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商品與需求:重塑西非地區與古羅馬帝國的中介貿易

鞭臨天下 發佈 2020-01-21T23:01:56+00:00

古羅馬人對撒哈拉沙漠周圍的探險在帝國時代早期就有充分文獻記載比如說:在公元前19年,古羅馬總督科尼利厄斯·巴爾布斯率領一萬名軍團進入利比亞,懲罰居住在撒哈拉東北部利比亞沙漠費贊地區的柏柏爾人格拉姆特人的叛亂活動。

序言:在古羅馬帝國的全盛時期,疆域從最南端的現代埃及亞斯文到北部的大不列顛,但由於商業和人口流動,羅馬帝國的影響甚至遠遠超出了其各省的邊界。與人們普遍認為撒哈拉沙漠在中世紀以前是不可能的貿易障礙這一觀點相反,羅馬人與蘇丹和撒哈拉以南非洲有著一個強大而活躍的聯繫網絡。奴隸、黃金、食品和香料被從尼日河上複雜的城市定居點運到撒哈拉沙漠的綠洲城市,最後到達北非海岸的羅馬繁華港口。沿著相反的方向,寶石、紡織品和硬幣到達了尼日中部肥沃的河岸邊的城市。

古希臘和古羅馬的作家通常會把所有的蘇丹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稱為「Aethiopia」(衣索比亞),而那時候「非洲」一詞專指非洲大陸西北海岸的馬格里布地區。羅馬帝國中的絕大多數猶太人可能來自東非,途經埃及和努比亞,但新的證據也突出了西非和羅馬帝國之間貿易和軍事互動的作用。

古羅馬人對撒哈拉沙漠周圍的探險在帝國時代早期就有充分文獻記載

比如說:

在公元前19年,古羅馬總督科尼利厄斯·巴爾布斯(Cornelius Balbus)率領一萬名軍團進入利比亞,懲罰居住在撒哈拉東北部利比亞沙漠費贊地區的柏柏爾人格拉姆特人的叛亂活動。巴爾布斯征服了伽達默斯城,然後向加拉馬進軍並征服了它。在此之後,他深入到非洲大陸的更南部,直到到達據信是尼日河的地方。

在公元40年,古羅馬將軍蘇埃托尼烏斯·波利努斯(Suetonius Paulinus)平息了茅利塔尼亞的叛亂,然後開始了著名的遠征,他越過阿特拉斯山脈,進入撒哈拉沙漠的費贊地區(約公元41年)。

公元50年,一位名叫塞普提米烏斯·弗拉庫斯的將軍率領一支軍隊遠征現代利比亞,以對付盤踞的遊牧土匪。他的軍事行動很成功,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旅程走的比撒哈拉沙漠還要向南更遠。事實上,在返回之前,弗拉庫斯已經到達了一個被大象和犀牛環繞的大湖(查德湖)。

另外,根據公元2世紀亞歷山大歷史學家托勒密的記載,一位名叫尤利烏斯·馬特努斯的羅馬商人帶領了一支遠征隊重新踏上了弗拉庫斯的足跡,並在西非開闢了新的貿易路線。

這段旅程通常被認為大約是在公元83年左右:

當時的加拉馬國王允許馬特努斯陪同他遠征南方,並代表古羅馬人向南方的非洲國王們發送了介紹信。馬特努斯最終到達了查德湖,然後帶著一頭在羅馬圓形大劇場展出的雙角犀牛回到了羅馬。古羅馬皇帝多米提安(公元81-96年在位)對這種野獸印象深刻,於是在公元83 - 85年之間的某個時候,他鑄造了帶有這種動物形象的硬幣。

沿尼日中部發展起來的西非城市是早期跨撒哈拉貿易的積極參與者

早期沿尼日中部發展起來的這些定居點是在西非獨立發展起來的,其經濟、社會和建築模式與美索不達米亞、北非和地中海的城市中心截然不同。這些城市和定居點用來與撒哈拉接觸的當地種植的作物等商品交換稀有的外國進口商品。

公元前3世紀早期,鐵器時代的諾克文化在馬里的Djenne- djenno附近建造了現在的傑內(Djenne),這裡有一些已知的最古老的西非地中海貿易證據。早在公元前3世紀,傑內-傑諾的商人就開始進口羅馬或希臘風格的玻璃珠。在基西、布吉納法索和馬里的迪亞索馬發現了跨撒哈拉貿易的證據,這意味著這種貿易不僅涉及尼日中部的城市,而且還延伸到尼日河灣。

加拉馬人作為中間商後期壟斷了古羅馬和非洲之間貿易

加拉馬人是現代衣索比亞的主要民族之一,自稱「奧羅莫人」,目前占衣索比亞總人口的35%。

早在公元前1世紀至4世紀的古羅馬歷史文獻中就記載了古羅馬人對加拉馬人的刻板印象,古羅馬人常常把他們視為不守規矩的遊牧民族:

在它的(利比亞)邊境上居住著加拉馬人,一個衣衫襤褸,行動敏捷的帳篷居住部落主要靠追逐生存。——薩莫薩塔的路西恩《口渴的蛇》第二章

諸如此類的大量古羅馬文學歷史作品經常提及加拉馬人,包括公元前5世紀希臘作家希羅多德的歷史和老普林尼公元2世紀的自然史。但是,羅馬時期加拉馬人與羅馬人之間的真正接觸程度一直備受現代歷史學家的爭議,有的歷史學家認為其接觸僅限於探險家的少量歷險,有的歷史學家則認為其接觸已很廣泛。

直達現代考古學家根據對這一地區的挖掘,給人們展現了一幅不同的圖畫:

加拉馬人被證明擁有永久的定居點,這些定居點由先進的灌溉技術支撐。在加拉馬定居點的挖掘過程中發現了一個人口約10000的充滿活力的貿易中心。含有橄欖油、葡萄酒和一系列精美陶器證明了與羅馬帝國的頻繁貿易。城市中羅馬風格的大理石、混凝土和壓榨酒機進一步證明了羅馬的影響。然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大型陵墓的出現,它的建築靈感來自於羅馬的同類陵墓。

  • 紅玉、黃金和古代穀物

加拉馬人向羅馬和西非商人提供的最重要的物品之一是寶石,如瑪瑙和鑽石。這些小石頭(一般被稱為紅玉)為古羅馬人高度珍視,在有關這種交換的歷史文獻記載中,它們是交易的主要的商品。紅玉和其他寶石是西非跨撒哈拉貿易中最具代表性的物品,可能是一種區域性的商品和地位的象徵,因為它們很稀有,而且很難獲得。

除此之外,加拉馬人還作為中介商向羅馬人提供食物、異國的撒哈拉以南奴隸以及可能的紡織品、鹽、黃金和象牙,以換取羅馬人的葡萄酒、橄欖油和陶器。雖然大量撒哈拉以南貨物到達地中海,但地中海貨物並沒有以同樣的數量到達撒哈拉以南。原因是加拉馬人傾向於為自己保留昂貴的羅馬產品,而不是與他們在南方的聯繫人交換。相反,他們為西非鄰國提供了鹽、食物和紡織品以及來自羅馬地中海的玻璃珠和銅製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羅馬硬幣的考古發現極為罕見,但阿拉伯硬幣也是如此,儘管中世紀的跨撒哈拉貿易規模巨大。這主要是因為西非社會沒有使用鑄幣系統作為貨幣,因此任何進口的硬幣都很可能被回流到北方或熔化為貴金屬。

奴隸貿易的盛行早在羅馬帝國早期就已十分流行

給撒哈拉以北帶來的不僅僅是大米和寶石,在許多方面,人們的遷徙對考古記錄的影響比黃金更持久。撒哈拉以南的奴隸在加拉馬扮演著重要的勞工角色,那裡需要大量的人力來維持廣闊的運河系統。

據歷史記載,加拉曼人經常從馬拉戰車上獵殺他們的南部鄰居:

我所說的這些加拉曼人用他們的四馬戰車獵捕「穴居」的衣索比亞人。——希羅多德《歷史》第四卷

撒哈拉的岩畫描繪了加拉馬人的戰車,被認為是周期性襲擊的證據。加拉馬人還向他們的羅馬貿易夥伴出口奴隸。這些奴隸作為商隊的一部分被運送,商隊從加拉馬等城市出發,經過撒哈拉沙漠到達北非海岸。

羅馬人在撒哈拉以南地區的奴隸貿易主要以兒童為交易對象,在到達歐洲和近東之前,主要通過亞歷山大港和羅馬迦太基等港口城市進行。在帝國時期,這種貿易似乎嚴重傾向於羅馬的性產業,因為那裡的農業或其他體力勞動的奴隸來源要便宜得多,比如義大利、高盧。

雖然羅馬帝國中的大多數西非人可能因為奴隸制度而最終生活在地中海,但毫無疑問的是,還有一些人以自由人的身份生活在羅馬帝國的邊界內。根據現存的考古發現,大量西非人被認為曾在羅馬中期的軍隊里服役,居住在被羅馬人占領的領土上,或者作為商人或特使主動前往羅馬領土。到古羅馬帝國的後期,被羅馬人奴役的外國人也開始能夠獲得自由和公民權。來自西非和北非的學者、士兵、運動員和表演者被認為對羅馬社會做出了貢獻,他們的藝術、文學、遺蹟和銘文充斥了整個羅馬世界。

代結語:兩個古老世界的新視角

歐洲和中東與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貿易以及羅馬地中海和西非之間斷斷續續的關係顯示了不同的文化是如何試圖遠遠超出其已知世界的視野進行發展。通過這樣的貿易網絡,古代文明得以征服撒哈拉沙漠,雖然這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屏障之一,這一成就也給予了古代人普遍的物質和文化財富回報。

參考文獻:

1、法吉,J.D.和奧利弗,R.A.合編,劍橋非洲史。(劍橋大學出版社,1979);

2、羅德里克·j·麥金托什和蘇珊·基赫·麥金托什,《馬里帝國之前的內陸尼日三角洲:來自詹內-詹諾的證據》。

關鍵字: