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三國演義》(1)———三國時期的蜀漢滄桑

建設者築跡 發佈 2020-01-21T11:37:51+00:00

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走近《三國演義》(1)

————三國時期的蜀漢滄桑

文 / 楊 得 富

一部《三國演義》,千百年來在中華大地民間及世界文學史壇已流傳得膾炙人口,尤其是經改編拍成電視連續劇形式以螢屏展示其宏大寬厚實景場面,讓人們身臨其境般感受那"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這正是這部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最精華絕妙的歌詞寫照。我們作為當代中華兒女,又身處四川盆地,遊覽了古蜀道縱多三國遺址,這對於走近三國演義的盆地滄桑,深化對《三國演義》的研究,無疑必定會產生深遠的歷史意義和宏偉的現實意義。下面,筆者僅從蜀漢盆地滄桑及其故人的幾則章回,瀏覽一下三國蜀漢的家底及其主人翁的命運。

一、寒薄的蜀漢家底

三國之中,蜀漢的家底最為寒薄,並且薄得叫人吃驚。

1、公元263年(劉禪炎興元年),蜀後主劉禪降魏時,開去了一個清單:戶28萬,口94萬,甲士10.2萬,吏4萬。94萬人,只相當於現在四川盆地中一個普通的縣份,說得通俗一點,劉備只相當於一個縣委書記,諸葛亮只相當於一個縣長。把蜀漢的規模與現在世界各國對應,大約只相當於印度洋中的島國模里西斯,可見國力是如何弱小了。

2、三國時代,當時魏、吳兩國人口也不多,魏只有443萬人,吳只有230萬人,三國相加,才767萬人,只相當於西漢的八分之一。所以,郭沫若生前反覆說,三國時代是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候,再打下去,我們這個民族有滅種的危險。

3、蜀漢的政府工作人員占的比例卻太大。一般的行政管理,百分之一的人就夠了,而蜀漢達到了4.2%(吏4萬人)。加上軍隊10.2萬人,吃皇糧的竟占七分之一,這個比例在世界歷史上實屬罕見。二戰期間的1945年,前蘇聯進行了最大規模的動員,也只得到軍隊1136萬人,約占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這已被軍事專家認為是達到極限了。那麼,蜀漢時期的國民負擔,也就可想而之了。

4、蜀漢人口這樣少,而管轄區域偏偏又很大,打開歷史地圖,就可知蜀漢的疆域,包括現在雲貴川三省全部,另加上漢中走廊和隴南谷地。所以諸葛亮要拚命擴充軍隊才能守住疆界,即使這樣還是防不勝防,終於被鄧艾繞過「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劍門關,經罕至人煙之平武的高山密林、崇山峻岭翻越滾氈坡偷渡陰平,突然降臨江油關,蜀漢在頃刻間便土崩瓦解了。

二、缺糧是蜀漢滅亡的根源

常言道:"兵馬未行,糧草先行」。可見糧草在行軍作戰中的重要性。糧是指糧食,也就是軍中的糧食,草是指軍中馬匹所吃的草料,這就相當於現代戰爭中軍隊武器裝備所需的燃油,可以說糧草是軍隊作戰的基礎。那麼三國時代行軍作戰時軍糧才何而來呢?

1、蜀漢沒有留下耕地及產糧數據,我們只好用東漢的標準來匡算,即每人占地14畝。但當時耕作粗放,每畝地的收成才100多斤,14畝地的收成,大約只相當於現在一兩畝地的收成,也就是說,偌大的一塊國土,事實上得到的糧食只相當於現在的兩個縣,實際不足供應14萬吃皇糧的人,所以蜀中經常缺糧。

2、有一年,蜀中發生旱災,糧食歉收,劉備下令禁止私自釀酒,官吏抓來一個人,說在他家搜查出釀酒的器具,劉備命令把他關起來。謀士簡雍問為什麼要關他,劉備說他有釀酒的行頭。不久,劉備與簡雍出行,碰見一男一女在路上行走,簡雍說主公快把他們抓起來,他們兩個要通姦。劉備說你怎麼知道他們要通姦,簡雍說因為他們有通姦的行頭。劉備大笑,後來就把被誣陷私釀酒的那個人放了。一個君主要親自過問私釀,蜀中缺糧可想而知。

