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從《三國志》到《三國演義》再到新《三國》的形象轉變

姬小落落 發佈 2020-01-21T11:39:28+00:00

陳壽在《武帝紀》中對曹操的評價是:「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曹操作為歷史上爭議頗多,影響力很大的人物,一直以來還是以反面人物的形象存在於大眾的腦海中居多。而這主要還是受羅貫中《三國演義》「擁劉反曹」的主旨所影響,使得人們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有失偏頗。而隨著高希希導演的新《三國》的播出,其中陳建斌所塑造的「曹操」,又被大眾們推到了評價功過是非的風口浪尖。

《三國志》中的曹操

作為史書,作者陳壽在寫《三國志》的時候還是比較客觀的,而《武帝紀》作為《三國志》的全篇之首,可見陳壽對曹操的重視。陳壽在《武帝紀》中對曹操的評價是:「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陳壽作為先前蜀漢的臣子,依舊充分肯定了曹操的才智與謀略,認為他是「明略最優」之人。《武帝紀》中的曹操,他生於亂世,作為那個時代傑出的政治家,南征北戰無數。在他所治理的疆域上,吏治更加嚴明,社會更加安定,百姓的生產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

而在後期漢室的統治實際上早已名存實亡,無論是在政治還是軍事層面,曹操完全有取而代之的條件和能力,但他始終沒有跨出那一步。從客觀上講,曹操又讓漢室王朝艱難維持了幾十年,將「人臣」事業恪盡職守到了生命的終點。

在軍事能力上,曹操也屬於優秀的實戰型帥才。曹操對於兵法戰法都十分精通,即使在作戰期間,他也手不釋卷。曹操善於用兵,且講究以智取勝,誅二袁、滅呂布、征烏桓等,無不體現其在軍事作戰方面的才能。

《三國志》里也記載了一些曹操的缺點,比如征戰中的無端殺戮,以及對於一些不服於己的人才的殺害等等,這些都屬於曹操性格中陰暗的一面。

曹操這個歷史人物是極其複雜的,但是在陳壽中的《三國志》中,總體來說瑕不掩瑜,他依舊是個功績斐然,對國家和人民有突出貢獻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

小說《三國演義》中的曹操

小說《三國演義》成書於元末明初,那個時候社會激烈動盪,倫理喪失,也是亟待變革之機。羅貫中將其個人思想,大眾心理,時代所需和傳統民族文化都融入了三國那個同樣戰火紛飛的歷史年代和各類人物中去,小說主要頌揚蜀漢的正統、仁德和正義,貶低曹魏僭越、殘暴和虛偽。而這一揚一貶,正是儒家崇德尚禮尊君思想的體現,是作者希望通過這部《三國演義》呼喚英雄對時代進行變革,呼喚傳統倫理文化的回歸。

《三國演義》中的曹操,是被作為霸權、姦邪的代表,「名為漢相,實為漢賊」是羅貫中對曹操奸雄形象的具體定義。而小說給曹操的判詞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曹操初入仕途之時,也想革除吏弊,匡扶漢室,拯救蒼生於水火。他治軍嚴明,在小說第十七回《 袁公路大起七軍 曹孟德會合三將》中,曹操在征討張繡時,路過一片麥田,下令如有軍士踐踏麥田,皆斬首。但之後他的馬因為受驚誤入麥田,踏壞了一大塊麥地,他要自刎以謝罪,被屬下眾人制止後以割發代首,可見曹操在治軍方面是令行禁止,說一不二的。

在對待人才方面,曹操唯才是舉,不拘一格使用人才,不管先前是貴族還是平民,是敵方投誠還是主動入伙的,長得好看的還是長得難看的,只要是有才華,曹操一併都納入自己麾下。

而在奸詐方面,曹操在殺害了友人呂伯奢一家後,一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又直接使曹操的奸惡深入人心,影響深遠。還有曹操父親曹嵩因故被害後,曹操將怒氣轉移到徐州百姓頭上,揚言攻下城池之後要大肆屠城,以報仇雪恨,而一路上曹操大軍所到之處皆「殺戮人民,發掘墳墓」,將曹操的殘暴蠻橫展露無疑。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對政治上反對他的人逐一進行清算,使漢獻帝成為傀儡,自己則牢牢把持著實權,將曹操的「奸」和「雄」展現的淋漓盡致。而受《三國演義》的影響,許多人混淆了歷史上的曹操和經過藝術加工的曹操。

高希希版新《三國》中的曹操

新《三國》中,編劇以曹操及其後代作為線索架構故事情節,放棄了傳統意義上的「尊劉貶曹」,對曹操的歷史地位作了新的詮釋,讓曹操顯得更加有血有肉。

在第三集中,增加了曹操誤殺了呂伯奢一家後在呂伯奢家中進行祭祀的劇情。曹操說道:「死者不可復生,而生者仍需肩負大業,並非我曹操害你,而是亂世害人啊!」這並非是曹操給自己脫罪的託詞,而是真的反映了當時百姓們朝不保夕、互相傾軋傷害的社會現狀。

曹操殺了呂伯奢一家後仍然安然自得地在他家吃著之前準備好的飯菜,凸顯了曹操性格的冷靜和狠辣。當陳宮怒斥曹操時,曹操的一段自白也表達了導演自己對曹操這個複雜歷史人物的理解:「自古以來就是大奸似忠,大偽似真,忠義和姦惡都不是從表面就能看得出來的,也許你昨天看錯了我曹操,可是今天呢你又看錯了,但是我仍然是我,我從來都不怕別人看錯我。」

改編了的官渡之戰中,曹操一個人的詭計,就騙得袁軍首戰大敗,雖然有點誇大了曹操的個人能力,但是也突出了他的「姦邪」。而在那個時代,姦邪也是政治家們安身立命的資本,否則,便是被時代的洪流所淘汰。

新《三國》中的曹操,除了奸惡,也讓曹操更多了一些坦蕩和平易,看起來更像是一個真實的「人」,這將曹操性格的複雜性和矛盾性展現地更加飽滿。曹操會自己說:「如果當君子的代價就是被凌辱、被踐踏、被消滅甚至被殺的話,那我寧願當一個實現自己抱負的奸雄。」

曹操會在劇中隨地大小便,打仗的時候經常吃零食,接見部下時也經常散漫地半躺著,這些細節也是為了表現曹操在平日裡是個隨性之人,並不是狠惡之徒不可親近。

新《三國》的第73集中,曹操將死之時,說了跟殺呂伯奢時同樣的話:「世人昨天看錯了我曹操,今天又看錯了,也許明日還會看錯。可是我,仍然是我,我從來不怕別人看錯我。」再次點明了本劇對曹操的態度。

曹操臨死前用手指蘸了一下酒杯,然後將手上的酒水彈出,隨著手臂的墜下,一代梟雄也離開了人世。人生不過彈指一揮間,就如同這滴水,沒過多久就會蒸發消散,而你真正做過什麼,也許很快被人所遺忘,而你真正留給後世了什麼,只能留給後世去評判,這也是你所無力改變的。

結語

新《三國》力圖推翻之前曹操留在人們腦袋中單一的形象,使他能鮮活地出現在大眾的面前。導演沒有打算推翻小說情節而完全恢復三國的歷史事實,但是也儘量給人們呈現了一個既情義又狠辣,既寬容又妒忌,既單純又複雜的曹操形象。雖然播出後觀眾們的評論還是以批評居多,但是創造團隊為了肯定曹操形象和功績所做得努力,還是得到了大家讚許。總的來說,這一版所做的就是努力讓曹操帶著真實的模樣從《三國演義》中走出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