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億,34年,馬斯克和NASA這個煙花,是對挑戰者號最好的致敬

指尖科技說 發佈 2020-01-21T12:43:04+00:00

3.4億火箭爆炸的疑點為了儘快推進民營載人航天,馬斯克不惜花5000萬美金,約合人民幣3.4億,實實在在的炸毀自己的火箭,用以測試龍2載人飛船在真實火箭爆炸場景的逃逸安全性。

3.4億火箭爆炸的疑點

為了儘快推進民營載人航天,馬斯克不惜花5000萬美金,約合人民幣3.4億,實實在在的炸毀自己的火箭,用以測試龍2載人飛船在真實火箭爆炸場景的逃逸安全性。

整個測試過程,火箭升空後不久,先是龍2載人飛船分離,然後火箭單獨爆炸,龍2飛船正常回收,測試可以說是很順利。

然而,測試過程似乎有一個疑點:龍2飛船並非爆炸的那一刻分離,而是爆炸之前就分離了,看起來只是一個流程,這樣的測試真的值3.4億嗎?

實際上,早在2015年,馬斯克就已經進行過龍2飛船的發射台逃逸測試,而2015年的測試的意義可能更大。

當時人們直接在發射台上,對龍2飛船進行衝擊,使龍2飛船飛到高空並降落。

測試更能提現龍2飛船的抗衝擊能力和安全性,相比之下,2020年的測試幾乎沒有進一步測試到飛船的抗性,僅僅測試了流程而已。

馬斯克和NASA不可能不明白這一點,為什麼還要做這種測試呢?

指尖君發現,這可能繞不開一個美國航天史上的一場噩夢:

34年前的災難

34年前(1986年),同樣在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同樣是在1月底(1月22日),同樣是寒冷的天氣,發生了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航天發射空難:挑戰者號太空梭災難。

當時NASA滿懷期待,火箭甚至已經成功飛到8000米高空,就在所有觀眾齊聲喝彩的時候,挑戰者號在眾人眼前爆炸了,太空梭上7名太空人也隨之遇難。

曾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理察費曼,最終查到爆炸的直接原因,是火箭推進器上的一個O型密封圈,在寒冷天氣下失效導致的。

造成爆炸的流程是:

當時處在結冰的氣溫,發動機底部密封圈的橡膠無法回彈,出現裂縫。實際上,火箭點火時已經冒黑煙,但由於火箭燃料有鋁的成分,產生了鋁渣堵住了裂縫,火箭得以正常起飛;

然而火箭起飛後60秒左右,火箭遭遇強氣流,威力相當與卡特里娜颶風,使火箭震動,尾部的煙霧變成Z形;

火箭的震動也讓鋁渣脫落,火從裂縫泄露出來,直接噴射到主燃料倉,最終O型密封圈脫落,發生爆炸。

當時的NASA,火箭載人發射過程中,還沒有形成類似流程的有效應急逃逸方案,終成惡果。

致敬挑戰者號

挑戰者爆炸的整個過程,從發射後60秒遭遇強風,發生明火泄露,到爆炸僅僅13秒。

而34年後,馬斯克的這次火箭爆炸的時間和挑戰者號相當類似,飛船84秒(1分24秒)脫離火箭,而火箭在12秒後(1分36秒)發生爆炸。

馬斯克和NASA的這次火箭逃逸實驗,正好就致敬了挑戰者號太空梭災難。

而這次,馬斯克增加了一個更加安全的逃逸流程,在致敬的同時,驗證了這一流程的安全性。

這個煙花的真正意義

NASA之所以要求馬斯克做火箭爆炸的逃逸測試,一定程度上,可能說明了挑戰者號太空梭災難過了34年,它仍然在美國航天人心中有很深的分量和陰影。

而這次的成功,在民營火箭的層次消除了NASA的擔憂,也算標誌著人類可以走出挑戰者號的陰影,並慰藉挑戰者號的英靈了。

指尖君在想,如果說人總是會被牢籠在恐懼的囚禁中,那馬斯克這次逃逸測試的真正意義,可能是讓人類衝破了困擾我們幾十年恐懼的牢籠。

參考文獻:

01.《馬斯克的3億造價火箭2分鐘炸毀,現實版《地心引力》上演》網易財經

02.《馬斯克「炸」火箭 Space X載人飛船測試逃生能力》新浪新聞中心

03.百度百度詞條「挑戰者號太空梭災難」

04.《今晚,SpaceX當眾炸火箭,NASA將全程直播》騰訊新聞

05.《馬斯克創造人類航天新壯舉!空中炸毀火箭,成功實現載人艙逃逸》量子位

06.《挑戰者號太空梭,美國挑戰者號爆炸全過程》外星探索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