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最溫暖的事,和你一起讀書

新民晚報 發佈 2020-01-07T08:35:32+00:00

辭舊迎新之際,我們時常盤點,計劃。一位朋友年初計劃讀100本書,做到了,方式是瀏覽、精讀、個別書多次讀,她總結:豐盈。2019年,新出版的好書很多。

辭舊迎新之際,我們時常盤點,計劃。一位朋友年初計劃讀100本書,做到了,方式是瀏覽、精讀、個別書多次讀,她總結:豐盈。

2019年,新出版的好書很多。星期天夜光杯/讀書從中選取十本,孫犁讀書文章結集,張抗抗散文新集,格非小說新作,波伏瓦記錄薩特最後十年,國內名人掌故,新時代逐夢人,中國家庭結構調查,倫理小說,中洲藝術素描……新年來臨,我們相約:一起讀書!


1《野味讀書》: 愛書人孫犁說書

孫犁是小說大家、散文大家,也是著名的文學流派「荷花澱派」創立者。此外,他也是一位「一生與書結下不解之緣」的愛書人。《野味讀書》就是孫犁的讀書文章結集。書中既有孫犁自述的讀書經過,也有他的讀書筆記,以及對文學作品及其作者——(古代多列入集部——)的評論。此外,作為愛書人的孫犁,也在多篇文章中敘述了自己買書、得書、藏書等方面的心得。(上海文藝出版社)

2《南方》《北方》:張抗抗審視寫作本源與變化

《南方》《北方》是張抗抗回憶早年生活的散文新作集,「藉此回望,審視自己寫作的本源與變化」,也讓讀者看到地域文化對作家寫作的影響。

兩部散文都洋溢著濃郁的抒情色彩,用畢生不忘往昔、不忘故鄉、不忘親人師友的一支筆寫出了感人的熱愛。《南方》著重書寫名山勝水、湖畔風光、小鎮風物,溫婉動人。《北方》更厚重深沉,有更多突如其來的衝擊與倉皇,以及曲折、複雜、深刻的心理敘寫,真切樸實,生動鮮活,豪爽不失細膩。所有散文都是作家以自己的風格和本色去寫,清淡樸實,溫和寬厚,純凈雋永。(浙江文藝出版社)

3《月落荒寺》:格非新作讓小說重回神秘

格非新作《月落荒寺》曾發表於《收穫》,引發讀者眾多期待。書名來自德彪西名曲,以一段充滿謎團和遺憾的男女情事為主線。典雅蘊藉的筆觸,勾勒出大都會知識分子不安迷惘的眾生相。

早年以先鋒敘事聞名的格非,又一次以嫻熟的文字,向讀者講述了一個看似一段情事、其實寓意更其深遠的故事。華美的古典詩詞穿插其中,營造出間離效果,是近年來長篇小說中難得的藝術佳構,也是作家躬身向內從最熟悉的人群和生活中尋找突破口的再出發。 (人民文學出版社)

4《烏金的牙齒》:魔幻與日常交織的藏地書寫

《烏金的牙齒》是萬瑪才旦全新短篇小說集,包含十三個故事。在日常即魔幻的藏地之上,穿行著色彩斑瀾的各種人物,有嗜酒如命的酒鬼,恭敬虔誠的喇嘛,還有諱莫如深的屠夫與上師,執著於尋找自我身份的牧羊少年,站著瞌睡的少女……他們在執拗中生出孤獨,在慾望里產生失落。無論是在傳統與現代的邊界搖擺,還是在真實與夢境中尋覓,萬瑪才旦總能用他獨特的筆調,使他的人物故事在平常中幻化出奇異的光彩。

萬瑪才旦絕非要以一種獵奇的視角向讀者展示藏區的神秘與豐富;相反,他並不強調這些故事背景的特殊,他只寫他所見所聞的日常景觀……

萬瑪才旦他筆下的西藏日常而真實,又帶有些許魔幻的色彩。對這片土地,他從來不刻意地渲染和煽情,他更喜歡用一種幽默的筆調寫藏族人的生活,寫他們的歡樂和憂愁。(大方|中信)

5《我們都是追夢人》:以夢為馬,逐夢前行

這本書匯集了35位被中宣部表揚的「追夢人」的故事,全部由本人親述。他們有的是國家級工程的總工程師,有的是貢獻卓越的科學家,有的是從零開始一路奮鬥的企業家,有的是脫貧致富帶頭人,有的是身為殘疾人但帶領殘疾人就業的創業者,有的是為了夢想留在鄉村的大學生,有的是用自己一輩子開渠引水的村幹部,有的是業務精湛技藝高超的醫護人員……

全書緊扣「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主題。35位「追夢人」來自各行各業,代表中國夢的振興與發展。本書緊扣時代,貼近生活,勵志積極,借文字傳達以夢為馬、逐夢前行,用奮鬥定義人生價值的中華兒女的精神氣質。(江蘇文藝出版社)

6《掌故》:可信有趣的「不可替代」回憶

2016年《掌故》出版了第一集,今年第五集面世。本集作者中,劉衍文先生今年恰好百歲,劉永翔先生也剛剛榮休,他們父子二人以《交遊漫憶》《學林聞見錄》聯手加盟《掌故》可謂一樁美談。丘光明親歷並完整記述了動盪年月後召開的「度量衡」學術會議,真實地還原出特殊時期的歷史氛圍,她的回憶不可替代。與之類似的是胡桂林對中國畫研究院(今中國國家畫院)的前身中國畫創作組的回憶。該組的成立與度量衡會議召開的時間接近,堪稱美術界的復甦之始。

