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肛的症狀是什麼?

肛腸主任醫師張淑伶 發佈 2020-01-07T16:14:36+00:00

烏魯木齊痔瘡醫院介紹:直腸壁部分或全層向下移位,稱為直腸脫垂。直腸壁部分下移,即直腸黏膜下移,稱黏膜脫垂或不完全脫垂;直腸壁全層下移稱完全脫垂。若下移的直腸壁在肛管直腸腔內稱內脫垂;下移到肛門外稱為外脫垂。直腸脫垂多發生於兒童和中老年女性。

  烏魯木齊痔瘡醫院介紹:直腸壁部分或全層向下移位,稱為直腸脫垂。直腸壁部分下移,即直腸黏膜下移,稱黏膜脫垂或不完全脫垂;直腸壁全層下移稱完全脫垂。若下移的直腸壁在肛管直腸腔內稱內脫垂;下移到肛門外稱為外脫垂。直腸脫垂多發生於兒童和中老年女性。兒童直腸脫垂多為黏膜脫垂,通常5歲前可自愈。成人完全性直腸脫垂並不多見,如直腸反覆脫出可導致陰部神經損傷產生肛門失禁,並有引發直腸潰瘍、出血、狹窄和壞死的危險,需手術治療。

  脫肛是指直腸黏膜部分或全層向下移位,又稱直腸脫垂。在最開始都會伴有便秘和大便乾燥的病情,並且排便一般也都是沒有規律,常伴有排便不盡和下墜感而且在排便的時候會有異物脫出的感覺,不過大便之後會自行縮回。初期發現要儘早確診治療,避免後期病情加重從而影響正常生活

  脫肛症狀:

  主要症狀為有腫物自肛門脫出。初發時腫物較小,排便時脫出,便後自行復位。以後腫物脫出漸頻,體積增大,便後需用手托回肛門內,伴有排便不盡和下墜感。最後在咳嗽、用力甚至站立時亦可脫出。隨著脫垂加重,引起不同程度的肛門失禁,常有黏液流出,導致肛周皮膚濕疹、瘙癢。因直腸排空困難,常出現便秘,大便次數增多,呈羊糞樣。黏膜糜爛,破潰後有血液流出。內脫垂時症狀不明顯,主要表現為排便不盡感、肛門阻塞感等直腸排空障礙一起的症狀。栓劑插入肛門協助排便可使排便變得順暢。部分患者在排便時有下腹和腰骶部脹痛。病程較長者亦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肛門失禁。檢查時患者需下蹲後用力屏氣,使直腸脫出。部分脫垂可見圓形、紅色、表面光滑的腫物,黏膜皺襞呈放射狀;脫出長度一般不超過3厘米;指檢僅觸及兩層摺疊的黏膜;若為完全性直腸脫垂,表面黏膜有「同心環」皺襞;脫出較長,脫出部分為兩層腸壁摺疊,觸診較厚;當肛管並未脫垂時,肛門與脫出腸管之間

  脫肛是由很多疾病和習慣造成的,比如:便秘,腹瀉、攝護腺肥大,久蹲久站,經常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前期症狀表現為:有墜脹感,排便時有異物脫出,嚴重者有異物脫出無法回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