3、再看當時貨幣,雲南昭通孝琚碑附近的墓中,曾出土過蜀漢"直百五銖",可見蜀漢時期"直百五銖"是在全蜀通行的。"直百"即"值百",一個錢當一百個錢用,說明蜀漢連鑄錢的銅都不夠用,後來甚至用鐵鑄直百五銖。

4、再看官僚,諸葛亮身為蜀漢丞相,卻"內無餘帛,外無贏財",還叫家人栽桑養蠶。大將姜維也是"宅舍敝薄,資財無餘"。當時蜀國的外貿,也只有蜀錦一宗,國家財政一直處於拮据狀態。這種狀況,導致了諸葛亮五次北伐就註定要失敗了。就是《三國演義》也掩蓋不了這個歷史真實,即每次失敗都與缺糧有關。

三、諸葛亮何以要屢次伐魏

蜀漢原本弱小,諸葛亮卻偏要勞師動眾,不斷北伐,此是什麼原由呢?

1、初解析,諸葛亮北伐的目的就是在證明蜀漢是正統,曹魏是篡位者,如果不打,時間越久,漢朝的存在感越低,曹魏就會越穩固勢必加重蜀民負擔。

2、法正就問過諸葛亮:"我們的法律是不是太嚴厲?"諸葛亮說:"只要執法公正,吏民反而知思。"從保留下來的史料看,狡猾的蜀民對於諸葛亮的"威刑"毫無怨言,這不能不說明是奇蹟中的奇蹟。現在有一些歷史學家也怪諸葛亮多事,小小一個蜀漢,能守住就蠻不錯了,還想什麼"收復中原"!這是因為事隔滄桑,淵源已久,我們已非當時蜀人,無關痛癢,所以能夠這樣較冷峻地看待問題。若能設身處地為諸葛亮著想,他要報答先帝的知遇之恩,他要實現先帝的遺願,再加上他本身就有"漢賊不兩立"的正統思想,也只能"知其不可而為之"。

3、諸葛亮是一個極富有聰明智慧的人,他深知蜀漢弱小,伐魏亦亡,不伐魏亦亡;以攻為守,在軍事上本屬上策,又安能說他錯了?

4、公元263年,劉禪降魏,命令姜維就近向鍾會投降(他當時手下還有三萬人馬,完全可能收復成都),鍾會問他:"將軍怎麼來得這樣晚?"姜維流著淚說:"我倒是恨自己來得太早了?"部下將士"拔刀砍石"。可見蜀國軍民,一直到最後時刻都還是膺服諸葛亮的。

5、在成都武侯祠里,還塑有劉禪第五子劉諶的塑像。劉禪降魏,劉諶苦諫不聽,遂痛哭於昭烈廟,先殺妻子,然後自殺,可知人心向背了。

四、中人之主與智謀之臣

公元223年,劉備在白帝城託孤,事實上是把蜀漢的軍政大權全部交給諸葛亮,這在中國君臣關係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1、諸葛亮沒有辜負先帝的重託,聯合東吳,平定南中,五次北伐,扶持後主12年,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向來被推崇為"忠貞之臣"的典範。而那個不攬權、不牽制、始終信賴諸葛亮的劉禪,則成為箭垛式的人物,被嘲笑為庸主或者昏君,這是不公平的。

2、世傳稱之諸葛亮為"千古賢相",很少有人注意到這個賢相成就於阿斗時期,而並非劉備時期。準確地講,諸葛亮在劉備時期還只是一個"傑出的謀士",並未獨立指揮蜀漢軍政大事。到了後主,因為有"事之如父"的遺訓,又加上劉禪本身就有寬容之心,所以才能形成"事無巨細,咸決於亮"的體制。諸葛亮只有在解除了"伴君如伴虎"的恐懼之後,才能充分發揮一個賢相的全部才智。這樣的君臣關係,才算是真正的魚水關係,是歷史上任何丞相都未遇到的。

