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做大夢,保險有力量

經理人雜誌 發佈 2020-01-07T10:20:16+00:00

當中國成為保險強國的時候,就是中國更加強大的時候。文/李俊 來源:中國保險家雜誌 從我從事保險事業的那一刻起,我就認為自己身肩重任。保險行業是創建和諧社會最重要的力量之一,是對社會最有貢獻、最有價值的行業之一。


當中國成為保險強國的時候,就是中國更加強大的時候。

文/李俊 來源:中國保險家雜誌

從我從事保險事業的那一刻起,我就認為自己身肩重任。保險行業是創建和諧社會最重要的力量之一,是對社會最有貢獻、最有價值的行業之一。因為社會是由無數個家庭組成的,有小家才有國家,小家的穩定是國家穩定的基礎。而家庭最大的問題就是財務問題,保險人每賣出一份保單就是為社會送出一份安定基金。所以,保險人賣出的保單越多,對社會的貢獻就越大。

保險為創建和諧社會出力

我們都知道2018年發生在重慶的公交車墜江事件,起因是女性乘客因為公交車過站暴打司機所致。在我們保險人看來,這位女性的行為折射出她的家庭很可能是缺乏關愛的家庭,或許還有家暴,甚至她的原生家庭也可能非常的不幸,所以才導致她後來的個性和行為,才讓她經歷過站這種小事還是不能做好心理疏通,以至於釀成大禍。俗話說,貧賤夫妻百事哀。在現實生活中,當家庭生活面臨經濟窘迫,家庭自然缺乏和諧。2018年發生的滴滴車司機殺害空姐事件,也與家庭的財務問題有關。經過調研發現,殺害空姐的滴滴車司機因為家庭經濟原因,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外出務工,導致他成為一名留守兒童,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得到父母的關愛,沒有接受良好的教育。當他長大後只能從事低門檻的工作,結果釀成了這樣的社會悲劇。

在眾多的行業中,保險行業是能為社會送出安定基金的行業,是一個有愛的行業。為了讓保險行業奉獻出更多的愛,我認為服務和幫助800萬保險從業人員,就是為創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保險為祖國邁向強大獻力

每個保險人心中都有一個信念,那就是保險強則國強。我們都堅信,當中國成為保險強國的時候,是中國更加強大的時候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保險是一種商業契約,當保險高度發達的時候就是人們普遍具有契約精神的時候。什麼是契約精神?通俗的講,就是人與人之間彼此高度互信,互為對待給付,是一種自由、平等、守信的精神,契約精神為社會提供了良好的秩序,為構建和諧社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另外,當今社會有一個很大的危機就是信任的危機,而保險本身就是最大誠信的商業合同。當大家高度認同保險的時候,其實就是社會進入到高度信任的階段。高度信任的社會是我們每個人都渴望的大同社會。國家是我們共同的祖國,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地球,作為保險人應該為中國成為保險大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國用幾十年的時間走完了已開發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這是非常值得驕傲的。可是,我們也必須對自己有個清楚的認識,那就是雖然我們的硬體上來了,我們的軟實力卻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不過更重要的是,我們傳統文化里的精粹一直都在。即使身處亂象叢生的社會裡,優秀的傳統文化還是在閃爍著光芒。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博士就曾表達過這樣的感慨:「能夠拯救21世紀人類社會的只有中國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所以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在1998年世界諾貝爾和平獎頒獎之後,74位委員一致通過宣言稱「人類想要永遠和平,需從2500年前的孔子學說中尋求和平共處的方案。」

當然,我們中華文化有優秀的一面,也有糟粕的部分。例如,「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其實就是一種劣根文化,在當今就表現為人與人之間、社區與社區之間等各種公共場合、公共空間的社會問題。這種劣根文化引發的缺憾該如何面對?我們保險人剛好可以利用工作性質去彌補這個問題,當我們保險人披星戴月走進每個社區、每個家庭,將溫暖和保障送到千家萬戶的時候,更是在傳遞人文大愛。知名作家余秋雨先生這樣評價保險行業:保險人如果做得好,等於為中華文明立下汗馬功勞。所以,當國家有需要的時候,就是我們保險人的機會,就是我們體現價值的時候。

