走向深淵。

他聽說這家人要給家裡的少爺要找美術老師,他就編各種藉口,把自己的妹妹,也介紹到這家做家教,並且過程很順利。

這樣不費什麼力氣,就獲得兩份好工作的經歷,讓這一家人開始相信,不費力氣,也能過上不一樣的生活。他們有用計謀把父親當上了富人的司機,讓母親當了這家的管家。

看似每個人都走上了人生的巔峰,有一份非常豐厚的收入,還能夠時不時去吃以前沒機會吃的自助餐。其實背後危機四伏,他們卻沒有考慮過該怎樣改善現狀。

假如,他們把地下室退租,租一個好一點的房子,就能避免被富人一家聞到有特殊的味道。假如,他們不忙著享受,而是開始注重提升自己,基宇不和富家女談戀愛,開始專注於考試,利用空閒時間,開始認真規劃自己的人生,結局也會不一樣。假如,他們不嫉妒富人擁有的一切,而是找准自身的位置,兢兢業業的工作,也不會有最後的慘狀。

但他們思考不了那麼多,盲目的樂觀,讓他們失去了危機意識,盲目的享受,讓他們忘乎所以。他們只想在富人身上揩油,讓自己趕緊體驗一下富人的生活。



在《稀缺.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與忙碌的》中說到:

當稀缺俘獲我們的注意力時,就會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無論它的存在是以毫秒計,還是以小時、天或星期計。對稀缺的感覺會縈繞在我們的大腦中揮之不去,從而影響我們所關注的事物,影響我們對選擇的權衡,影響我們的思維方式,並最終影響我們的決策和行為。



沒計劃的人生不會有失敗的可能,但也難以成功

基宇一家人趁著富人一家外出露營,他們在這座豪宅里,打開最貴的酒,擺上很多好吃的,暢聊人生,更多的是表達他們對這家人生活的嫉妒。

當談到這家的太太時,他們的評價都是:太太人單純又善良,有錢卻很善良。而基宇的媽媽卻認為,正是因為太太有錢,才會如此善良。如果她也擁有這麼多錢,她也會很善良。

在他們正嗨的時候,這家之前的保姆回來了,前保姆發現了基宇、基婷以及司機和現任保姆是一家人,由此展開了一場廝殺。


更不巧的是,因為下雨,富人一家提前回來了,讓基宇的媽媽給他們做飯吃,當時她內心被恐懼霸占著,聽到富人有這樣那樣的要求,內心氣憤到不行。

還好,這一晚,他們一家人躲過一劫。但回到地下室,發現因為下雨,他們的家被淹沒了,一切的一切都沒有意義了。基宇到地下室,把那塊能帶來好運的石頭帶了出去。

他們只能去體育館打地鋪了,當時基宇把所有的錯,都歸結在自己身上。基宇問爸爸,之後的計劃是什麼。

爸爸說:人不該有計劃,沒有計劃就不會出錯,一開始沒有計劃的話,發生什麼事都無所謂,人生永遠無法跟著計劃進行。殺人也好,賣國也好,都無所謂。

這像極了我們每個在困境的人,因為計劃總是無法實現,所以乾脆不定計劃,來什麼事,就幹什麼事。很多時候我們忙於「救火」,花大量時間應付當下的難題,卻忘了未來的難題可能更難處理。




做計劃或目標,真正意義在於提醒我們做更重要的事


在電影的結尾,基婷被前保姆的老公用刀殺死了,其餘的三個人活了下來。爸爸鑽進了富人的地下室,繼續做著寄生蟲。而基宇和媽媽依然生活在地下室,基宇開始好好工作了,他在街上貼廣告,他也開始規劃自己的人生。

最後的最後,他依然認為考大學,找工作,結婚這些事情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事是,他要開始賺錢,並且賺很多錢,去把那座豪宅買下來,讓自己的父親重獲自由。

這樣一個開放的結局,給了觀眾無限的想像,而這份規劃,讓我對這家人的未來抱有了一絲希望。

雖然很多人都說,窮是一種病,並且是一種會遺傳的病。但其實窮更像是一種惡性循環,只要能從循環中找到突破的節點,慢慢做正向改變,總有一天窮的狀態會被慢慢改變。

這個過程很艱難,但這個時代那有那麼多速成的方法,很多家庭都是靠著幾代人一步步的吃苦,才變得更好了。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有這樣一句話:高效能人士的腦子裡裝的不是問題,而是機會。他們不會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傷浪費時間和精力,他們的思維定式是預防型的

真正重要的不是做看起來緊急又重要的事,而是預防未來的風險,比如花時間鍛鍊身體,比如學一門可以謀生的技能,比如說孩子的教育問題,比如說為自己賣一份大病險。

要為這些重要不緊急的事情,留出時間,把他們寫進自己的日程規劃中,花時間去研究,去探索,去沉浸,去取得一個個成果,當我們看到這些成果時,才會懂得規劃的意義。



當一個人抱怨窮,抱怨忙,抱怨累的時候,恰恰就是該做規劃的時候,這時候往往是疲於奔命忘記思考的時刻,很像是沒有定目的地的帆船,不管是什麼風,都會感覺是逆風。根據二八法則來看,這時候靜下心來想想哪些事特別重要,做了之後能夠解決生活中大部分的問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