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前中日差距有多大,為什麼清政府的戰敗讓國人格外的憤怒

淺談百事 發佈 2020-01-21T22:59:02+00:00

甲午中日戰爭並不是清政府第一次戰敗,也不是清政府第一次簽訂不平等條約,至少我們都知道,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俄《天津條約》,《璦琿條約》,這些戰爭和條約給中國帶來了巨大危害,可是為什麼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引起了國民的格外憤怒,導致中國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運動高漲,資產階級

甲午中日戰爭並不是清政府第一次戰敗,也不是清政府第一次簽訂不平等條約,至少我們都知道,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俄《天津條約》,《璦琿條約》,這些戰爭和條約給中國帶來了巨大危害,可是為什麼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引起了國民的格外憤怒,導致中國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運動高漲,資產階級掀起了維新變法運動和民主革命運動,中國人民自發反抗侵略的鬥爭高漲,這一切,還要從甲午中日戰爭說起。

明治維新的日本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對外積極侵略擴張,確定了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此時的清朝是一個通過洋務運動迴光返照的帝國,政治腐敗,人民生活困苦,官場中各派系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國防軍事外強中乾,紀律鬆弛;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逐步向帝國主義過渡,日本的侵略行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強的支持。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軍節節敗退,被迫向宗主國清朝乞援,日本苦等的良機已到,乘機也派兵到朝鮮,蓄意挑起戰爭。

我們先看一下戰前兩國的基本情況,1887年,日本參謀本部制定了所謂「清國征討策略」,逐漸演化為以侵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其第一步是攻占台灣,第二步是吞併朝鮮,第三步是進軍滿蒙,第四步是滅亡中國,第五步是征服亞洲,稱霸世界,實現所謂的「八紘一宇」。

清朝於1888年正式建立了北洋水師,成為亞洲一個強大的海軍力量,但清朝並未像日本那樣變革國家制度,因此「中興」並未能使中國走上富國強兵的道路。此時清朝政治十分腐敗,人民生活困苦,官場中各派系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國防軍事外強中乾,紀律鬆弛。

中日兩國的軍備情況是這樣的,在19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中日衝突中,中方在硬實力上一直占有優勢,但朝鮮甲申政變之後的十年時間,情況就發生了變化。7段時間,日本一直關注著中國,日本軍界要人山縣有朋指出「鄰邦之兵備愈強,則本邦之兵備亦更不可懈」。故自1890年後,日本以國家財政收入的60%來發展海軍、陸軍,1893年起,明治天皇決定每年從自己的宮廷經費中撥出三十萬元,再從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補充造船費用。舉國上下士氣高昂,以趕超中國為奮鬥目標,準備進行一場以「國運相賭」的戰爭。在1890年時,北洋海軍二千噸位以上的戰艦有7艘,總噸位27000多噸;而日本海軍二千噸位以上的戰艦僅有5艘,總噸位約17000多噸。1892年,日本提前完成了自1885年起的十年擴軍計劃,到甲午戰爭前夕,日本已建立了一支擁有63000名常備兵和23萬預備兵的陸軍,包括6個野戰師團和1個近衛師團。戰前日本海軍有軍艦32艘、魚雷艇24艘,總排水量72000噸,超過了北洋海軍。日本還出動樂善堂、玄洋社等間諜組織和人員潛入中國,加緊對中國各方面的情報搜集和滲透。

在此期間的中國,經過數十年的洋務運動,初見成效,開始得意輕敵。在與西方各國打交道的過程中,認為西方人「並不利我土地人民」,只是想在貿易上占些便宜而已,於是放鬆了軍備意識。北洋海軍自1888年正式建軍後,就再沒有增添任何艦隻,艦齡漸漸老化,與日本新添的戰艦相比之下,火力弱,射速慢,航速遲緩。北洋水師有軍艦25艘,官兵4000人。到甲午戰爭前,北洋艦隊的大沽口、威海衛和旅順三大基地建成。但清朝軍事變革基本停留在改良武器裝備的低級階段,陸海軍總兵力雖多達80餘萬人,但編制落後,管理混亂,訓練廢弛,戰鬥力低下。1891年以後,北洋水師甚至連槍炮彈藥都停止購買了。

