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趙國滅了韓國,還是魏國滅了韓國,都對六國抗秦更加有利

蕭武 發佈 2020-01-07T11:05:58+00:00

『韓國本來就是一個不應該存的國家,他的存在就是六國的悲劇,是秦國的運氣。韓國占據著秦國出函谷關攻擊六國的咽喉地帶,但是韓國國力卻很弱,自己完全無力守住這個地帶。所以,三家分晉之前,晉國可以壓制住秦國,而三家分晉之後,秦國初函谷關就暢通無阻了。

『韓國本來就是一個不應該存的國家,他的存在就是六國的悲劇,是秦國的運氣。韓國占據著秦國出函谷關攻擊六國的咽喉地帶,但是韓國國力卻很弱,自己完全無力守住這個地帶。所以,三家分晉之前,晉國可以壓制住秦國,而三家分晉之後,秦國初函谷關就暢通無阻了。

不僅如此,從韓國立國之後開始,直到滅亡的二百多年裡,除了極少數時期之外,秦國幾乎始終保持著對韓國有節奏的攻擊,差不多每十年左右,秦國就會進攻韓國一次,這也可以說是秦國季節性,規律性的收割韓國,就像割韭菜一樣。


在這期間,韓國一開始曾經試圖依託魏國和趙國的支援來抵抗秦國,但是後來卻認為自己在為秦國和趙魏兩國打仗做戰場,所以想投機取巧,也就是被仗義的連橫之說所欺騙,來說賄賂秦國,以避免秦國的不斷攻擊。但這並沒有什麼用,秦國最後還是率先滅了韓國。

所以說,讓韓國獨立成國,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錯誤,無論是魏國吞併了韓國,還是趙國吞併了韓國,再依託本國的國力來抵抗秦國,都會好得多,都不會讓秦國那麼輕而易舉的就突破崤涵一線,但不幸的是就是韓國存在,而且始終保持著獨立,這是六國的大不幸。


也是因為韓國保持著獨立,但是卻又無力自己獨立抵抗秦國,所以韓國如果受到秦國攻擊,趙魏兩國就因為唇亡齒寒,必須全力救援韓國,把秦國打回去,否則自己也很危險。這樣,秦國每次周期性的進攻韓國,不僅可以收割韓國,而且也是在收割趙魏兩國。

長平之戰就是最好的體現了這種局勢。要麼韓國把上黨郡割讓給秦國,要麼就是割讓給趙國,但割讓給秦國,秦國就可以隨時進攻趙國,所以趙國權衡利弊,接受了上黨郡,並且出兵抵抗秦國,結果是一敗塗地,不僅韓國失去了上黨郡,趙國也被秦國一戰消滅了四十萬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