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戌弭兵:改變春秋戰國歷史走向的超級強權對話

冷炮歷史 發佈 2020-01-21T17:30:57+00:00

秦國和齊國成為這次會盟的最後獲益者這次弭兵會盟的結果,就是晉楚兩強平分霸權,算得上古代東亞歷史上罕見的平衡制約構建。

公元前632年,雄踞北方的晉國因城濮之戰而開啟霸業。然而僅僅到公元前597年,邲之戰的落敗又讓霸權轉到南方的楚國手中。此後,兩國以中原腹地為主戰場,開啟了漫長的全面衝突。


直到公元前546年,精疲力盡的雙方才趨於停止。在當年進行的會盟中,晉楚使節在位於彼此之間的宋國會晤,並吸引了當時幾乎所有重要國家的關注。


南北對立

在兩國的實力對比方面,晉人無疑具有更加優越的條件。雖然晉國王族不是根正苗紅的西岐直系後裔,卻也因此不必承受那些可以壓垮任何諸侯的包袱。加上從晉文公時代開始,他們就注意提拔有能力的中下級貴族,非常善於吸引異邦的有識之士。所謂的雖楚有材,晉實用之,就是對晉國人才市場活躍度的最好描繪。


從經濟上來看,晉國也一直有池鹽之利,經濟實力非常雄厚。由於地理上的表里山河,讓晉國的核心區域非常容易防守。中原正北的精妙位置,讓他們可以與北方鄂爾多斯地區順利相通。有利於發展商業和技術引進,並招募許多善戰的邊境部族。這都對加強晉軍戰鬥力有很大幫助。

但體系過於複雜和分散,也是晉國的固有弱點。由於在春秋前期削弱了同姓貴族勢力,所以晉國的命脈核心在後期就掌握在那些異姓貴族手裡。尤其是在國君缺乏強大能力的情況下,諸如趙薇韓一類的超級大夫就自然成型。有他們支持的君主,可以輕鬆召集許多資源。而沒有大夫們配合,國君也就只能發動小諸侯配自己玩一些象徵性的攻伐。


相比之下,楚國的情況就存在不少異同。例如政治方面,楚人本身就不屬於西周分封的宗法系統範圍,因而受周禮的東縛比很小。楚國國內就如同是一個微縮版的天下,有像若放氏那樣守舊的貴族勢力維護。但在楚莊王上台後,國家權力已開始趨於集中。所以楚國沒有晉人那種獨當一面的超級大夫,但還是需要平衡那些分布機廣的中小貴族。沒有他們的意見集中,很多事情也無法順利去辦。

楚國的最大優勢還在於自然環境。其國境廣袤,受自然災害威脅較輕。但因為需要沿漢水北上聯絡關中、河西等地,所以貿易發展比較有限。通往雲貴高原和嶺南的水陸交通,也因自然限制而規模有限,容易同北方宿敵拉開差距。


這也是楚軍雖勇卻經常敗於強手的根本性原因。他們的軍事技術始終更新較慢,無法靠靈活的小隊戰術來彌補差距。在和晉國的戰爭中,勝率僅有可憐的1/4,卻可以靠漢水流域的地勢加以自保。


協議緣由

既然大家的綜合實力相差不大,那麼晉楚爭霸就很難存在決定性收尾。公元前546年的弭兵之會,就是雙方同時進行戰略調整的標誌。


由於戰區主要在中原,所以對很多當地的諸侯國都造成破壞。包括東周、鄭、衛和宋等主要區域勢力,都不願意讓自己的本土繼續淪為拉鋸現場。何況晉楚爭霸又不可能捨棄盟友單幹,就反過來必須為潛在盟友們的利益考慮。弭兵會盟的場地,也就因此被設置在南北之間。

其次,春秋時期政治形勢的發展,讓晉楚兩國的內部結構出現重大變化。擔任國君的諸侯,必須面對大夫專權問題。雖然雙方的內部生態有很大差異,但所面臨的問題卻如出一轍。前者的問題主要是取而代之者浮現,後者也時常為如何整合眾多封君而苦惱。


這個情況在晉國又特別明顯。公元前六世紀後期,國君的大權已逐漸為智、韓、趙、魏、范和中行等幾家勢力操縱。國君多是只能當無能庸人,而成大夫們任意擺布的傀儡。大集團之間也不斷進行鬥爭,讓永無止境的派兵南下成為歷史。國君權勢的衰微,已經達到無法協調所有人的地步。


楚國的內部形勢雖不象晉國那麼突出,但王權同樣面臨衰微。一旦有庸人上台,就會造成遠方封君們的消極怠慢。這讓楚國也越來越難以湊集大量軍隊。加上拿著晉國增援的吳人崛起,楚國的防禦重點也勢必直接從北方轉向東南。儘早結束漫長的爭霸消耗,就完全符合他們的利益。


超級大會盟

作為本次會盟的發起人,宋國大夫向戌也就自動成為主辦方代表。同時,他也被授權表達中原各中小國的要和平願望。為此還經常奔走於晉楚兩國之間,宣傳弭兵的切實好處。


這時,晉國原來的執政者范宜子病死,並由趙文子接任。趙氏地盤主要靠近北方,對於大舉南下態度消極,所以積極主張和楚國結盟。向戌既也和他有密切的私人關係,又和楚國的令尹子木關係很好。於是先到晉國,提出主張和趙孟商量。後者把他的弭兵建議和晉國諸卿大夫商議,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實力相對作為弱小的韓宣子也支持提議:打仗會傷害人民,耗費錢財,給小國造成災難,如果提出召開休戰結盟的會議,即使不能做到,也是不能不答應的。如果我們不同意,楚國倒同意了,用這個名義來號召諸侯,不是諸侯都要跟從楚國了嗎?


隨後,向戌又去往去楚國,發現後者的內部也傾向於弭兵。大量的領地分散的大夫,都不樂於繼續長途跋涉,希望與晉國做出階段性的了解。倒是在東方的齊國,對於這次會盟表現消極。但這主要是因為齊國經常對外部事物反應冷淡,也害怕晉國將矛頭轉向自己。因此,在知曉其他兩個強權的意思後,也就不再反對派人參與。

再往後接到通知的秦國與中原各邦,自然也沒有任何反對的意圖。雖然他們可能都有各自的戰略隱患,卻肯定不能錯過這個洞悉列國新格局的機會。也都同意了。於是,向戌便順利約到了宋、魯、鄭、衛、曹、許、陳、蔡、邾、勝等中小諸侯,讓規模盛大的弭兵會議得以成功進行。


這年的夏季,列邦代表雲集宋國境內。通過一系列會議決定,所有成員以晉楚兩國為首訂立盟約,儘可能避免戰爭,但所有中小國家都需要向兩位盟主朝貢。至於齊國和秦國,也分別同晉楚聯盟,但可以免除納貢義務。總的來說,這種安排也非常符合當時的諸侯國實力對比與外交慣例。

這次弭兵會盟的結果,就是晉楚兩強平分霸權,算得上古代東亞歷史上罕見的平衡制約構建。在之後的一段時間內,舊矛盾也的確被盟約規定所極力迴避。但晉國卻因為內部紛爭,很快就在實際上無法享有會盟成果。至於結構更加平穩的楚國,也被受到晉人扶持的吳國重創,在一段時間內難有往日雄風。


西部的秦國和東面的齊國,則將不自覺的成為最大贏家。這些潛移默化的變遷,也使向戌弭兵的影響力在最後以一種特別諷刺的方式被終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