上面還只是兩國硬實力的對比,更何況咱們還有一個極其「英明神武」的領導者慈禧太后,那簡直不要輸得太慘。一個古老而龐大的帝國,一個新興而現代的國家,他們之間必然會有一場戰爭,只不過清政府的領導者一直沒有意識到,1894年7月期間,日本發動戰爭的陰謀愈發明顯,中國國內輿論和清軍駐朝將領紛紛請求清廷增兵備戰,朝廷形成了以光緒帝載湉、戶部尚書翁同龢為首的主戰派,然而慈禧太后並不願意其六十大壽為戰爭干擾,李鴻章為保存自己嫡系的淮軍和北洋水師的實力,也企圖和解,這些人形成了清廷中的主和派。大敵當前,我們的慈禧太后還在想著自己的六十大壽,歷史真的是太巧合了,換個時間可能中日戰爭就會是另一個結局了,一個是舉全國之力養國之軍隊,另一個是舉全國之力賀一人之生日,不出意外,中國戰敗了,而且我們敗的很慘,具體的戰爭大家都了解,我就不細說了。


真正的噩夢還不是戰爭,而是戰爭之後的議和締約。日方代表以勝利者的姿態,繼續進行威脅和訛詐。美國顧問科士達則設法慫恿李鴻章趕快接受條件,以便從中漁利。4月1日,日方提出十分苛刻的議和條款,李鴻章乞求降低條件。4月10日,伊藤博文提出日方的最後修正案,其條件非常苛刻,並對李鴻章說:「中堂見我此次節略,但有允、不允兩句話而已。」李鴻章問:「難道不准分辯?」伊藤博文回答:「只管辯論,但不能減少。」 李鴻章苦苦哀求減輕勒索,但均遭拒絕。 4月14日,清政府電令李鴻章遵旨定約。4月17日,李鴻章代表清政府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馬關條約》(又稱《春帆樓條約》)共11款,並附有「另約」和「議訂專條」。條約的主要內容為:中國承認朝鮮「完全無缺之獨立自主」;實則承認日本對朝鮮的控制;中國將遼東半島、台灣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包括釣魚島)、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中國「賠償」日本軍費白銀兩億兩;後增加三千萬兩「贖遼費」;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四地為通商口岸,日本政府得派遣領事官在以上各口岸駐紮,日本輪船得駛入以上各口岸搭客裝貨;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通商口岸城市任便從事各項工藝製造,將各項機器任便裝運進口,其產品免徵一切雜稅,享有在內地設棧存貨的便利;日本軍隊暫行占領威海衛,由中國政府每年付占領費庫平銀五十萬兩,在未經交清末次賠款之前日本不撤退占領軍;本約批准互換之後,兩國將戰俘盡數交還,中國政府不得處分戰俘中的降敵分子,立即釋放在押的為日本軍隊效勞的間諜分子,並一概赦免在戰爭中為日本軍隊服務的漢奸分子,免予追究。

簽訂《馬關條約》對中有著重要的影響。首先是台灣等大片領土的割讓,進一步破壞了中國主權的完整,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其次是巨額賠款,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同時,加速了日本軍國主義的發展。清朝因此大借外債,致使列強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通商口岸的開放,使帝國主義侵略勢力深入到中國內地。允許在華投資辦廠,其他列強引用「利益均沾」的條款,爭先恐後地在中國開設工廠,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但是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最難以讓他們接受,最讓他們氣憤的是我們居然被日本打敗了,這樣一個從唐朝開始就是我們的學徒的國家,一直是一個小弟,附庸國的身份的國家,一個彈丸之地的國家,居然打敗了我們,對於中國的老百姓來說我們一直認為自己是天朝上國,雖然鴉片戰爭被打敗了,但是我們至少是亞洲第一,朝鮮日本是我們的小弟,哪裡會想到自己被日本打敗了,還簽了無比喪權辱國的條約,真的是中國歷史最恥辱的一天,國人的憤怒是發自內心的。

甲午戰爭的勝利,使日本一躍成為亞洲強國,完全擺脫了半殖民地的地位。而中國的國際地位則一落千丈,財富大量流出,國勢頹微。甲午戰爭的失敗,對中國社會的震動之大,前所未有。一向被中國看不起的「倭寇」竟全殲北洋水師,索得巨款,割走國土。朝野上下,由此自信心喪失殆盡。清朝的獨立財政至此破產,靠向西方大國舉債度日。「鎮遠」艦被日軍擄走,維修後開回日本,甲午一戰,日本成為亞洲的暴發戶,戰爭賠款二億三千萬兩庫平銀;艦艇等戰利品的價值也有一億多日元。而當時日本政府的年度財政收入只有八千萬日元。當時的日本外務大臣陸奧宗光高興地說:「在這筆賠款以前,根本沒有料到會有好幾億元,全部收入只有八千萬日元。所以,一想到現在有三億五千萬元滾滾而來,無論政府還是私人都頓覺無比的富裕。」占領朝鮮、台灣後,在戰略上對東北、華東構成了直接威脅,成為進攻中國大陸的跳板。日本第一次嘗到了侵略的甜頭,極大地刺激了其擴大他們侵略領土的慾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