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說八道」說收藏理念

玉儒於成 發佈 2020-01-07T10:58:56+00:00

收藏是需要理念的,一定的收藏理念直接影響收藏行為;收藏也是需要相互學習交流的,進而長知識、開眼界、增眼力,提高收藏水平。收藏也有不少年份了,也經手過不少罐罐壇壇,通過這個過程,漸漸地對在收藏界中流行的一些經驗之談有一些新的認識和體會。現整理出來,與藏友一起分享。

收藏是需要理念的,一定的收藏理念直接影響收藏行為;收藏也是需要相互學習交流的,進而長知識、開眼界、增眼力,提高收藏水平。收藏也有不少年份了,也經手過不少罐罐壇壇,通過這個過程,漸漸地對在收藏界中流行的一些經驗之談有一些新的認識和體會。現整理出來,與藏友一起分享。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權作「胡說八道」。

一、「收藏靠的是眼力和眼光」

眼力也就是甄別藏品的真假;眼光是判斷估測藏品的收藏價值以及今後的升值趨勢。這二點固然重要。但還應加上更加重要的一條,即「財力」。財力是收藏的經濟基礎。「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收藏是一個燒錢的行為,如果說一個人的興趣愛好直接影響他收藏的門類,那麼其財力水平決定了他在某一門類藏品的檔次。一個人的財力,還會影響其眼力和眼光(收藏專業工作者除外,因為他免費享有接觸學習研究大量藏品的機會和收藏資源)。有什麼樣的財力,就會關注某些門類和某一層次的藏品,也會練就某一門類中處於某一層次藏品的眼力和眼光。當然你的愛好廣泛,財力富有,可以關注多門類藏品,練就多門類藏品的眼力和眼光。古玩商們為了生機,就必須關注多門類的藏品,練就多門類藏品的眼力和眼光。當然,這並不是說玩收藏是財力濃厚的人的專利,玩瓷片有玩瓷片的樂趣,玩民窯有玩民窯的樂趣,玩官窯有玩官窯的樂趣。玩收藏必須是量力而行,根據財力給自己收藏定位。

二、「寧收一件精品,不收十件普品」。

這句話說的是收藏要有的精品意識,但屬於理想主義狀態。

  1. 精品普品的標準是相對的,一件五萬元的藏品,對某些人來說是精品,但對某些人來說是普品。精品與普品應根據自己的財力大小來確定。
  2. 收藏是一個普品到精品的過程。五年前你認為是精品,五年後你也就可能認為是普品。
  3. 普品和精品又是一個數量和質量、過程和結果的關係,普品傾向數量和過程,精品傾向質量和結果。

假如一個收藏者一年有100萬的收藏基金,或許他會喜歡收藏5件不同風格的所謂普品,享受一個收藏過程;或許他會等待機會,重拳出擊拿下一個所謂精品;對古玩商來說,或許會買更多的並認為性價比較高,受各類藏友喜歡的藏品。前者享受了五個過程給他帶來的樂趣;後者感受了精品給他帶來的樂趣;古玩商則享受了賺錢的樂趣。大家都其樂融融。

三、「收藏要追求真、精、新」

這句話從一個側面說好藏品的標準,從字眼看沒錯。要收到這樣的藏品,其眼力、眼光以及財力也必須達到相應的境界。如果對這句話理解不當,則帶有一定的迷惑性,進入收藏誤區。因為高仿品追求的標準也是「真、精、新」。草民對這句話作以下的理解和解讀。「真」就是要開門,而且是大開門。

市場上的藏品可以把它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一眼大開門;第二類是一眼仿品;第三類是模稜兩可,界與開門與高仿之間(這裡所說的是你眼力還處於模稜兩可的水平,對藏品來說結論只有一個,或新或老)。

每個人的眼力高低,對這三類藏品判斷的結果肯定不同,尤其是對第三類藏品 的判斷,有些藏友會把老的說成新的,也有的藏友把新的說成老的。這完全取決於他的收藏經歷、經驗和眼力。這也是不少藏品會引起爭議的一個主要原因。

作為具體的一個收藏者來說,當你的眼力還未達到對第三類藏品作出明確判斷時,應該選擇第一類大開門的,果斷放棄第三類藏品。在或許失去精品,或許上當吃藥之間,寧願選擇前者。除非你有相當的財力並作好吃藥的心理準備,冒險拿下,作為學習研究的標本。「精」則是指「精品,精品是相對的,根據自己的財力及收藏的實際情況確定藏品的檔次。所謂「新」草民以為理解為品相更為貼切。老器如新的藏品固然好,但必須以大開門為前提。目前市場上上檔次的、品相完整的藏品已很少,老器如新的藏品更少之又少,遇到老器如新的藏品更應該引起警惕,多請高手把關。

四、「多學多看少出手,練好內功再出手」

所謂內功,也是指一個人的眼力與眼光。這句也許對初學收藏,又有很強購買慾望的藏友是一種警示和勸告。但內功僅靠多學多看是練不成的,因為收藏是一種實踐性、經驗性很強的活動。一個人的內功與他出手的實踐經歷、經驗豐富成正比。所謂多學多看,是指多看書、多看博物館,多走市場,多向行家請教,這些學習都是必須的,也是重要的。

書本學習會對你的收藏有必要的理論指導,增加收藏的知識;參觀博物館,觀看實物,會增強感性認識,提高審美能力;逛逛市場可以學習一些真假知識,了解一些市場信息。但這些學習是有局限性的。

書本知識僅提供理性認識,僅憑圖片是不能練就判斷真假的眼力;博物館的實物,只能看,不能上手,並且博物館的藏品檔次較高,市場上也少見,與你的實際收藏層次有較大距離;逛逛市場,如不出手化錢,你對藏品了解的信息也是表面膚淺的。因此所有學習活動都必須與出手的實踐相結合。

只有當你花真金白銀買某個藏品時,(當然,能在品行好,眼力高的行家直接指導下更加好)就會調動你大腦的每個細胞,先判斷其真假,再仔細觀察其品相,同時會在內心比較同類藏品的性價比,確定自己的心理價位。如果價位合適,買下藏品後又會對其進行研究。這一過程是很好提高眼力的過程。如果說出手買藏品是練眼力的過程,那出手賣藏品則是練眼光的過程。通過賣藏品來證明你當時買進藏品的眼力如何,也證明該藏品市場的價值與收藏價值如何。

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個人收藏的內功(眼力眼光)。與其出手實踐及由此獲得的經驗緊密相關。當然學習仍然是重要的,收藏的過程是個邊學習,邊實踐,不斷學習,不斷實踐的過程,不存在先後問題,經過若干年的收藏,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有了一定的眼力和眼光,再看若干年的書,收穫肯定不一樣,當然書一定要選擇好書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