3、對於一個國君來說,心甘情願地以子侄輩身份對待丞相,這是很難做到的事。何況劉禪繼位時已經17歲,並非戲劇舞台上所示的一個小娃娃。17歲正處於青春躁動期,什麼事干不出來?但是劉禪卻不急不躁,無論是成功或失敗,都絕對信賴諸葛亮,從未產生猜疑之心,更未製造君臣危機。這樣的國君,應該是人臣所感激的。

4、我們在讀前後《出師表》時,都有一個異樣的感覺,這不是臣子在請示國君,而是父親在教訓兒子,像這樣誠懇而直率的奏章,在歷史上絕對不可能有第二份了。出於對劉備父子的高度負責,諸葛亮在奏章中除去一切客套之語,直陳北伐的意義與自己的抱負,大有"就這麼定了"之意。然後一口一個"應該",對劉禪進行教訓,如像是嚴師拿著板子在教訓學生。如不是出於對共同事業的高度同心,這樣的口氣是任何一個國君都無法忍受的。

5、考察劉禪與諸葛亮的關係,其實就是歷史學家所渴望的中人之主與智謀之臣的關係。作為人臣,遭遇英君和暴君都是可怕的,因為他要處處受到牽制,如魯迅所說只能"橫站",不可能竭忠盡職盡智。諸葛亮在劉備手中並未成為賢相,例如討吳之戰他都制止不了,而在劉禪手中恰恰就是,這就是英主和中人之主產生的不同結果。

五、不能一筆抹殺的阿斗

《三國演義》100-101回寫劉禪誤聽讒言,疑心諸葛亮有篡國之志從前線召回丞相,理由是"久不相見,心甚思慕",把劉禪寫成連謊話都扯不圓的昏君。這純粹是子虛烏有之事,可劉禪的形象卻因此受到了極大的傷害。

1、蜀漢弱小,曹魏強大。以弱伐強,談何容易!公元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因誤用馬謖而招致失敗,諸葛亮上書自貶三等。同年冬天,諸葛亮再次北伐,又因糧盡退兵。遭受這兩次打擊,劉禪並不氣餒。次年,諸葛亮第三次北伐,取得武都、陰平,劉禪馬上恢復了諸葛亮的相位,並說出"君其無辭"那樣感人的話,足見劉禪對於諸葛亮絕對信賴,並且相當沉得住氣。

2、公元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在祁山圍住司馬懿,可是都護李嚴糧草未辦,謊言東吳來寇,叫諸葛亮班師;李嚴怕後主見責,又謊言諸葛亮"擅自撤退"。諸葛亮回朝,查明真相,廢李嚴為平民,劉禪馬上批准。李嚴是白帝城託孤時的第二號重臣,是劉備有意安排的,用以牽制諸葛亮。在大是大非面前,劉禪並不糊塗,看來並不是庸碌之輩。

3、公元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病死五丈原。臨終,推薦蔣琬、費禕接替相位。在以後的18年中,劉禪基本上尊重了諸葛亮的人事安排,沒有擅作主張。由此看來,在前後30年中,劉禪都是膺服諸葛亮的。在歷史上,作為人君,30年中不換新花樣,好像還沒有發現第二位。

4、其實蔣琬、費禕都是平庸之才。蔣琬接任後,督農楊敏經常毀謗他:"辦事糊塗,那裡比得上諸葛亮!"蔣琬也痛快地承認:"我的確比不上諸葛亮。"這二人的長處,全在謹慎,"承諸葛之成規,因循不革",因此也保住蜀中18年無事。蔣琬估量了蜀漢的國力與自己的智謀水平,縮短了戰線,只留姜維守涼州,自己到涪縣(即今綿陽)屯衛。與民休息,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到了費禕,蜀中人才所剩無幾,他只好出屯漢中,結果被魏國刺客郭修殺害,蜀漢不可避免地走下坡路了。