身為保險人的我們,更應該具備這樣的精神和美德,才能把保險事業做大做強。當我們運用這樣的心態從事保險的時候,就是在踐行和傳播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

保險為提升國家軟實力助力

2005年,溫家寶總理在看望錢學森的時候,錢老感慨說:「這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夠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錢老又發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這樣的問題,也許有著各種社會原因和人文原因。我個人認為,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源於我們教育的導向出了問題。

每個人都想實現自我的價值,但人必須發願才可以成就自己。發願是什麼意思呢?「我活下來的目的就是為了把這件事情做好。」如何才能把事情做好呢?必須有行力。什麼是行力?行力是投入度,是執行力。為什麼要投入?因為唯有投入才能產生熱情,唯有熱情才能產生熱愛,唯有熱愛才能產生使命感。唯有使命感才能讓一個人無怨無悔地排除萬難,把所有的絆腳石都變成墊腳石。當一個人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高度熱愛的時候,就會對所從事的行業產生使命感,他本自具足的智慧就會如泉水般湧現,而當他帶著愛心和使命工作時,就會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成績,開創人生和事業的奇蹟。當這樣的氛圍形成後,我們中國必定能批量產生眾多對人類有傑出貢獻的人才。

有一個例子特別能代表這種情況。成立於2008年12月的大愛感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於開發塑料瓶回收再利用的社會企業,也是台灣第一家以環保、科技、人文回饋為宗旨的環保教育社會企業平台。為了響應慈濟慈善基金會秉承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大愛感恩科技整合紡織業的上中下游生產商,共同發展出「大愛紗」。

同年起,由「大愛紗」所織成的環保毛毯,在台灣、中國大陸、日本、澳洲、美國等地的社會救助中發放,幫助了60萬名以上的同胞。「大愛紗」因為是由塑料抽絲而來,既不像常規染織業一般需要大量用水,而且因為塑料的染色簡單,只需把顏色倒進融化的材料中,塑料凝結不會產生多餘的廢水,不會污染河流,也讓難以降解的塑料瓶有了第二次生命,減少土地污染,可謂至善之舉,一舉多得。2010年,大愛感恩科技正式把100%的股權捐贈給慈濟基金會,每年盈餘也完全回饋給慈濟作為賑災行動及社會公益之用。

是什麼讓大愛感恩科技做出這樣的舉動?是愛與責任。如果沒有這種大愛的情操和對地球及人類的使命感,我們很難想到礦泉水瓶能變廢為寶,大愛感恩科技也無法研製出不可思議的「大愛紗」系列產品。當汶川地震過去多年後,曾經賑災的單位和團體早已離開,但當年第一個到達汶川的台灣慈濟基金會的災後重建工作人員至今還留在汶川。而且大愛感恩科技還堅持在四川創辦了一家環保公司,將環保大愛的理念帶到祖國大陸。這樣一種超越宗教、地域的人文關懷溫暖了災區人民的心靈。慈濟人將大愛傳到了世界各地,做到了愛心不分海內外,這不就是我們人類最渴望的精神家園嗎?我想,這與我們所傳播的保險大愛不也是一致的嗎?我堅定地認為,保險人如果藉助慈濟的人文思想從事保險事業,一定會有很確定的美好未來。

2018年,我曾經代表中國800萬保險從業人員應邀前往台北作為第16屆亞洲保險理財研討會的演講嘉賓,在會上提出是什麼原因導致台灣成為全球保險密度最高的地區的問題。與會的眾多行業前輩和行業領袖分別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而我給出的答案是:因為台灣的保險人是最有人文、最有溫度的保險人,而保險本身就是一款具有人文、具有溫度的商品,基於這樣的原因,成就了台灣成為全球保險密度最高地區的壯舉。我的答案得到了現場3000多位與會嘉賓的一致認同。

同樣,現在身處全世界最大保險市場的我們,應該藉助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藉助保險的人文關懷傳播保險的大愛理念,為提升國家軟實力貢獻保險人的專業智慧和人文思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