「更能消幾番風雨;最可惜一片江山」,梁啓超這副著名的集聯一經胡文輝考掘,展示出複雜的社會背景下文人豐富的心靈世界。朱季海不喜歡別人寫他,王學雷也承認「季海先生是我們難於理解的」,然而由其平實寫來,仍然可信而有趣。本集可圈可點之作尚多,如鄭重以葉恭綽為例寫文人逼債之法,范旭侖揭出錢鍾書老於世故的一面,俱關注人事之明晦。《掌故》的魅力,大約離不開這樣的「知人論世」。本集封面照片為儒學大師馬一浮與蔣國榜在杭州小萬柳堂舊址合影。(中華書局)

7《告別的儀式》:波伏瓦記錄薩特最後十年

《告別的儀式》是法國思想家西蒙娜·德·波伏瓦記錄下的讓-保羅·薩特生命中的最後十年,以白描的手法近距離地刻畫了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薩特晚年的日常生活,他為之奮鬥到最後一刻的事業,以及他面對痛苦、疾病和死亡的態度。

「事實上我沒有死,能吃能喝。然而作品已經寫完,在這個意義上,我死了……」日益熾長的焦慮情緒折磨著薩特。一個終身踐行存在主義的思想先驅如何走完人生的最後一段旅程?作為最接近薩特,也是對他最重要的女性,波伏瓦依據自己一直以來堅持寫的日記,以及從朋友的筆錄和口述中收集的各種材料,詳細記錄了薩特最後十年的生活,罕見地展現了一個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薩特。

書中還附有波伏瓦與薩特的長篇對談,薩特藉此機會回顧了自己的家庭、童年和求學經歷,並且梳理了對文學、哲學、閱讀、寫作、音樂、繪畫、平等、金錢、時間、自由、生命等諸多主題的思考。

西蒙娜·德·波伏瓦1949年出版《第二性》,在思想界引起極大反響。(上海譯文出版社)

8《中洲旅人:從袋底洞到魔多》:豐富素描帶你穿越中洲

讓備受讚譽的托爾金藝術家約翰·豪帶你穿越中洲,從袋底洞到魔多……在這本充滿豐富插圖的素描集中,你將看到前所未見的中洲藝術、奇聞軼事和冥想沉思。

中洲早已被探索、繪製成地圖,比爾博和弗羅多的旅程也被細緻標繪,儘管如此,它仍然可說是一片荒原。即使到今天,未經之地也遠遠超過了托爾金在他的著作中曾帶我們走過的。 中洲旅人約翰·豪展示了托爾金中洲的徒步漫遊,不僅目睹了他故事的中心,而且還欣賞了那些剛好在山後或地平線以外的地方。托爾金書中的事件被一一檢視:魔戒大戰時已成傳說的不同時代的戰爭,失落的王國和古代神話,以及那些僅僅暗示的地方:遙遠北方的王國和海洋以外的土地。 (上海人民出版社)

9《誰在你家》:如何在中國式家庭中良性互動,化解衝突

《誰在你家:中國「個體家庭」的選擇》一書中呈現了各種真實個案,給讀者提供了豐富的線索和一些值得思考的總結。比如作者認為,理想的家庭結構是「兩扇門,一碗湯」;雙職工家庭需要第二個「妻子」,這時有些老人就充當了這一角色。作者針對當下很多家庭面臨的問題進行了調查研究,比如和父母共同居住的已婚獨生子女對配偶父母的孝道困境,嫁娶與經濟地位決定的第三代姓氏問題等。

各種家庭故事背後涉及的重要問題是,這是誰的家,到底該聽誰的?作者認為,搞清楚這個問題,就必須首先了解個體家庭的結構和認同,把家庭成員的權責利理清楚,才能做好分工,才能讓1+1≧2,讓家庭成為休息的港灣,成為每個人的能量站。(上海三聯書店)

10《女兒的選擇》:與父母和解,就是與過去的自己和解

這是一部深刻探討中國式親情和原生家庭代際關係的長篇家庭倫理小說。三個從外省來北京闖蕩的女兒,各自打拚奮鬥,結婚生子,於是引出三個從外省來北京看女兒同時幫女兒帶孩子的媽媽,引出三個女兒的丈夫,三個媽媽的丈夫,引出六個家庭內部的衝突與和解,悲歡與離合,相愛與「相殺」。

天下家庭,各有各的溫情,各有各的矛盾,各有各的悲劇,也各有各的幸福。媽媽們都是上一代人里的女中豪傑,拳打工作,腳踢家務,含辛茹苦培養女兒成才。長大後也當了媽媽的女兒卻越走越遠,與媽媽互不理解,衝突不斷,或者暗自隱忍,或者激烈爆發,有時劍拔弩張,有時抱頭痛哭,所有的衝突其實都來自兩代女人對女性身份的不同體認。

家和萬事興,這一個和字,要用多少人的包容、成長、忍耐、付出來換取。但我們窮其一生,所追求的不就是能夠享受到天倫之樂這樣至為平凡但也至高至大的幸福嗎? (中信出版社)(英格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