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以寬仁失天下」那麼元朝政策寬仁到什麼程度?

哈騰浩日媧 發佈 2020-01-21T20:12:18+00:00

在洪武七年所著的《皇明寶訓》記載:「朕觀元朝之失天下,失在太寬。昔秦失於暴,漢興濟之以寬,以寬濟猛,是為得之。今元朝失之於寬,故朕濟之以猛,寬猛相濟,惟務適宜爾。」

在中國很多人的印象里,元朝就和清朝一樣,實行的是高壓政策,並且文字獄橫行。其實恰恰相反,元朝的統治在歷朝歷代里算是最寬仁的。在洪武七年所著的《皇明寶訓》記載:「朕觀元朝之失天下,失在太寬。昔秦失於暴,漢興濟之以寬,以寬濟猛,是為得之。今元朝失之於寬,故朕濟之以猛,寬猛相濟,惟務適宜爾。」大致意思是說:朱元璋看元朝失天下,失在太寬,我是它的繼任者,所以要用剛猛逆轉回來。元朝的寬仁到底是怎樣?導致不過百年就失去天下。本文來給大家詳細講解一下。


朱元璋的想法和劉伯溫胡惟庸等元末知識分子不謀而合,既然史書記載明朝開國君臣認為元朝寬仁失天下,那麼有人問網絡上盛傳的元朝殘暴無人性算什麼回事?初夜權、殺頭胎、四等人、十戶一菜刀、瓦罐墳等毫無人性的舉措是怎麼回事?小編懶得解釋,點擊《盤點關於元朝的10大謊言!》看看吧,並且從元初到元末,歷史有點遙遠;絕對是後人抹黑元朝。

元朝之寬仁,不在某一方面,而在方方面面。身為統治大草原的遊牧民族,轉身變為擁有平原峽谷和高山海河的千萬平方公里疆域、底下各色人種齊全的大帝國統治者,近千年的傳統哪能一下子改變。所以元朝在軍事、政治、經濟、民生等方面的管理不同於前後數十個中國王朝。

元朝的統治手段一向簡單見效快,每一位新皇登基沒多久都會「庫府所余用盡」,用以大肆封賞皇室宗親、達官顯貴,已成定製,有些明白人皇帝不願意也沒辦法,會遭到世人唾棄,只能乖乖就範。《元史》記載1295元成宗即位「本於慣例,厚賜諸王,駙馬,所謂賜金一者,加四為五;銀一者,加二為三」。


元朝刑罰實在是歷朝另類,不許押犯人遊街、不許晚上提審(重案除外)、刑打犯人需正官集體簽字、所受刑罰白紙黑字明白記錄、刑罰工具全國統一規定等,有點令人感動的人道主義。元朝流行「圓議」(即圓桌會議,決定處罰需要所有人同意,類似民主會議),元史有不少說小官堅持「正義」使得不少人得救。作奸犯科的成本達到很低。元朝皇帝例如忽必烈,對死刑十分嚴格,要求沒有細緻明確的原因就不能處於死刑,明朝史官都感慨「雖古仁君何以過之」。作奸犯科的成本達到很低。

元朝經濟是百花齊放、爭奇鬥豔,雖有海禁政策卻「禁官不禁民,禁內不禁外」。元王朝不同於明清,由於政府管理相對寬鬆,改革工商稅制,解除數朝視作洪水猛獸的「經濟」的鎖鏈,將各種貿易發展到巔峰。國家財庫稅收很多時候不再以農業稅為主,而是工商業稅收占了大頭。農業稅上大大降低,史載:自唐以來,江南號為殷富。宋時畝稅一斗;元有天下,令田稅無過畝三升,吳民大樂業,元統、至元之間,吳中富盛聞天下。

不僅如此,更重要更關鍵的是:元朝政府對地方士紳們異常寬容,給予他們高度的自治(其他王朝是皇權不下鄉,元朝差不多是皇權不下省),科舉制的存在若有若無,中下層的上升階梯幾乎不存在了。這就直接導致了士紳們折騰底層百姓折騰的不亦樂乎,民怨沸騰,搞出了事需要元政府收拾爛攤子。此外科舉制的若有若無,使得許多精英人才在民間待時而動,一旦反叛,造成的影響和損失巨大。

在言論上有的老百姓不滿元朝的統治,就大罵。被舉報,官府回復是,這是他的自由,我大元朝不會在乎。南宋遺民鄭思肖寫文章,大讚日本打敗元朝入侵,並且殺了十幾萬元朝軍隊人,但是這傢伙啥事都沒;松江府的南宋遺民,寫文章給南宋弔喪,並且大罵一通元朝政府,結果被仇家報告了官府,禮部的回答是:詩人的吟詠性情,不能誣賴其誹謗,假如連詩人的詠懷都說是誹謗的話,那麼讓天下人怎麼看待天朝?對於對抗官府的犯人,元朝一般都是關一下就放回去了,最重要元朝是不支持拷打犯人的,如果要拷打,還得去上級申請。以上可見元朝的法律是相當的寬仁的。

這既是元朝寬仁的地方,政策的寬仁就導致資源和權力沒法集中,所以元朝的地方和丞相分權嚴重,到後來演變成嚴重的內亂。元朝中樞的權力鬥爭異常頻繁(25年換過8個皇帝),每次都會使大量財富損失和大量人口傷亡。元朝的貪官污吏在中國所有大小王朝中絕對稱得上第一多,抓到後處理力度並不嚴,而且根本抓不光,法不責眾,所有官員都抓起來了,誰辦事?元朝的寬仁,好的地方沒幾個,壞的地方一大堆,因此,朱元璋吸取元朝滅亡教訓,使得明朝的權力高度集中。朱元璋的明朝實行高壓統治。側面體現出元朝的寬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