六、阿斗出降的背景成因

蜀漢在最後十年(公元254-263年)從混亂走向滅亡,原因是多方面的。

1、史學家向來把蜀漢的滅亡歸咎於宦官專權,其實黃皓專權已遲於公元258年,離蜀漢亡只有五年了,即使黃皓天天幹壞事,崩潰也不至於如此迅速。真正的原因恐怕是蜀中此時連蔣琬、費諱這樣的平庸之才也沒有了。當時算個人物的只有姜維,可是姜維本為羌人,不足以鎮服由中原人士組成的朝廷群僚,因此出現權力真空。看來中人之主一旦失去智謀之臣的輔佐,其後果也是可怕的。

2、公元263年,鄧艾兵臨成都,後主劉禪拉著棺材,自縛請降,向為史學家所不齒。其實我們考察一下當時的歷史背景,劉禪的投降是一點也不奇怪的。第一,從國力上講,蜀漢絕對不是曹魏的對手,遲早要被并吞;何況降魏又不是降外族,蜀人還不至於無法忍受。第二,投降之事宜全由蜀漢老臣譙周主辦,此老已見過劉備代劉璋,曹魏代漢(後來他還見過西晉代魏),故事重演,不足為怪。第三,此時劉禪已57歲,失去鬥志,苟且偷安之心是可能萌發的。

3、最後,我們如果撇開個人行為與道德批判,此時的中國也非統一不可了。當時蜀漢僅94萬人,曹魏443萬人,東吳230萬人,若死拼下去,可能中華民族就此滅絕,或者只變成中原的一個小邦。

4、劉禪當了40年皇帝,時間不算短,但日子過得辛酸窩囊。正史和地方志都沒有記載過他修過什麼奢華的宮觀。他巡視最遠處就是到都江堰看過岷江,以現在計算法就是"一個小時車程"。他只有 嬪妃12人,他在公元246年也想突破這個指標,被輔國將軍董久搶白了幾句,就只好作罷。劉禪降魏後,移居洛陽,封為安樂縣公,食邑萬戶,奴婢百人,劉禪很滿足。

5、那麼,劉嬋真的蠢嗎?答案顯然是不,他能在皇位上待了長達四十一年之久就可以看出,劉禪並不是真正的"扶不起的阿斗。諸葛亮也普經評論劉禪,說他「天資聰敏,愛德下士",可以看出,劉禪其實是有才能的。而且在其他兩個兄弟中勝出,成為劉備接班人,說明他身上有著不為人知的閃光點。

6、還有劉禪當政三四十年,蜀國發展是很穩定的,劉嬋沒有殺戮功臣,沒有殘害百姓,是個好皇帝。當劉禪成為安樂公時,他又是一個好臣子,劉禪懂得根據時勢的變化改變自己,以適應國家形勢的變化。有一次司馬昭問他:"你還想念蜀國嗎?" 劉禪說:"此間樂,不思蜀"。雖留下千古笑柄,但他的回答是非常聰明的,這表現了阿斗還是有聰明人的智慧。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他的回答讓司馬懿非常高興,放棄了對劉禪的懷疑和戒心,取得了司馬懿政權的認可,所以,劉禪採取與司馬懿合作的態度,是非常明智的選擇,同時是對自己有利的保護。如果把劉禪與很多亡國之君相比,劉禪無疑是一個幸運的人。而其他的那些亡國之君基本上都是被毒死或者被處死的。所以劉禪並不傻,他只是裝出來的,因為如果他不裝,早就給弄死了...........


————————————————

作者系四川綿陽市三國演義學會會員、中國建設文化藝術協會文學創作專委會會員、《中國建設者》雜誌社特約通訊員、《四川工人日報》社特約通訊員、《四川建設報》、《華西建築報》社特約通訊員。綿陽市作家協會會員、作協第四屆理事、《綿陽市城鄉建設志》副主編、《綿陽市建築志》副主編。《華西集團志》副總編輯、志辦副主任、常務副主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