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修建另類「長城」,少為人知但多次打敗遼國,河北受益至今

三觀刷新事務所 發佈 2020-01-21T13:54:38+00:00

何承矩賞的花是蓼花,俗稱「狗尾巴花」,既不稀有也不高雅,但何承矩卻賞得有滋有味,不但作「蓼花吟」數十篇,還命人把蓼花生長之勢畫成圖,送到京師。

北宋太宗年間,何承矩任六宅使,鎮守雄州(原瓦喬關,周世宗柴榮改名雄州)。何承矩是宋初名將何繼筠之子,乃將門之後,但到了遼宋交界的重鎮雄州後,卻整日沉溺於詩酒之中,沒什麼作為。

何承矩最喜歡做的事,是帶著屬下,乘坐小船,船上裝滿好酒,在雄州附近的水域中賞花飲酒作詩。何承矩賞的花是蓼花,俗稱「狗尾巴花」,既不稀有也不高雅,但何承矩卻賞得有滋有味,不但作「蓼花吟」數十篇,還命人把蓼花生長之勢畫成圖,送到京師。時人不解其意,只是感到可笑。

圖到京師之日,何承矩才露出崢嶸。他名為飲酒賞花,實為勘探地理。蓼花圖里隱藏的是一副軍事地形圖,何承矩要建一座能徹底遏制遼兵攻勢的水上長城。

以河水制鐵騎的奇計

這話還要從北宋和契丹當時戰爭形勢說起。

趙匡胤建立北宋後,本著「先南後北」的戰略,很快統一了南方,但契丹同時變得更加強大。宋太宗趙光義繼位後,979年先滅掉了北漢,然後北伐契丹,但接連失敗。986年,趙光義第二次北伐契丹,三路並進。計劃得很好,可大將曹彬率領的東路主力貪功冒進,孤軍深入,被遼兵打得大敗。此戰過後,北宋無力再攻,面對契丹的連番攻擊,只能沿雁門關、南拒馬河、大清河一線盡力防守。

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宋太宗召集群臣,問如何抵禦契丹。朝臣宋淇提出兩個策略:掘開黃河北側堤壩,讓黃河泛濫,以水設防(大概相當於蔣介石抗日時炸開花園口),要麼就模仿秦始皇,在滄州和定州之間,修築長城。

這兩個策略有一定道理,契丹主力兵種是騎兵,河水和城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騎兵的優勢。但這兩個策略也有極大的弊端。掘開黃河,會失去千里沃土,人民流離失所。建築長城更不行,滄州到定州之間都是平原,築城既不能借山地的形勢,又不能從山上取石,所以純屬不切實際的書生之見。

宋太宗當即否定了這兩個策略,不過他是從「沒面子」的角度,「決大河(指黃河)築長城, 徒自示弱, 為後代笑」,決黃河築長城太丟臉。

這時,何承矩提出自己的戰略:

「若於順安寨(今雄安安新)西開易河蒲口,導水東注于海,東西三百餘里,南北五七十里,資其陂澤,築堤貯水為屯田,可以遏敵騎之奔軼。」

宋太宗當即同意了這個戰略。這個戰略不但能起到「遏敵騎之奔軼」的目的,還能保全大宋的面子。宋太宗在詔書中說:「膚今立法,令沿邊作方田,量地理之遠近,列五寨柵,此可以限其戎馬而利我之步兵……持重養銳,挫彼強敵。」

你看,這就是文字的奧秘。領導壓根不提靠河流限制騎兵,只說在水邊屯田和建造障礙物,所以何承矩的戰略官方稱為「方田法」,後來的研究者才叫「水長城」。

長800里、最寬處60里的「水長城」

皇帝支持,給錢給人,這項工程進展很快,987年左右就告完成。西自保州西北沉苑泊(今徐水縣東北),東到滄州泥沽海口(今天津泥沽),這片區域內的河道都被開通,形成了一條長800里、最寬處達60里的水域。後來真宗、仁宗、神宗朝,這片河道又不斷修補,最終合徐、鮑、沙、唐、滹沱、漳、淇、易、白等水,都併入黃河,使天津周圍以及滄、保地區,形成密集的河網。

另外,宋朝在這條「水長城」邊上,設置125個哨所,駐軍3000人,配備百艘兵船,平時在水中巡邏。

北宋朝廷還設立了專門的行政機構負責管轄這片區域,「置高陽關路,馬步軍都部署已下兵官,統瀛、莫、雄、霸、具、冀、滄、永靜、保定、乾寧、信安十一州軍」。曾擔任過高陽關路的大臣,就有我們都熟悉的包公。

《宋史·河渠志》中,也對這條水長城有詳細的記載。文字很長,我們引用一小部分:

「其水東起滄州界,拒海岸黑龍港,西至乾寧軍,沿永濟河合破船淀、灰淀、方淀為一水,衡廣一百二十里,縱幾十里至一百三十里,其深五尺。東起乾寧軍,西信安軍永濟渠為一水,西合鵝巢淀、陳人淀、燕丹淀、大光淀、孟宗淀為一水,橫廣一百二十里,縱三十里或五十里,其深丈余或六尺。東起信安軍永濟渠,西至霸州莫金口,合水汶淀、下光淀、小籣淀、李子淀、大蘭淀為一水,衡廣七十里,或十五里或六里,其深六尺或七尺……自保州西為合雞距泉、尚泉為稻田、方田,衡廣十里,其深五尺至三尺,曰西塘泊。自何承矩以黃懋為判官,始開置屯田,築堤儲水為阻固,其後益增廣之。凡並邊諸河,若滹沱、胡蘆、永濟等河,皆匯於塘。」

「水長城」在軍事和經濟上作用重大,河北受益至今

那「水長城」建好了,起到了什麼作用了呢?

第一,確實遏制了契丹的攻勢,給北宋邊境帶來了安寧。

「水長城」鑿通前,河北地勢一馬平川,契丹騎兵無處不入。「水長城」鑿通後,讓不善於水戰的契丹騎兵,只能在冬天河面結冰或者枯水季節發動進攻。而且就算冬天結冰,河面也還是不好走馬。在「水長城」的限制下,契丹的主要攻擊路線只剩下了三條,一條是突破雁門關,從紫金關進入河北;一條是東官道,從幽州經雄縣或霸縣,走高陽或任邱到開封的大道;一條是西官道,從幽州經徐水、滿城到開封大道。這讓北宋能夠集結精銳兵力,對契丹軍隊予以精準打擊。

「 水長城」 鑿通後,宋太宗時,從988年到995年,契丹5次進犯,宋軍3勝;宋真宗時,999年到1004年,契丹6次進犯,宋軍4勝。勝多敗少,這在以前是不多見的。軍事上的勝利,讓契丹人意識到,北宋也不是那麼軟弱。所以有人說,水長城延續了北宋的百年國運。

對此,何承矩功不可沒。公元1006年8月,何承矩去世,河北邊境軍民揮淚哀惜,史載,「何熟悉邊事,遼畏服其名」。

第二,推動了河北區域農業的發展。

上面我們說過,「水長城」規劃時,就考慮到了屯田。「水長城」鑿通後,宋軍大規模沿河岸屯田,以資軍用。 景德元年,皇帝「詔延昭兵滿萬人,如契丹騎入寇,則屯靜戎軍 (今徐水)之東……以護屯田」 。「延昭」就是《楊家將》中的「楊六郎」,宋朝名將。以名將護屯田,可見屯田之重要。

除了軍事屯田外,朝廷還勸邊境人民開墾荒地。當時有條令,「每戶十丁者,給田百五十畝;七丁者,百畝;五丁者,七十畝;三丁者,五十畝;不及三丁者,三十畝」。並規定,沒種子沒耕牛,可以找政府借;開荒五年後,政府才收租稅。

而且,因為水資源豐富,「水長城」兩側農民大量開始種植水稻,改變了北方居民主要以谷麥為主的種植習慣。有記載說,宋代文學家蘇洵在做文安縣主薄時,就從四川眉山老家帶來稻種,幫助當地人民學習種稻捕魚,改善生活。當地人民為了紀念蘇洵,把當地一座橋樑命名「蘇橋」 ,後來蘇橋地方繁衍成村鎮 ,稱「蘇橋鎮」 。

第三,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河北地區出現繁榮景象。

「水長城」開通後,深處可以行船,淺處可以栽葦,田地里可以種水稻,水泊中可以植蓮藕、養魚蟹,多種多樣的產出給當地人帶來了財富,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農業和工商業都超越了前代,時人有「商賈貿遷芻栗峙積」,「多鬻鹽之利」,是「蠶絲、織纖之所出……衣被天下」的記載。當然,經濟的繁榮也和水長城遏制了契丹的掠奪有很大關係。

不過,水長城雖然在軍事上和經濟上起了很大作用,但最後還是不能阻止宋朝的滅亡。

《宋史》說,「檀淵之盟」以後,宋朝廷沉迷在和平的美夢中,河北很多城池傾塌,塘泊多年不修,而且財政危機越來越深,對「水長城」無力經營。同時,因為黃河泥沙的沉積,一些水域變得越來越淺,比如海河南邊的塘泊,竟然能夠蹚水過河。到北宋末年,很多水泊乾涸,已經失去了軍事防禦的作用。還有人論證說,宋徽宗年間,大批達官顯貴紛紛沿河占田,把轄區里「水長城」的水挖渠排光,以空出地來種水稻,為了經濟效益,廢掉了邊境防線。

總之,不管原因如何,這條水長城,終於沒有擋住北方民族騎兵的鐵蹄。

參考資料:

蔡美彪:《中國通史》

《宋史》

《宋史紀事本末》

高恩澤《北宋時期河北水長城考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