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之戀》這張專輯,要從《陰陽錯》這部電影開始說起

愛地人 發佈 2020-01-21T19:52:27+00:00

今天聊的這張唱片,叫《霧之戀》,譚詠麟早期的名作之一,與《愛的根源》和《愛情陷阱》並稱「愛情三部曲」,也是奠定校長在香港樂壇地位的發韌之作。

今天聊的這張唱片,叫《霧之戀》,譚詠麟早期的名作之一,與《愛的根源》和《愛情陷阱》並稱「愛情三部曲」,也是奠定校長在香港樂壇地位的發韌之作。

而在聊《霧之戀》這張專輯時,先來聊《幻影》這首歌曲。這首歌曲,在譚詠麟音樂生涯里,創造了一個新紀錄,就是同一首詞曲的歌,竟然出現在他的兩張不同錄音室專輯裡,以我對校長粗淺的了解,這樣的例子,以後似乎也沒有過。

說到《幻影》,就不得不提到《陰陽錯》這部電影,因為《幻影》也是後者的主題曲,歌曲創作者則是林敏怡和林敏驄這對姐弟。而林敏驄為這首歌曲填寫的歌詞中,有一句「紫色的小盒子裡,盡藏著許多未了事」,初聽起來非常詭異,但如果知道這是主題曲所服務的電影背景,就沒什麼好奇怪了。

要簡單介紹《陰陽錯》這部電影的類型,不難,你理解成現代版的《聊齋志異》,或者香港版的《人鬼情未了》,就對了。而且,這部電影最初的名字,確實就叫《人鬼戀》,但因為在電影開拍後,演員人員接連發生受傷的事情,比較信命理的香港人,認為是片名未算過筆劃,於是在大師的指導下,換成了《奇妙》這個名字。至於後來為什麼再度改成了《陰陽錯》,好像一直沒有人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陰陽錯》也堪稱香港電影史上最波折又最靈異的電影。作為「新藝城」初創時期的作品,《陰陽錯》最終確定的導演,是楊德昌,但楊德昌的劇本和拍攝策劃,卻一再被「新藝城七怪」否決,直至最後中途被撤換。

之後「新藝城」又找了兩個導演接班,也一直不甚滿意,直到找來梁普智之後,才開始了正式的選角,也正是這個時候,同樣是英歸的梁普智,竟然一反常理的沒選也是英歸的張曼玉。恰巧,因為「新藝城」正好要開拓台灣市場,於由張艾嘉引薦的台灣新竹女孩倪淑君,最後被梁普智看中,並將「張小瑜」這個重要的角色,交給了當時年僅16歲的她。

但再後來,梁普智同樣中途下課,於是又換上了當時沒有導演經驗的林嶺東「賭一鋪」,在更換了四名導演之後,《陰陽錯》才終於正式開拍。不過事實證明,「新藝城」這一鋪算是賭對了,因為電影不僅獲得了一千四百萬的票房,而且一手捧紅了女主角倪淑君,更成就了未來香港影壇著名的動作片導演林嶺東。

不過,因為《陰陽錯》這部電影成名的倪淑君,日後倒是和這部電影的前導演楊德昌,在《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里有過一次合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找找她演的是誰。

經歷更換三次電影名字、五次導演、七次攝影師之後,《陰陽錯》也並沒有消停下來,拍攝期間五個工作人員的妻子,先後懷孕卻流產的「巧合」,也讓這部電影在鏡頭之外,達到了靈異的戲劇高潮。

倪淑君之外,《陰陽錯》還有兩個重要的主演,一個是後來以「許仙」形象聞名的葉童,另一個就是電影主題曲的演唱者——譚詠麟。

除了在片尾結束時響起《幻影》這首歌曲之外,《幻影》的旋律其實也貫穿電影始終,有時是以非常鬼馬的形式,也有用八音盒的音色來呈現。從劇情的匹配、以及旋律本身的氣質來講,八音盒「演奏」的《幻影》,格外詭異但也格外好聽。更重要的是,影片中響起這段旋律時,恰恰還出現了倪淑君裸背的鏡頭,更能加深人們的印象(這個解釋是不是很牽強、很刻意)。

1983年12月15日,《陰陽錯》正式上映,這也讓半年前就已經出現在譚詠麟《遲來的春天》里的《幻影》,又回春般的出現在香港的電台。

不過,這首1983年版本的《幻影》,很快就被下架了,原因就是因為在電影上映的一個多月後,「寶麗金」公司又為譚詠麟推出了最新專輯《霧之戀》,而《霧之戀》里又收錄了新版的《幻影》,接替了老版為電影打Call的任務。

這兩個版本的《幻影》,從編曲層面其實變化不大,更沒什麼顛覆性的改動。《霧之戀》專輯版的《幻影》,完全保留了《遲來的春天》版《幻影》的鋼琴、弦樂,以及最後加入鼓點,將歌曲推向高潮的結構。

不同之處,在於新版的《幻影》,於切入譚詠麟歌聲的第一段,用了去樂器的清唱效果,再加上風鈴聲的加入,更有一種獨特的畫面層次。而這個版本其實也是出現在電影《陰陽錯》結尾處的那個版本,只不過風鈴聲被電影情節里的雨聲,給取代了。

《霧之戀》對於譚詠麟來講,就是一張承上啟下的唱片,也正是通過這張專輯,讓譚詠麟正式步入香港樂壇的一線行列,並開始了他人生第一個音樂輝煌期:「愛情三部曲」的序幕。

將這張專輯裡出現的細節,放大到整個香港流行音樂歷史來看,也有著很多先聲的意義。一是對比半年多前發行的《遲來的春天》,《霧之戀》有意識的在歌詞上,去粵語俚語話,像《少爺威威》、《一於少理》、《俾我試一次》這些完全俚語化的歌詞,都不再出現。即使是歌詞里偏俚語的,也只剩下《愛是這樣甜》這首歌曲,這在一定程度上,讓粵語歌能夠更好的傳播。

二是相對之後《愛的根源》專輯日本音樂團隊的加入,《霧之戀》里所有的11首作品編曲,均出自香港本土音樂人之手,其中盧東尼多達7首、林慕德2首,以及林敏怡和周啟生各一首,也可以看成香港樂壇開放國際門戶前的壓尾之作。

這裡再插入一小段話,林慕德是中國和巴基斯坦混血,而盧東尼則是香港樂壇很重要的菲律賓裔群體重要的一員,我們熟悉的「寶麗金」版本鄧麗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就是他編曲的。

《霧之戀》的十一首作品,僅僅只有三首翻唱,這在譚詠麟早期、或者說同期香港歌手裡,算是原創比例很高的專輯。這其中,《愛的替身》和《霧之戀》都是翻唱日本作品,前者的原作是H2O組合的《想い出がいっぱい》,後者的原作是高橋真梨子的《For You…》。

專輯同名曲《霧之戀》初聽有點怪,因為譚詠麟帶有念白的唱腔,常常和鋼琴伴奏不在準確的節拍上,於是會產生一種錯拍感。但也正是這種錯拍感,增強了作品那種傾訴的真實感。

當然,《霧之戀》這首歌曲也有一個重大的Bug,那就是譚詠麟將「閃爍不停」的爍,唱成了礫,但從效果來看,唱成礫確實從語感上比唱爍更優美。至於這個錯誤的始作俑者,到底是譚校長還是林敏驄,甚至就連當事人都記不清了。或許,他們也是不想記清。

另外一首翻唱曲,是改編自李壽全作品《一樣的月光》的《但願不改變》。之所以選擇了這首歌曲,很可能和「新藝城」有關係。因為當時「新藝城」正進入台灣市場,並且請來了張艾嘉擔任台灣的總監,而《一樣的月光》則是《搭錯車》的插曲,《搭錯車》又是「新藝城」的作品……

不過,從音樂的角度來講,總覺得《霧之戀》這張專輯開頭的《傲骨》,在先抑後揚的戲劇化處理上,手法非常像陳志遠給《一樣的月光》所做的編曲,不知道當時是否借鑑了這種編曲構思。

而說到《傲骨》,除了譚詠麟本人作曲之外,填詞人也是當時正在發起「非情歌運動」的盧國沾。除此之外,《陰陽錯》的製片人黃百鳴,也填寫了蔡國權作曲的《創造命運》,這兩首也成了這張專輯的勵志二部曲。

但發起「非情歌運動」的盧國沾,終究還是難以免俗,寫了《愛是這樣甜》這首甜到死的情歌。作為一首以自己新婚生活為藍本的詞作,《愛是這樣甜》充滿了大量生活場景的細節,也用了很多粵語俚語。而盧冠廷的曲作也是溫暖又清新,可能是對作品非常滿意,所以後來在《第一階段》的個人精選輯里,還特意回收重唱。

《午夜麗人》由周啟生作曲並編曲,作為顧嘉輝的入室弟子,周啟生採用了Boss Nova的節奏進行編曲,也賦予了作品以很香艷的色調。而向雪懷的歌詞,也確實和香艷有關,因為「午夜麗人」,寫的就是夜總會女郎。

歌詞本身來自於一個真實的故事,即早年向雪懷因為家境不好,常常和弟弟一起幫母親倒垃圾,有天拿垃圾進電梯時,一個噴有濃烈香水的女郎,不僅沒有嫌棄他,還幫他按了電梯鈕,也讓他從底層人的惺惺相惜角度入手,寫下了這首雖然香艷但很現實主義的《午夜麗人》。

專輯也有一首合唱作品《愛火》,和譚詠麟合作的張淑玲,當時也是「寶麗金」準備力捧的新人。但事實證明,新人起點太高,尤其是和譚詠麟這個級別的歌手合作,很容易虛不受補。而最後,張淑玲除了在《涼茶·馬尾·飛機頭》里,獨唱過一首《了解》,與蔡國權合唱過一首《愛到濃時》,甚至沒有等到出個人專輯的機會,就消失在了香港娛樂圈。

關於這張專輯,說得有點多,最後再說一句,譚詠麟第一張被CD化的專輯,就是《霧之戀》,專輯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