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 |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皮膚病學專家廖萬清院士,潛心專研真菌病,人生四大夢想只為奉獻給祖國

醫師報 發佈 2020-01-21T11:42:14+00:00

2016年廖老為島礁官兵看診20世紀30年代,在戰亂和災荒中,廖萬清的父母跟隨鄉親們遠走印度尼西亞謀生,後又輾轉至新加坡。1938 年,廖萬清就出生在那裡。

點右上角「關注」,知道更多

「家國情懷,是我的家訓,也是我工作、為人的宗旨。一個愛家的人,才能愛國,才能為祖國、人民做貢獻。」中國工程院院士、海軍軍醫大學長征醫院皮膚病與真菌病研究所所長、解放軍總後勤部「一代名師」稱號獲得者廖萬清教授說。


20世紀30年代,在戰亂和災荒中,廖萬清的父母跟隨鄉親們遠走印度尼西亞謀生,後又輾轉至新加坡。1938 年,廖萬清就出生在那裡。1941年,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獅城一度風雨飄搖。3歲的廖萬清被父母送回廣東省梅縣老家,寄住在叔叔家裡。

1986年,廖萬清第一次回到新加坡探親。獅城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車子、票子、房子」應有盡有。母親問廖萬清,要不要留在她的身邊。廖萬清卻說:「我是黨和祖國人民培養的,我要報效祖國、報效人民。我的事業在祖國!」

真菌與人類亦敵亦友。在目前已知的200餘萬種真菌中,引起真菌病的病原真菌有400餘種。作為我國著名皮膚病學和醫學真菌病學專家,廖萬清的戰場就在顯微鏡下的方寸之間,他的敵人,就是這400餘種病原真菌。

1980年末,廖萬清在對一名初步診斷為「結核性腦膜炎」的患者進行腦脊液塗片檢查時,發現菌體並非常見圓滾滾的新生隱球菌,而是奇異的細長形。為了弄清到底是什麼菌種,他就在醫院實驗室窗外吊了個籠子,自己養小鼠,同時利用所有業餘時間在復旦大學、中科院上海分院等單位查閱資料。功夫不負有心人,廖萬清終於發現:這種真菌是格特隱球菌的一種!同時,長征醫院實驗室、復旦大學實驗室與南京皮膚病研究所的三方論證也證實了他的研究。廖萬清將它命名為格特隱球菌ITSC型(S8012)。

如今,S8012作為唯一由中國學者貢獻的菌株,被收錄於美國、比利時、荷蘭等全球各著名微生物真菌保藏中心,向世界各研究機構的出售價格為295美元/株。但是,只要是國內有關單位進行研究使用,廖萬清都免費贈送。他說,醫學需要更多人才一同合作,互幫互助,創造更多造福於民的新成果。

廖萬清一再強調,是黨,是祖國、軍隊和家鄉人民的培養與支持,自己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我一生有四大夢想:入黨、評教授、評院士、培養接班人。在領導和同志們的支持下,我的大部分夢想都已實現。我的最後一個願望,是能夠一直工作到自己心跳停止,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我的祖國和我熱愛的事業!」廖萬清說。

#清風計劃#

歡迎合作與投稿,我們的工作郵箱:30615367@qq.com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